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方式

2019-07-01 05:20李玲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动手操作创造性思维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进步,需要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小学教育应该增加创新的教学方式,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通过体验式学习、创造性思维引导、动手操作三个创新教学方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创造性思维;动手操作

一、 体验式学习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学习,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以事物发展规律为基础,在构建情境、再现情境等过程中,让学生亲自感悟,体会知识。体验式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尊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一) 从情景中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除了北师版的数学课本,学生要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创建一个活动体验情景,运用直观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对于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二) 从游戏中获取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出发,懂得合理运用游戏,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做到从游戏中体验,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体验式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三) 从研究中发现知识

研究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共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要点、难点问题,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扎实。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当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数学教学的长远目标。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思考的最大动力来源,而兴趣产生于思维,思维又是一个需要足够知识积累才能产生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让矛盾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因为兴趣而思考,因为兴趣而学习,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二)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引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创新观点。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辆的轮子要做成圆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抛出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具备创造性思维。

(三) 让思维得以最大限度地延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性的课堂氛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延展。教师对答的学生给予正面鼓励,如果回答错误,老师可以提示让学生再想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三、 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完善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到指定的数学活动,通过动手、观察、推理、总结等发现研究对象的某些变化规律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生活中的事物引发学生思考,就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动手体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体积的比例关系等。

(二)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活跃,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大胆地去尝试、思索、探讨、创新,使學生主动学习,成为认知过程的探索者。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具,演示或让学生亲自操作,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

(三)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知识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等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建立空间思维。

(四)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并发现规律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知识是通过实践得来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动手操作的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形成技能的过程。而技能又是要在不断动手中积累出来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要培养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围绕北师版学术教材讲解知识外,教师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这是素质教育发展所必需的。让学生多维度地进行学习、猜想、验证、创新,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力求做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学生自己也有上进心和表现欲,在这样良好的循环往复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随着提高。这样,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师延平.对于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研究[J].文学教育,2015(3).

[2]曾彩兰.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玲,辽宁省沈阳市,沈铁三校。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动手操作创造性思维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