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小明
摘 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解析,本文就德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两点进行分析:忽略道德教育,教师缺乏德育意识。在此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工作;德育意识;写作教学
一、 引言
最近几年,素质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进行分析。
二、 德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忽略道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忽略对学生道德教育。部分语文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是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上开展的。此外,教师将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上,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 教师缺乏德育意识
在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受到影响。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较强的德育教育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忽略学生德育学习过程,没有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因此,德育教学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无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策略
(一)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首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发现教材中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文章情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情,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得到培养。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不仅是知识点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材的应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等等,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观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体会一年四季小兴安岭的不同魅力,体会作者写作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二)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对学生拓展教学,丰富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习质量。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文章,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未来学习发展十分不利。为了促进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开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阅读这一文章。让学生别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小蝌蚪的心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中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 写作教学,培养学生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渗透德育教学,使学生意识到思想品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关于爱国、爱自然的文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课文读后感,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例如,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内容时,学习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对文章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体会小英雄雨来对恶势力不屈服的精神,感受他的爱国之情,以此熏陶学生,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学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维能力,思想品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开展,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广生.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57-58.
[2]潘秀红.试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9):156.
[3]苏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问题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6):292-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