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管理效果 构建和谐校园

2019-07-01 02:26廖位权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小学教育校长

摘 要:小学教育階段是学生接受系统化知识教育的开端,也是校长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建立集体意识、完善个人人格的重要教育阶段。因此,小学校长应该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加以重视,并通过有效的校园德育管理机制来建立严谨、和谐的校园环境,并借此来帮助学生完善素养、提升能力,进而促使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和提升成为一名知识丰富、能力完善、素养健全的优秀少年。同时,高效的德育管理还能有效完成和谐校园的构建,并帮助学生在友爱、团结的校园环境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道德素养的建立。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管理;校长

有效的德育教育和教学管理是保障小学校园有序运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小学校长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校长应该积极提升小学校园的德育管理能效,并积极借助高效的德育开展手段来帮助小学生完善道德素养、建立健全人格。同时,校长需要结合最新的教育管理要求来完善校园管理理念,并保证自己的校园管理措施都是建立在先进的校园管理理念之下的;而且,校长还需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管理手段,并结合先进的互联网资源来提升德育管理能效;最后,校长还需要通过校园德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施行来提升小学校园的德育管理效果,并促使学生在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下实现道德素养的建立、高尚人格的健全。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述小学校园中的德育管理。

一、 管理理念与时俱进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校长往往都会以严厉的管理态度、严格的惩罚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但是,这种管理理念已经无法与新课程标准相契合,也无法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相结合。因此,小学校长需要以新时代的校园管理要求来设置管理理念,并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来执行校园管理措施。

例如,笔者在对本校进行校园管理的时候,积极结合中小学校园管理理念,将生本理念作为校园德育管理最基本的理念贯彻于小学校园德育管理过程中,并切实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培养作为校园管理实施重点加以有效实施。同时,笔者在校园中通过教研会议的召开、校园调查问卷的推进来借助教师反馈和学生反馈来了解学生的道德水平,并积极结合学生的道德素养来开展校园德育管理,进而保证每一个校园德育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活动的实施都能够符合本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而且,笔者在以生文本的德育管理理念下,积极通过德育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来满足学生对于文化学习和传播的需求,并在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进行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和道德素养。同时,笔者通过教学管理实施发现,在过去的德育管理过程中,学生仅仅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坚持遵守道德教育和良好的作风的要求,却并未真正把校园德育管理要求当作自我约束的标准。但是,将生本理念在小学校园德育管理中执行以来,学生感受到自己人格的成长需求得到了尊重和照顾,并感受到笔者与其他管理者为其营造的和谐、平等的校园德育环境。最终,学生不仅在这种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实现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还通过德育培养实现了良好品德的建立和高尚人格的健全。

可见,校长在进行校园德育管理时,首先需要摆正管理理念,并通过符合小学生德育培养需求的管理理念来执行校园德育管理,进而借此来构建和谐校园、打造优秀小学生。

二、 管理手段积极拓展

在小学校园德育管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校长还需要结合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拓展德育管理效果。在新时代的教学管理理念下,校长应该积极结合先进的管理设备与平台来尽可能拓展德育管理范围,并促使学生在完善、丰富的德育培养氛围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建立。

例如,笔者为了提升校园的德育培养效果,就通过互联网德育管理平台的构建来实时了解校园中出现的大事小情,并及时与各位班主任进行沟通和德育教育互动。同时,除了本校教师参与的德育管理网络平台之外,笔者还要求每一位班主任都需要与本班学生的家长构建一个德育管理班级群,并针对学生日常的道德培养情况进行沟通、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和道德问题进行有效交流,进而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这种道德管理网络平台的建立不仅能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监测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品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家校互动的道德管理方式还能有效拓展笔者的德育管理范围,并将针对学生开展的道德教育从学校范围内拓展到学生的家庭中。

因此,在新时代的小学校园德育管理过程中,校长绝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结合丰富的、多元的管理手段来实施校园德育管理,并着重帮助学生实现良好道德素养的建立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 管理制度有效施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小学校园中的德育管理而言,校长需要与教师共同结合生本理念来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道德管理制度,并在校园中严格执行,进而保证学生在严肃、认真的道德培养氛围中实现道德素养的建立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校长需要通过守时、尊老、爱幼、敬师、礼貌、友爱、互致问候等道德管理制度来完善学生的日常道德教育,并促使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逐步提高道德水平。

例如,笔者要求每班学生轮流执勤,并借助这种道德培养方式来帮助学生珍惜执勤老师与同学的劳动成果、并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出勤、珍惜他人劳动付出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笔者还要求教师与学生见面互致问好,并要求教师起到带头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管理实施,笔者发现学生均能够在教师对其打招呼之前,主动问好,并学会尊重教师的教学付出,建立尊师重道的道德素养;而且,笔者还要求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并帮助学生在友爱、和谐的班级环境中逐步建立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良友爱的道德素养。

小学校园德育管理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管理内容,而是需要校长针对本校的教学情况、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来加以设置和开展的教学管理内容。相信在校长的德育管理和教师、学生的积极配合下,一定可以使学生成为道德素养完善、道德品质高尚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莉.农村小学学生管理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连敏锋.细节管理与小学德育——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案例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2).

作者简介:

廖位权,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宝兴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小学教育校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