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努力下,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趣味化教学的风潮,各个学科都在努力寻找自身与趣味要素之间的联系,以求增加课堂活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历史是为学生进行基本人类历史科普型教学的课程,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接受程度,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寻求趣味化改造历史课堂的方法。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构建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生动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系统化历史知识的场所,初中生在这一环节是否能对历史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是否能对人类历史有全面的认知,将对其随后数年间的历史学习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阶段,各个学科都在主张趣味性教学,初中历史这一长久以来被烙印枯燥定义的学科也面临着趣味化教学改革,初中历史教师应借助这一教育趋势改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固有印象,努力打造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
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初中历史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对人类发展史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都有所涉猎,虽然都是较为浅显的内容,学生在理解上并没有什么困难,但由于知识相对零散,教师的讲课方法也缺乏变化,学生很难对历史课程有系统化的掌握。
其次,历史课堂的内容局限于教材。如上文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较为零散,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将课堂时间全部用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局限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反映出了教师对于历史这类人文学科教学内涵的误解,没有意识到历史与文学、美术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内在联系,错失了借助这些趣味要素提升教学质量的机会。
最后,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习历史知识,因此很容易形成对教师的依赖,进而失去了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也无法将历史课堂所学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与此同时,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也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初中历史教学也就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中。
二、 构建生动有趣初中历史课堂的策略
(一) 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是对过去的梳理与总结,进而指导人们对未来的选择进行判断,不同的历史事件具有不同的背景与特点,因此初中历史课堂可以选择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初中生正处于个人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生理阶段中,其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会产生非常大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处于固定不变的课堂模式中学习时,这种抵触的兴趣会被无限放大,因此丰富教学方法也是调节初中生情绪,提升初中生在历史课堂参与度的必然选择。
例如,在学习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区分不同朝代的时代特点,教师可以在惯常的列表格对比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教师可在向初中生介绍唐朝全盛时期的繁荣景象时,配合相应的影视作品,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众国来朝的繁华盛景。当学生被精彩的画面引发兴趣时,教师还可进一步通过影视作品中的服饰与场景要素,为学生介绍当时的服饰特点与手工业的发展特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这种视教结合的方式,可为初中历史课堂带来丰富的趣味要素,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自觉学习历史知识。
(二) 历史结合文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历史课本中也会对各个时期各种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加之初中生正处于对世界抱有强烈好奇心的年纪,文学也是拓宽其视野的一种重要形式,初中历史教师完全可以放大历史教学中关于文学等艺术形式的教学要素,发挥这些优秀作品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不可能脱离于人类的活动而存在的,只有将人类生活的各种要素融入历史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对过去的事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可在教学中为学生介绍课程相关优秀文学作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述一些十九世纪英国的故事,诸如学生耳熟能详的福尔摩斯系列,或是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雾都孤儿》等,让学生拨开工业革命的浓雾,探寻当时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存状况,以身临其境般的方式了解该历史时期的各种特点。
(三) 开展小组合作,丰富历史学习形式
就目前而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在教师主导中度过,而素质教育明确指出要转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为了打造生动有趣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便是一种公认高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初中生不仅可解决听讲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还可以在互相交流中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可根据当前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小组合作制定生动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自主探究。例如,在對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些瓷器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其时代进行排序。教师可多选取元代的青花瓷、唐朝的唐三彩和宋朝的黑瓷等学生易于混淆的瓷器类型,让学生根据图片来回忆课本中对于这几类瓷器特点的描写。教师还可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比如最先正确排序的小组可获得奖励等,让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高效率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元素还比较少,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教师需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求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多借助新型教学设备的特殊作用,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将历史与文学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扩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小组合作或社会实践来让初中生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见类型[J].当代教研论丛,2018(7):88.
[2]庞中.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62-63.
[3]李正平.生动·活动·互动:打造师生共同发展的初中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1):39-41.
作者简介:
卞加才,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