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红
【摘 要】教学郑振铎的《猫》,在文体上以“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为原则;教学价值定位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以表达方式为文本解读的路径,推敲语言,细读文本;回到整体,深度解读。
【关键词】小说阅读;表达方式;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5-0075-05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一个无法否认的原因就是“学生知道的让他继续知道了一遍,学生模糊的让学生继续模糊,学生不知道的让学生继续不知道”。因而,阅读教学需要研究如何“教学生学会阅读”。笔者以执教的统编七年级上册课文《猫》一课为例,来说明小说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知道“读什么”,学习“怎么读”。
第一步,知道“读什么”——文本的教学价值。小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据笔者观察,学生的兴趣点往往“浮”在“好玩有趣”的情节上,却不能深究之所以过目不忘是因为写得好。颇为尴尬的是,学生可能读了很多书,但语文素养并未水涨船高。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道:“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虽《国策》《史记》都作事迹搬过去,何况《水浒传》。”所以,当文本成为教材而产生教学价值时,拿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知道该重点读什么(语言形式),用什么方法去阅读(阅读方法),理解言意共生的密妙,才算真正的阅读。在教学时,笔者把《猫》的教学价值,定位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第二步,学习“怎么读”——在言语实践中学阅读。对《猫》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时,我们可以梳理出很多可教可学的东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一节课解决语文学习的所有问题。比较合理的策略是,对于一般的能力点,轻轻放过;对于关键能力点,重锤猛打。教学《猫》时,笔者不要求学生“指认小说讲了几只猫”或“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而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目光直接聚焦到常常被“视而不见”的语言形式上,推敲副词、动词、句式,体会“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一回事”[1]。这个感悟不能空穴来风、虚晃一枪,笔者和学生一起以“比较副词的程度”“理解动词的语境义”“变换句子形式”等具体活动为凭借,重锤猛打打在实处,经由语言文字向文本最深处漫溯。在学生对语词形式深耕细读后,为避免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成碎片化的思维,笔者又引领学生对文本整体观照,让学生对“我”的形象、小说的主旨建构起完整、全面、深刻的理解。
语文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和谐与否、精致与否、僵化与否进行敏锐判断和精彩分析,学生的语文品质才会得到发展,阅读教学才不至于“重复学生的已知”,劳而无功。“老师的任务,就要从学生的一望而知指出他的一望无知,甚至再望也还是无知。”[2]上述思考,是笔者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下面笔者对《猫》一课的教学作具体阐释。
一、教学解读
1.文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
关于郑振铎《猫》一文的文体,争议不少,有人认为是散文,有人认为是小说。一般而言,散文往往注重的是真情实感,而小说则是虚构类的文本。无论把《猫》定义为散文还是小说,都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模棱两可”的文体,我们教学时如何处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王本华老师有一段话认为:“以新教材为例,新教材注重閱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不分文体,以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3]因而,笔者遵循“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的原则,大体上依据小说文体教该教的内容。显然,这篇文章可教的东西很多,需要进行取舍。比如,小说阅读教学,包含了视角、波折、情节等许多“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但教学时,笔者面对的是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如果课堂上用来探讨这些文学理论界的专业性问题,对学生来讲难度很大。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用读小说的方式来学小说,而不是用研究小说的方式学小说阅读。
2.着力点: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据笔者观察发现,初一的学生,爱读小说,但大多钟情于小说情节,能囫囵吞枣地说出故事轮廓,却忽视了语言形式,阅读小说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小说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一样,从内容角度来看,是教学生不懂、不会、不能、知浅的地方;从方法角度看,是教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知浅到知深的方法。小说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学生能够懂的地方,就不再教了。重点在突破学生不懂不会不能之处。这个“不懂不会不能之处”,就是小说解读的方式,如品味词语、解析句式、体会语气、分析结构、赏析修辞、掌握视角、赏析细节、把握手法等。这也符合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学有着“独当其任的任”。教学时有了这个抓手,就可以打开小说教学的奥秘,帮助学生突破阅读小说障碍的“小口”,发现“仿佛若有光”,探身小说的“桃花源”中,豁然开朗。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价值,笔者定位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具体而言就是,推敲语言,细读文本;回到整体,深度解读。
二、教学实施
1.引导学生推敲虚词,体悟作者情感。
在初读感知文本时,笔者首先请学生思考:你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作者“爱”猫吗?试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我”对猫的情感的语言,三只猫亡失之后,“我”分别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学生画出最具代表性的三处语句,同伴讨论完毕,师生合作,重点读这三个句子。
师:当第一只猫死去后——
生1: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