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又嘉,袁顺琼,李 霞,彭 倩,甘秀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400010)
护理教学查房是由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护生选择一种典型病例或问题为重点而进行的护理查房[1]。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理教学管理中考核和评价护生实施整体护理效果,了解护生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2]。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方式是以带教老师为中心的讲课式查房,存在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佳,对知识点印象不深、系统性模糊等不足。日常评价性查房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检讨、评价护理程序的实际情况、健康教育的有效程度、护理人员的服务立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等。对于护理内容,侧重于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以及管理层面容易疏忽的环节、薄弱环节及前瞻性的隐患排查[3]。2015年开始本科采用了护士长-教学组长-专业组长-带教老师-实习护生五级质量控制链的日常评价性护理查房,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本科实习的全日制护理本科实习生共计80人,其中女性73人,男性7人,年龄20~23岁,实习周期为5周。按照每批实习护生入科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习护生在性别、年龄、所在院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即以老师为查房主体,学生为查房对象组成的二级教学组织结构,根据教学计划和专科疾病特点确定查房内容,针对科室常见病种选择病例,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回顾课本理论知识。老师按照教学大纲,主要从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结合临床患者具体情况适当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提高学生临床护理的实践能力。
1.2.2试验组 采用日常评价性查房。
1.2.2.1人员结构 由护士长-教学组长-专业组长-带教老师-实习护生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组成,其中护生和自己的带教老师所管床位一致,护生承担责任护士角色。带教老师必须通过护理部组织的师资进阶培训并通过护理部教学层级申请,具备教学资格认定后方可担任。专业组长必须具备专科护士资质,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护师职称。教学组长同时具备讲师职称及以上,通过公开竞聘,经护理部教学质控督导组考核合格后下发聘书才能担任。
1.2.2.2查房内容 根据科室收治患者的病情、疑难程度、专科特色、罕见病例,充分结合患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查房内容,重点为科室具有代表性及专业性强的危急重症、疑难杂症患者,该病例必须是护生所管患者。
1.2.2.3查房时间 避开患者休息时间,避开工作高峰时间。每次查房时间30 min,较复杂的病例可延长但不超过1 h,每人每周完成一次护理教学查房。
1.2.2.4查房地点 采用床旁查房形式,涉及患者隐私时注意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1.2.2.5患者准备 查房前事先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解释查房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与支持。
1.2.2.6实习护生准备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提前熟悉病例,查阅资料,了解疾病的前沿知识。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备好完整病历,包括医嘱单、检查检验单、护理评估记录单等,必要时准备查体物品。
1.2.2.7查房内容及程序 (1)查房者的准备。主查者一般由教学组长担任,首先问候患者,组织责任护生-带教老师-组内协作护士;左起,护士长-教学组长-专业组长在患者床旁依次站立;床尾为其他实习护生。(2)汇报病史。责任护生以整体护理程序,对患者近段时间内,特别是24 h内的主要临床表现、阳性辅助检查、心理状况等简要病史进行报告,提出首要护理问题,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情况,护理活动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带教老师对病史汇报进行补充和纠正,解答责任护生提出的疑问,指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3)专业组长以质控更高层面从护理质量和医护配合方面深入病情评估和寻找护理问题,提醒护理中容易遗漏的细节问题,避免护理并发症及不可预估的护理问题出现。(4)教学组长评价分析。以教学层面循序渐进引导护生灵活运用整体护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询问、观察和护理查体的方式进行综合判断,以首优为先的原则找出患者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分析护理问题是否准确,修正不恰当的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措施落实效果、健康教育是否到位及患者对护理活动是否满意,及时发现护理活动的薄弱环节;对护理难点或疑点从理论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示教、讲解,让护理目标更明确;补充涉及疾病的前沿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把护理前沿知识融入进去,启发护生评判思维,拓宽知识广度,提高护生理论水平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讨论与总结。参与查房的人员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并由护士长对本次查房做一个概括性总结,以提问方式了解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最后结合本病例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作出指导。
1.3评价方法 实习周期结束后,教学组长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评分、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护生自我形成性评分及教学满意度。其中,综合素质评分成绩均采用《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护理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标准》,主要包括思想行为、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劳动纪律、协作精神、量化指标能力6个项目,每个项目考核均有对应考核内容、分值和评价标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考核成绩越好,综合素质越强;出科前最后一周统一组织出科理论考核、召开出科座谈会并统一发放问卷调查;护生自我形成性评分主要是由护生针对其自身在日常评价性查房中是否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理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回答“是”即为合格;教学满意度由实习护生针对日常评价性查房教学模式进行打分,分值为0~100分,得分<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100%[4]。
2.1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出科理论成绩比较 试验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出科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和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
2.2两组护生的自我形成性评分结果比较 试验组护生在提高发现问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理综合能力的自我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的自我形成性评分结果比较[n=40,n(%)]
2.3两组护生对护理查房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查房教学的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生总满意率为8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7),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对护理查房教学的满意度比较[n=40,n(%)]
3.1日常评价性查房形式新颖,更有利于实习护生理论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 临床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学生实现向正式护士转变的必要阶段,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过程。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通常由高年资护士担任教师,带领护生开展临床护理活动,使护生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对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予以巩固[5-7]。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护生往往以倾听为主[8],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因而任务小,压力小,不需规范查阅资料和周密准备就能完成任务,老师重点在于理论强化,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属于“填鸭式教育”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通常作为责任护士,实习护生扮演辅助护士,护生掌握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综合能力的培养收效不大[9-11]。日常评价性查房以学生作为主体,与带教老师共同承担责任护士。护生通过参与护理实践,可以充分运用护理程序实时评估病情,找准患者最关注的健康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变被动为主动,能够充分挖掘护生潜能,培养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实现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调动了护生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更有利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日常评价性查房以解决患者问题为首要,检讨护理人员的服务立场,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日常评价性查房是以检讨、评价护理程序的实际情况、健康教育的有效程度、护理人员的服务立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等,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要求把患者当成一个完整又独立的个体,而不只是侧重疾病本身,始终以解决患者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护生可以借助质量管理工具查阅文献,结合患者实况找到更佳护理方案,重点解决患者现存的主要问题,而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患者、某一特定现象照搬标准流程进行护理,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问题得到解决,就医体验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护生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体现,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3.3日常评价性查房以患者为中心侧重质量,完整闭环式的五级质控链层层深入严把质量关,引导护生参与质量管理 日常评价性查房明确了各层级护理人员在具体临床工作中的分工及责任。由护士长-教学组长-专业组长-带教老师-实习护生组成的完整闭环式五级质控链较传统的二级教学结构查房模式更贴近临床实践。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多方面动态评估患者所有的护理问题,把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和薄弱环节从管理链里抓牢,真正体现了全人、全程、全心的三全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理标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12-18]。护生还可以通过日常评价性查房主动参与患者管理,学到管理患者的真谛,从实习期间就埋下“人人参与管理,管理人人有责”的种子,让其慢慢培养管理理念和感悟管理之道,为今后护理行业新生管理者创造了优先条件。
日常评价性查房可以充分发挥护生的潜能,提高工作热情,锻炼护生综合能力,护生在实习期间能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分管好患者,为今后独立上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临床上值得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