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陆汉军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主要危重急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特征为高糖、高酮及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致死致残率居高不下[1]。目前给予外源性胰岛素输注是西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用手段,可快速有效纠正内环境紊乱,缓解相关症状,但仍存在相当部分患者病情难以控制,远期预后不佳[2-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被逐渐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并在加快病情康复及改善临床预后方面显现出优势[4]。本研究旨在观察养阴清热活血方辅助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积累更多临床数据。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 《内分泌内科学》和《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中西医诊断标准[5-6];尿酮体(+);pH<7.35;年龄 18~75 岁;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既往酮症酸中毒病史者;低血糖昏迷者;合并心脑肝肾功能不全基础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过敏体质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8.19±5.8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80±1.33)年;平均 BMI指数(25.41±2.98) kg/m2。 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8.30±5.87)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73±1.30)年;平均 BMI指数(25.54±3.02)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1)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营养支持;2)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根 0.5 U/(kg·d)标准计算总输注量,其中50%为基础量,剩余量在三餐前追加,保证血糖≤11.1 mmol/L。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养阴清热活血方:薏苡仁 30 g,山药 20 g,生石膏 15 g,生地黄 15 g,荔枝核 15 g,鬼箭羽 15 g,知母 10 g,玄参 10 g,黄连10 g,麦冬10 g,天花粉10 g。每日 1剂,煎至200 mL,早晚分2次温服,如昏迷则以胃管输注。两组疗程均为7 d。
1.4 观察指标 1)记录血糖恢复正常、酮体消失及酸中毒纠正时间,计算平均值;2)依据《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6]计算口干口苦、恶心反胃、胸闷气促、舌紫暗及脉细弱积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3)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和HCO-3,检测仪器采用雷度ABL800 FLEX血气分析仪;4)β-羟丁酸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珠海泉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酸 (CAT)水平检测采用罗氏COBAS C7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7]拟定。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尿酮体(-),且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缓解,尿酮体(-)或弱(+),且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病情控制时间比较 见表2。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酸中毒纠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病情控制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病情控制时间比较(h,±s)
组 别 酮体消失时间 酸中毒纠正时间观察组 3 9.8 4±5.4 5△ 4 8.9 0±7.2 3△对照组 4 6.1 1±7.7 8 6 5.8 2±1 0.1 6 n 血糖恢复正常时间3 0 1 6.0 2±3.4 9△3 0 2 2.3 6±5.7 2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口干口苦、恶心反胃、胸闷气促、舌紫暗及脉细弱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时间口干口苦 恶心反胃 胸闷气促舌紫暗 脉细弱观察组 治疗前(n=3 0)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1 7±1.0 4 4.0 7±0.9 2 3.8 3±0.8 6 0.6 2±0.1 9*△ 0.9 5±0.2 0*△ 0.7 5±0.1 7*△4.2 1±1.0 7 4.1 2±0.9 5 3.7 6±0.8 3 3.9 5±0.9 4 3.9 4±0.8 3 0.8 9±0.1 8*△ 0.8 0±0.1 6*△3.8 9±0.9 1 3.8 8±0.8 0(n=3 0) 治疗后1.0 4±0.4 2*1.3 6±0.3 8*1.1 2±0.3 5*1.2 7±0.3 4*1.1 9±0.3 2*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β-羟丁酸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β-羟丁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 β-羟丁酸水平(m m o l/L)p H H C O-3(m m o l/L)观察组 治疗前 1.6 3±0.4 4(n=3 0) 治疗后 0.5 4±0.1 5*△对照组 治疗前 1.6 6±0.4 6 7.2 2±0.5 2 1 2.2 7±2.3 0 7.4 6±0.5 9*△ 1 9.9 6±3.5 1*△7.1 8±0.5 0 1 2.1 6±2.2 5(n=3 0) 治疗后 0.8 5±0.2 0*7.3 3±0.5 5* 1 5.8 0±2.9 8*
2.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U/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U/L,±s)
组 别 时间 C A T S O D G S H-P x观察组 治疗前 1 5.5 2±2.2 5(n=3 0) 治疗后 2 5.9 9±4.0 3*△对照组 治疗前 1 5.9 5±2.3 3 7 4.8 2±1 0.5 9 6 3.0 8±5.6 2 1 1 2.8 0±1 5.4 6*△ 9 8.4 2±1 0.5 3*△7 5.6 0±1 0.8 5 6 2.3 4±5.4 9(n=3 0) 治疗后 2 0.4 7±3.1 5*9 7.5 1±1 3.9 3*8 5.1 5±7.7 2*
研究显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与感染、停用降糖药物等密切相关[8-9];患者血糖及血酮水平异常升高可形成细胞毒性损伤,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脂肪酸在肝内经β氧化后形成酮体中最为常见的是β-羟丁酸,同时其亦是酮症酸中毒过程生成增多最显著的酮体,血清水平能够敏感反映病情严重程度[10]。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高血糖和酸中毒状态可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而继发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可加重胰岛细胞功能损伤造[11];而包括SOD、GSH-Px及CAT抗氧化酶已被证实能够有效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其水平与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氧化应激损伤程度均具有相关性[12]。
以胰岛素输注为基础西医药物方案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可通过促进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但多项回顾性报道提示,单纯西医治疗此类患者在延缓病情进展和降低致死致残率方面效果往往不佳[13]。中医学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归于“消渴”“昏迷”范畴,病者因过食肥甘、情志失调、热毒内蕴及气机郁结,日久则发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之证[14];而阴亏液少,帅血无力,载血无以畅行,终致血瘀阻滞、湿浊毒邪上蒙清窍,发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之证,如未及时控制可进一步造成昏迷重症[15]。故中医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应重视养肾阴、清湿热及活血化瘀。本研究所用养阴清热活血方源自玉女煎、增液方,组分中薏苡仁益气祛湿,山药健脾补气,生石膏清热生津,生地黄养阴凉血,荔枝核行气通经,鬼箭羽散结活血,知母滋阴润燥,玄参滋阴降火,黄连清热解毒,麦冬除烦养阴,而天花粉则生津止渴,诸药合用可共奏标本兼治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石膏可有效提高胰岛素受体及底物-1表达和肝糖原含量,调节人体内糖类代谢[16];麦冬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浓度,预防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出现[17];而玄参则具有上调葡萄糖激酶活性,提高降糖速率及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等作用[18]。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临床疗效、血糖恢复正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酸中毒纠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缓解效果、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及促进肺部通换气功能恢复;而观察组治疗后β-羟丁酸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则说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加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可有效清除β-羟丁酸和氧自由基,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该方案疗效更佳的重要机制所在。
综上所述,养阴清热活血方辅助西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缩短临床病程,改善血气分析指标,调节β-羟丁酸代谢,并有助于抑制异常氧化应激反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