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娟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脊髓、骨骼等组织器官,堵塞脉管系统或致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等引发的疼痛,约70%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并发癌性疼痛,临床控制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1-3]。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具有治法丰富、镇痛持续、副作用小等显著优势[4-5]。本研究在通络方的基础上,采用自拟芪蝎龙蚕汤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考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6]恶性肿瘤诊断标准,且经细胞学、病理学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确诊;参考《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年版)》[7]癌性疼痛诊断标准,且疼痛程度数字分级法(NRS)评分≥4 分;参考《中医诊断学》[8]气虚兼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观察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性疾病者;预期对试验方案依从性较差者;入组前曾使用过强阿片类药物者;对试验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49~76岁,平均(58.62±11.49)岁;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16例;肺癌9例,乳腺癌11例,胃癌6例,肝癌8例,结肠癌6例,宫颈癌5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5~78岁,平均(57.30±10.25)岁;中度疼痛 27例,重度疼痛 18例;肺癌10例,乳腺癌13例,胃癌3例,肝癌5例,结肠癌8例,宫颈癌6例。两组性别、年龄、疼痛程度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10 mg,每12小时服用1次,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芪蝎龙蚕汤:生黄芪45 g,党参 15 g,当归15 g,生白术15 g,枳实 15 g,延胡索 30 g,全蝎 10 g,地龙 10 g,僵蚕 15 g,焦三仙 30 g,白芍 15 g,法半夏 10 g,白花蛇舌草 30 g,酸枣仁15 g,柴胡12 g,茯苓 15 g。 每日 1剂,水浓煎至2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期间若出现爆发痛,予吗啡皮下注射快速镇痛,并调整次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7]评价疼痛程度,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9],体力状况(PS)评分[9];比较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出现次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 采用《临床肿瘤内科手册》[6]癌性疼痛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能正常生活为部分缓解;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睡眠受到影响,仍感明显疼痛为轻度缓解;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无减轻或加重为无缓解。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NRS、KPS、PS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NRS、P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 (P<0.05),且治疗组NRS、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 (P<0.05),且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NRS、KPS、P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NRS、KPS、P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P S N R S K P S治疗组 治疗前 2.9 3±0.5 1(n=4 5) 治疗后 0.7 1±0.3 9*△对照组 治疗前 2.9 7±0.6 4 5.8 5±0.9 6 6 2.2 5±8.0 9 1.0 2±0.7 8*△ 8 4.7 7±6.3 1*△5.8 9±0.9 4 6 2.4 0±7.8 3(n=4 5) 治疗后 1.6 2±0.5 7*1.7 5±1.1 5* 7 0.5 9±7.2 7*
2.2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出现次数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比较 见表2。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爆发痛出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出现次数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比较(±s)
表2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出现次数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同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用量(m g)治疗组 2.5 7±0.9 5△ 4 0.6 9±7.5 5△对照组 5.2 9±1.3 4 5 2.4 5±9.7 3组 别 爆发痛出现次数(次)n 镇痛持续时间(h)4 2.5 5±1 0.2 8△ 1 4.3 2±3.5 0△5 5.6 0±1 0.4 1 1 0.6 5±2.9 7镇痛起效时间(m i n)4 5 4 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目前临床针对癌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进行对症治疗,其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常用药,但具有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且无法有效控制所有癌性疼痛[10]。有研究表明,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11]。
中医学认为癌性疼痛属于“痛证”范畴,认为“不通则通”“不荣则通”是其基本病因病机,痰、瘀、虚是主要致病因素[12-13]。但有医家认为大多数疼痛可归属于心,提出“诸痛属心”亦是痛证的基本病因病机,并指出适当选用引药入心经的药物治疗痛证,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14-15]。癌性疼痛大多发生于癌症中晚期,病程较久,加之癌毒侵袭与消耗,致使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津液的正常运行,出现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血瘀、痰浊相互搏结,阻滞经脉气血运行,组织器官失于气血的濡养,不通则痛;心主神明,主血脉,癌毒侵袭机体,可致血行不畅,脉道不利,扰动心神,心失所主,“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因此,基于痛证的基本病因病机,结合中医对癌性疼痛病机的认识,临床宜采用标本兼顾之法,治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痰、宁心安神、通络止痛。方中黄芪配党参,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推动血液及津液的正常运行。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阴和营,缓急止痛。茯苓、生白术健脾燥湿,法半夏燥湿化痰,三者相合,以消生痰之源。白术生用,尚能发挥通便作用;茯苓尚可宁心安神。枳实导滞通便。全蝎、地龙、僵蚕相合,活血化痰,搜提络脉,此为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创制的通络方,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延胡索活血止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酸枣仁养心安神。焦三仙消食和胃,促进饮食的消化吸收。全方配伍,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痰、宁心安神、通络止痛之功。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且NRS、P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爆发痛出现次数少于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运用芪蝎龙蚕汤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能够快速发挥相对持久的镇痛作用,显著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及体力状况,减少爆发痛出现频率,降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运用芪蝎龙蚕汤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