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计好课外作业也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分析学生、分析教材、分析考点、分析未来,进行缜密的设计。我们要不断探索英语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喜欢做作业,轻松做作业,让孩子爱上作业、爱上学习。
关键词:孩子;作业;爱
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讨厌写作业、写作业磨磨蹭蹭,甚至有的孩子编造各种理由来逃避写作业。孩子对作业的排斥,有天性使然,同时也反映出课外作业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通过调查走访,笔者发现,英语家庭作业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缺乏多样性。机械的重复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消磨了孩子学习英语的乐趣。二是内容上缺乏实用性。语言需要多实践、多应用,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现实中很多作业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三是难度上缺乏层次性。一些老师秉持“照顾大部分”的宗旨,布置作业没有层次,这样会导致基础好的孩子觉得简单,没有挑战性;基础弱的孩子面对难度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题目,望而却步。
笔者认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巩固复习的重要途径。课外作业的设计要紧扣“巩固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思路,在作业类型上下功夫,注重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以课外作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爱上作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以下作业类型的尝试:
一、 实践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所提供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要求。实践型作业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好途径,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以作业为载体,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实践型作业有多种形式,涉及很多方面,例如:
(一) 游记作业(travel)
在国庆长假期间,学生刚好学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笔者设计一个和单元主题相符、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自主选择有兴趣的作业,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发展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词在旅行的路途中,可以让孩子做单词接龙的游戏,并把接龙的单词记录下来。在游戏中既起到了复习单词的目的,又增强了孩子背诵单词的兴趣。
阅读在景区,有许多中英文对照的景点介绍,可以让孩子读给父母听,解释给父母听,让孩子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口语挑选旅游的照片,配上文字,解说给朋友家人听。
写作写一篇关于景区介绍的文章
以往的长假作业,通常是让笔者最头疼的事情,往往上交率低,作业质量差。但是这次让人惊喜,作业全部上交,而且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择了合适自己的作业。有几篇游记写得相当精彩,为以后写作提供了素材。这次长假作业也获得了家长的称赞,说以前需要催促的作业这次主动完成了,而且回家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变高了。
游记作业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二) 观察记录(Watch)
如学完Its raining!一课后,笔者设计的作业是让学生观察、记录当地一周的天气情况,并附上自己对天气的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了解了生活,观察了自然,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结合起来,增强了参与意识。
(三) 调查(Survey)
如在学完有关birthday的单元后,笔者针对许多学生只享受父母给自己庆祝生日、从不知道家人生日的情况,设计了调查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日的调查作业,并且要求提前设计制作生日卡片,在下个生日前送出。这项作业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起到了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
二、 探究型作业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倡“探究学习”。探究型作业就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求异,在探究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自主中启迪思维、获得乐趣。
这类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教学重点,恰当地给出探究的对象、方式和结果呈现。例如,在初中入学之初,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普遍性,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题为“英语在我身边”的商标展示,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商标的英文名并尝试附带中文说明。结果表明,学生在主动搜集、查阅、整理的过程中了解了英语的普遍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这种作业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效果非常好。
自主探究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探究型作业要体现学生自主地位、学生能独立完成的,老师千万不能一手包办。例如,《Go For It》七册上Starter Unit3谈论的是各种颜色的表达方式。对于颜色,很多学生在小学就已经烂熟于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型作业:(1)让学生借助词典、网络等工具,自己查找有关色彩词语的特殊含义。例如,white night(不眠之夜)、black tea(红茶)、green eyes(嫉妒的眼睛)、blue day(忧郁的一天)、yellow dog(忘恩负义之徒)。(2)让学生动手调配色彩。blue+(?)=green,(?)+yellow=orange,blue+(?)=purple。这种设计,既让曾经学过的旧知识,有了新的衍生,又让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表演创作型作业
表演创作型作业是一种全面训练听、说、读能力的作业,而且形式多样、发挥空间没有限制,很受学生喜欢。有些老师认为表演型作业题材难找、情景难设、标准难定。殊不知,这种无形作业往往比有形作业更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新目标教材七(下),有一个单元中提供了一个情景短剧的素材。内容是两个学生发现小偷,他们求助于警察,让坏人落网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简单、容易操作,非常适合让学生表演。在课堂即兴表演之后,笔者发现这个情景剧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笔者设计的作业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改编这个情景剧,并设计了“最佳剧本改编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舞台表现奖”等“奖项”鼓励激发学生。结果表明,这次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
作者简介:
倪娜,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市启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