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由此也说明了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归结出了几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习;教学;课堂
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着重体现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实践中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 利用教材资源创造实践条件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依据。翻开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一幅幅奇妙的数学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处处都充满着生活气息,处处都洋溢着生活的芬芳。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比如五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编码、列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等等,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作为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就应该熟悉教材、分析教材,从而充分利用好教材。不辜负编者的一番良苦用心。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带领学生走进风筝商店去购物。
首先我声情并茂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一年一度的风筝节快到了,咱们赶紧去风筝商店购物吧!”于是呈现主题图。学生纷纷掏出腰包,争先恐后地购买不同价格、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风筝。有了这样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导入,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学习效果也特别明显。
二、 课外拓展延伸加大实践空间
教材呈现的仅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缩影。教材中的生活实例往往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在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向课外拓展延伸。实现生活的外延,才能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透彻。例如,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在家里、在学校、在大自然中寻找垂直与平行的身影,并體会这样设计的好处。
三、 营造真实的数学课堂生活氛围
数学课堂如果失去了生活气息就变得特别枯燥乏味,就如一潭死水一般。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就会机械呆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索然无味。有了生活气息的注入,课堂马上就会鲜活起来。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的教材“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把各种立体图形搬到课堂。学生方面也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堂上,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并在本上画出自己看到的不同形状。这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轻松自然,学生学得是那样的轻松自如。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 在具体生活环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既呈现在数学教材上,又存在于生活当中的各个角落以及自然界中的各个领域,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从生活中展开,在生活中进行。这样,会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位置”,我们就可以把学生放在教室这个生活背景当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位置,在学生学完新课后,他们就认识了“行”与“列”,就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表示位置的方法之后,我又增加难度,随意说出每个同学的名字,然后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让他们快速说出他的位置。在生活中教数学真是乐趣多多,学生也是收获多多。
五、 真正落实“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论
数学是学的,更是做的。学是基础,做是实践。只学不做,就是纸上谈兵,就会学得呆板,长此以往,就会变成书呆子。只做不学,就会脱离理论的支撑和有效指导,即使做也是空洞的,无效的。所以,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发挥更大的效能。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圆”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图片,通过折一折,折出折痕,从而认识半径与直径。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动用工具圆规来亲自画一个圆,从而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通过量一量,让学生发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现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身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节课下来,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既有学,又有做,学得轻松,做得自如,圆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内心深处生了根,发了芽,将来,学生还会在广阔的生活世界里发现更多关于圆的知识,探索更多关于圆的秘密。
六、 重视数学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利用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数学文化的阅读资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方程”这一单元里,就添加了关于方程的文字介绍,这部分内容对方程知识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明白,原来方程在很多年以前就出现了,来源生活过早,也了解了方程的演变过程,使方程更加深入人心。
七、 结语
总之,数学知识一切源于生活,又回归实践体验。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带领学生在神奇的数学乐园里实践探索、尽情畅游。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冯秀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44.
作者简介:
李诚,云南省丽江市,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兰香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