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

2019-06-24 10:49袁明焕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

袁明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高中数学教学也作出了相应的整改工作。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素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时效性。问题驱动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帮助学生创造自身驱动力的机制,给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分析问题驱动机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条件,以及对问题驱动课堂的构建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希望能对高中数学教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驱动机制的应用符合当下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和厌学心理的本质还是在于缺乏自身驱动力。因此,教师要主动开发问题驱动机制的应用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起关于数学学科更深刻的意义,把学生变得活跃起来。接下来本人将联系教学经验,谈一谈体会。

1 问题驱动机制在当下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条件分析

1.1 数学学科本质要求

数学是科学的学科,这就要求了教师需要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逻辑,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数学知识。而知识的输出和输入之间以问题为桥梁进行知识交换和沟通,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才能逐渐寻找到最终的真理。没有问题的数学课堂是死板的,学生对知识的科学程度没有探索意识,相应的数学学科素养也不会得到提升。

1.2 学生心理方面基础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分析,通过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明白问题驱动机制存在的意义。高中学生学习紧张,对知识的“量”的学习的同时,对知识的“渴求度”也必须要跟上。而问题驱动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探索数学,对数学保持高度热情。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正是高中尤其高三学生所需要的,而问题驱动机制的存在就是从心理方面入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3 教育课堂的要求

如今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必然是向高效率发展的课堂。问题驱动下的课堂,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频繁师生、生生交流,统一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这就需要问题驱动机制为各种课堂来创造优势条件,加快传统课堂转型。

2 问题驱动机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方法策略探究

2.1 以新型知识传授课堂

在以问题驱动为前提下,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为学生建立课堂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清晰思路走向。高三数学新知识的学习难度系数比较大,而且综合性比较强,所以,为了保证课堂高效率进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扩展思路的问题,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及时展示,推动课堂气氛走向一个个高潮。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中将知识有效连接起来,这也是问题驱动机制的目的之一。

例如,在“已知双曲线C:(a>0,b>0)的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做圆A,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点。若∠MAN=60°,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这样一道题中,需要教师在高三课堂中综合已学的基础知识,教授综合性更强的、具有技巧性的新知识。学生在面临这样一道高考题目时,在对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有更好的新知识的全面辅佐,会提高做题的顺畅度,容易找到题目的突破口。

2.2 以复习为主课堂

高三阶段主要是以复习为主,所以复习课的设置会比较多。复习课堂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回忆、补充、综合、熟悉,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少学生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知识导图急需完整。为了方便学生的问题的交流和探讨,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换问题,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加强自身记忆和补足短板。问题驱动下的复习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展现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在“△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a?/3sinA .(1)求sinBsinC;(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一道题中,对复习课堂就有指引作用。一道题相对来说难度不大,但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复习程度要求高,只有把公式都掌握住,才能灵活转换,得到最后结果。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题目的引导,能有个大体的复习方向,同时了解考点规律。

2.3 以习题练习为主课堂

高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习题练习,在习题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率是比较高的。每一道题都是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寻找自己的薄之处,然后反复练习。比如在做一道综合题的时候,首先分析题目可能涉及到哪几方面的知识,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综合,解题思路应该怎么走等等,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来简化题目,从而保证习题练习的高效进行。

例如,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60°,|a|=2,|b|=1,则| a +2 b |=( ).这考察向量的一道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識,需要学生通过自主习题练习,提高做题速度,把向量在填空题中的大致出题规律掌握住,把握基础的应对技巧。学生的自主练习一定要有效率,把向量题目分类练习,以确保学生在高三后期自主练习中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问题驱动机制为各种教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展开条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有效工具。当下该机制的应用还不够科学和成熟,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不断总结、探索,为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姜志惠,于川.基于核心素养刍议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现实表现与改进策略――以2017年高考(天津卷)数学文史类试卷为例[J].考试研究,2018(02).

[2] 史红燕.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呈现与融入模式――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高中数学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