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龙,卢丽莎,施婧瑶,高 勇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NAFLD除导致肝病相关死亡外,还可促进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1-2]。目前西医临床常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予保肝、降脂治疗,缺乏逆转肝细胞脂肪变的有效治疗措施。本病属于中医学“胁痛”“肝癖”“积聚”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丹明疏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3]中 NAFLD 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4]中 NAFLD 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标准。主症:① 右胁下痞块;② 舌淡黯边有瘀斑、苔腻。次症:① 右胁肋刺痛;② 纳呆厌油;③ 胸脘痞闷;④ 面色晦滞;⑤ 脉弦滑或涩。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者;② 年龄18~75岁;③ 未使用其他对疾病有影响的药物者;④ 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② 存在吞咽困难、吸收障碍,无法口服中药者;③ 妊娠或哺乳的女性受试者;④ 对试验药物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和门诊就诊的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男 21例,女 27例;年龄 25~65岁,平均(44.0±1.5)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5.9±1.8);B 超诊断脂肪肝程度:轻度19例,中度16例,重度1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4~68岁,平均(45.0±1.6)岁;BMI(26.3±1.8);B 超诊断脂肪肝程度: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13例。2组性别、年龄、BMI及脂肪肝分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告知禁酒、调整饮食、控制体质量及适当运动。
2.1.1 对照组 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每次2粒,每日3次;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2.1.2 观察组 予自拟方丹明疏肝降脂汤联合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口服治疗,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服用剂量同对照组。丹明疏肝降脂汤药物组成:丹参 15 g,决明子 15 g,柴胡 12 g,郁金 12 g,山楂 15 g,茵陈 10 g,赤芍 12 g,泽泻 12 g,炙甘草 6 g。大便干结加大黄(后下)6~9 g;小便黄加白茅根15 g,车前子15 g;肝区疼痛加延胡索 12 g,川楝子9 g;腹胀加枳壳12 g,陈皮 9 g;大便溏加薏苡仁 30 g,炒白术12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生化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γ 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谷丙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移酶(AST)变化情况。
2.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4]中的疗效评价标准拟定。
2.2.2.1 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单项的记录与评价:腹胀、纳差、疲乏、肝区痛。① 显效:症状均消失;② 有效:症状改善2~3个;③ 进步:原有症状改善1个;④ 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
2.2.2.2 腹部B超疗效评价标准 ① 显效:减少二个级别或恢复正常;② 有效:重度脂肪肝恢复为中度或中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③ 无效:脂肪肝程度无改善。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1 2组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症状疗效比较(n,%)
3.2 2组腹部B超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腹部B超疗效比较(n,%)
3.3 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x±s)
NAFLD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5-6],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临床表现[7],其病理改变特点为肝细胞脂肪样变(肝内脂肪沉积)、肝脏微循环障碍和低氧血症。临床上,现代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增敏、抗氧化、保肝、降脂及抗炎等[8],主要用药是多烯磷脂酰胆碱,其可抑制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发挥保肝作用[9];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发挥抗氧自由基、降脂的作用[10],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且针对其上述病理改变的治疗措施仍较缺乏。
中医对脂肪肝早有认识,相当于“痰浊”“胁痛”“积聚”等范畴,病变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以肝为主。其病因病机多责于酒食不节,导致肝脾肾三脏受损,以致肾失化生,浊邪内阻,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失疏泄,气滞血瘀;痰浊、瘀血蓄积于肝,形成本病,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1]。有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中,脂肪肝的主要证型为痰浊瘀血互结[12],这也就是中医理论对其病机的概括。中医药在脂肪肝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从多靶点、多方位发挥综合治疗作用,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13]。临床上,许多学者以活血化瘀、化痰降浊为主要治则,尤其在脂肪肝早期疗效显著[13-16]。其中,活血化瘀治法中以丹参的使用最为广泛,为其主要用药[11,17-20]。 自拟丹明疏肝降脂汤中以丹参活血祛瘀,决明子清肝化浊,柴胡、郁金、茵陈疏肝理气、行气利胆,山楂健脾消食,泽泻利水渗湿化浊,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化痰降浊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 ALT、AST、γ-GT、TC、TG 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对AST、γ-GT、TG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超声显示肝脏脂肪样改变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丹明疏肝降脂汤能改善肝脏脂肪代谢,促进肝脏循环,改善肝功能,有效治疗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