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蕴含着智慧、思想、文化,学生能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升数学素养。道理大部分教师也明白。可实际上,为了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防止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成了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散发光芒呢?在学校的教学调研中,本人对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教学进行了尝试,试图更多地体现“以学促教”的理念。
关键词:以学促教;学习主体;学习方式
《反比例》是在学生理解、掌握比及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着重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及合情推理的能力,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基于此,准备放手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利用知识的迁移独立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
一、第一次教学实践
片段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数学做数学经常会和数量关系打交道。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那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如果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吗?
2、猜想:速度和时间不成正比例,那它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为什么?你认为这两个量有什么特点?
片段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大家的猜想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出示课件,观察,将表格填写完整,然后回答:
1、进一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
观察表格,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探究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从“变化”中寻找“不变”
(1)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速度扩大了,时间反而缩小了,速度缩小了,时间反而扩大了)
(2)那这两种量的扩大缩小有规律吗?你能结合具体的数做一下说明吗?
3、你是怎么看出路程不变的?
4、小结:时间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蕴含着一个“不变”量,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片段三:自主学习(略)
[第一次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教学意图是将新知的学习分两个层次:例1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序的学习;例2是学生的自主探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从扶到放的跨越。从整堂课的教学看来,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练习设计比较典型,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比较到位,且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是整堂课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唱单口相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引起了我对教材对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这节课紧接《正比例》的学习,学生已有了感性的知识经验,通过迁移类比,学生对于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不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是不是可以将两道例题同时呈现,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研究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呢?同时,在两道例题的教学后,让学生寻找两个例题的共性,再通过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反比例的例子,来概括总结反比例的意义,丰厚反比例的内涵,充实反比例的意义。为此,调整了教学设计,开始了第二次实践。
二、第二次教学实践
片段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正比例》,谁能够说说什么是正比例?判断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2、我们是怎样学习正比例的?
片段二:自主学习,尝试研究
(一)课内知识的学习
1、出示两个表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表一: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如下(表略)。
表二:有600毫升果汁,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略)。
学习思路:
(1)观察表格,填写完整;(2)按照学习正比例方法步骤自学。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
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速度扩大几倍,时间反而缩小,10×12=120,40×3=120,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汁总量(一定)
扩大缩小的倍数你是怎么得到的?——像表二中扩大缩小的倍数可以跳着看。
4、表一和表二中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有什么共同点?
(二)课外知识的延伸
1、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你能找一找吗?(举例略)
2、所举的例子,哪些题中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和刚才两道题是相同的?
(三)反比例意义的概括
1、共同点。
2、反比例意义。
3、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4、反比例关系式。
5、比较:正、反两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反馈(同前)
[第二次教学实践效果]
学习方式的轉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因为有正比例的意义作基础,反比例意义的学习相对就比较容易,完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探求新知、创新求异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能力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主题反思]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使数学课堂生动有效,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一)方式改变——从讲授知识到自主探索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在教学过程中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升了数学素养。
在第一次教学时,尽管也有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例2的教学),但更多的思考是为了体现教学的层次:例1的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例2的教学实现了由“扶”到“放”的飞跃。在第二次实践中,将两个例题同时呈现,放手让学生按照学习正比例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自行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发现两种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事实证明,在教师合理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二)内容拓展——由点及面,课堂与生活融会贯通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才能不仅来自课堂,还来自现实生活。我们必须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研究了书本上的两个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也能找一找呢?”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找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从课后延伸题转入例题教学后的一个拓展,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来概括反比例的意义,既让人感觉不是那么“突兀”,也使得意义的概括来得更加充分。
通过“合并”“拓展”等方法进行结构重组,使教学内容活起来,适应了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也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效高质。
(三)方法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在两次教学实践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一次实践时,在例1的教学后,进行了学习方法的小结——“我们是通过哪几个步骤来研究得到‘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不变变一规律的”;第二次实践在课始复习时,又进行了学习方法的回顾——“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学习正比例的?”其作用无外乎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领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在今后学习新知识时主动地将旧知转化为新知,以旧知为依托学习新知。
此外,“相邻两个数不方便比,也可以跳着比”, “一列一列地看,你又能发现了什么呢?”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中都渗透了观察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思考、学习的习惯。
“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才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翠英. “先学后教,以导促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 中华少年, 2018(4):36.
【作者简介:汤叙新(1976—)男 ,浙江兰溪,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延安路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