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杰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专家匹茨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提出的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实用决策方法.它的特征是对于繁杂难题制定最高目标层,根据影响因素将目标层分解成最底层的小目标,使决策方法更加简便,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决策的有效方法.目前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将其引入到教育教学的评价中,并且取得了满意的评价结果.本文运用该方法,对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进行研究,由于定向运动课属于休闲体育专业部分,因此,希望通过此研究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其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其分析步骤如下:找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构造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指标权重[1].
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学者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教学技能与方法、教学结构、课程教学组织、教学清晰度、师生互动与师生关系、学生成绩考核等指标,特别是课程教学组织和师生关系;国内学者设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维度上[2].根据以上各要素,结合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特点,初步筛选出部分指标.通过专家对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论证,最终确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层次和具体指标.
把问题层次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层(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A)设定为目标层,即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层为准则层(教师因素B1、教学环境B2、学生因素B3);第三层为指标层(教学效果C11、教学态度C12、教师专业水平C13、教学目标C14、路线设计C15、教师评价C16、天气环境C21、场地因素C22、器材因素C23、学习态度C31、学习能力C32、学习方法C33、耐力水平C34).准则层和指标层是采取方案实现目标的中间环节,在具体的指标权重计算中,只算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要素就可以.
借鉴其他相关期刊的标准,设计出表1,请专家对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准则层及指标层进行两两比较,比较重要程度并列成两两判断矩阵表.
表1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2]
由表1可知,专家认为指标同等重要,可选取1;认为稍微重要选取3;明显重要选取5,强烈重要选取7;极端重要选取9;介于中间的选取相应偶数.
针对准则层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获得表2.
表2 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判断矩阵A数值
由表2可知,教师因素比教学环境明显重要,比学生因素稍微重要;学生因素比教学环境稍微重要.
表3 教师因素B1判断矩阵数值
由表3可知,路线设计比教学效果、教师评价稍微重要,和教学态度、教师专业水平同等重要,比教学目标在同等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教学态度比教学效果和教师评价在同等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和教学态度和路线设计同等重要,和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目标比,没其重要.
表4 教学环境B2判断矩阵数值
通过表4可知,场地因素比天气环境明显重要,比器材因素在同等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器材因素比天气环境稍微重要.
表5 学生因素B3判断矩阵数值
由表5可知,耐力水平比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稍微重要,比学习态度明显重要;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比学习态度稍微重要.
通过软件计算,得出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矩阵特征向量,见表6.
表6 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矩阵特征向量
得出的特征向量并不能说明各指标的重要性,必须进行归一化处理才能得出权重.
表7 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
根据以上1~11阶的随机一致性指标来选择对应的RI的值.结合前表得出的判断矩阵数值选择3阶、6阶和4阶数据.
检验通常采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进行,其检验用以下公式:
其中,CI代表一致性指标,n代表矩阵判断阶数,λmax代表矩阵的最大特征值,RI代表自由度指标.当CR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CR越小,判断矩阵越有效,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应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中元素的取值[3].
算出各层最大特征值.
最大特征值λB=3.038511,
最大特征值λc1=6.010435,
最大特征值λc2=3.003695,
最大特征值λc3=4.043493511.
即准则层最大特征值为3.038511;教学效果、教学态度、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目标、路线设计、教师评价的最大特征值是6.010435;天气因素、场地因素、器材因素的最大特征值是3.003695;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耐力水平的最大特征值是4.043493511.
表8 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一致性检验结果
W代表权重,由表8可知,准则层权重为B1>B3>B2,即权重按照大小顺序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环境,说明在准则层,要绝对重视教师因素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和职业特征,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教师能力和素养[4].指标层面上,权重较大的是场地因素、耐力水平和器材因素,说明在这一层面以上三项指标占有重要作用.首先,要重视学校层面的场地因素,定向运动课没有足够大的场地,开展效果肯定不好.其次,学生的耐力水平决定着完成教师规定任务的效果,学生的耐力水平主要由先天的自身素质和后天锻炼决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此外,要严抓器材质量关,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器材一定要配备齐全,定期更换损耗性器材,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器材设计好每堂课,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从表8中还发现,教学效果、教师评价及学习态度权重偏低;说明在此层面,教学效果等因素不重要.
准则层CR为0.033199<0.1,指标中教师因素、教学环境、学生因素的CR均<0.1,即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在组合权重的计算中,多采用乘积法来获取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乘积法计算是将低层次评价指标在中层次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中层次评价指标在高层次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和高层次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进行乘积计算,以求得低层次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与准则层的权重求积获得组合权重.
表9 指标层组合权重
由表9可知,指标层的组合权重,路线设计>教学目标>耐力水平>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态度>场地因素>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师评价>器材因素>学习态度>天气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包括3个准则层,即教师因素、教学环境和学生因素;13个指标层,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目标、路线设计、教师评价、天气因素、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耐力水平.
(2)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教师因素(0.636985725)、学生因素(0.258284892)、教学环境(0.104729382),教师因素能更好地评价休闲体育教学质量;定向运动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层的权重排序为:场地因素(0.580907)、耐力水平(0.522245)、器材因素(0.309762)、路线设计(0.25342)、教学目标(0.244014)、教师专业水平(0.209362)、学习能力(0.199832)、学习方法(0.199832)、教学态度(0.153629)、天气因素(0.109331)、学习态度(0.078091)、教学效果(0.069787)、教师评价(0.069787).
(3)指标层的组合权重,路线设计>教学目标>耐力水平>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态度>场地因素>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师评价>器材因素>学习态度>天气因素.
由此可知,指标层的组合权重排列顺序代表着定向运动教学质量重要程度,在教学中要参照以上顺序,做到有的放矢,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生课堂.
根据以上结论,为提高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定向运动教学质量应该紧扣3个准则层和13个指标层,找准其影响因素,理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侧重点地加强和提高相关指标.
(2)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及职业特征,应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素养[5].要严格实施课程教学、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总结提高[6].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示范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学环境也要得到保证.
(3)定向运动课路线设计要充分适合现有场地和器材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内容的趣味性,达到锻炼目的,同时注重课堂练习的安全性;教学目标层次要清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不同,主要工作要具有可行性,充分与教材紧密结合;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要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引入新式方法;重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耐力水平,路线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水平,在进行考核时要公平公正地客观打分,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