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策略

2019-06-19 11:07孙青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体验核心素养

孙青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多的被教师使用,但目前体验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情境脱离学生实际,不恰当的创设情境以及缺乏感悟的体验,造成学生体验时出现“无情无意”冷漠的观看教师个人体验。然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必须让学生进行指向教育价值的体验,传递核心素养的践行,通过自主判断、自主选择,主动、经常去“做”,在真实情境中培养正确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体验;教育价值;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082-01

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那么,体验式教学就不能缺少“真实”,缺少“个性化”,既然体验式教学已经得到认可,指向教育价值的教育就不能不跟着一起行动。那么如何才能使得“被动”的体验变为“真实、个性化”的体验呢。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入手。

一、体验中彰显人文性

这是感受阶段。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这种直观感受必须来源于生活,且是学生的

生活。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中就包含着人文性这一特点。关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既是人文性这一课程性质的体现,也是新课程的基础。所以在上课前,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实际情况。

如在上《人生当自强》时,展示的自强代言人都是霍金、司马迁等中外古今的名人。结合展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本学校本班级大家都知道的自强之星,他们哪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是熟悉的,大家都开始关注身边自强的人,既感受到自强的重要作用,本身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树立一个学习榜样。

二、体验中提高理解力

这是感知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只是有一点印象。根据感受的直观体验,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提炼出新的认知,构建新的理解。精制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向他人解释资料。而学习金字塔理论也同样认为学会了教会别人,能记住90%的内容。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学习体验,通过组内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如在上《走向自立人生》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美味,帶到学校共同品尝;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自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回报父母的一种方式。也了解到自立不是别的,就在生活中点滴小事中。正是真实、个性化的体验,换回的是本课知识层面以外的理解。这既是本节课意外的收获,更是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所在。用朱小曼的话说,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三、体验中提高认同度

这是感想阶段。体验是从直观开始,从物境开始的,此时要把学生引入到情境、心境、意境。在体验中要想学生认同教育价值,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突显思品课的人文性。在此,小组合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选择具有思维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如可通过情感落差、道德两难等方式进行,这是优化体验教学,提高认同的重要环节之一。让学生原有的模糊情感和意识在这里进行交流和检验,进而促进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的认同度。

如在上《遭遇险情有对策》这课时,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逃生演习和同学们的反应,提出“当时学生是什么表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表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由发挥。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探讨中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下有意识无意识的得到一些暗示,在内心当中埋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启迪了人生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所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在于体验式教学以亲切感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体验核心素养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