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开展的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为例,阐述学校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思路,即:以鲜明的文化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构建物质文化系统,让校园环境成为隐性课程;构建学校文化的活动载体——行为文化系统;构建学校文化的保障机制——制度文化系统。
【关键词】学校文化 雷锋精神 文化理念 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081-03
选准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对于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高品质的学校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一种历史传承和积淀,通常是历届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师生成长规律,通过精心挖掘办学渊源、积极弘扬地域文化、努力开发校园文化遗存等渠道,找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目标,然后,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淀而成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的精髓,是学校教育形象的内核,决定着学校教育品质的优劣。一旦形成高品质的学校文化,不但会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发展,还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力。
从呈现形式上看,学校文化可分为显性形态和隐性规则。校园建筑设计、景观、绿化、制度、课程、活动等属于学校文化的显性形态。而隐性规则包括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等。这两者相互交织,作用鲜明地体现在师生群体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上,其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即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一些研究者把学校文化划分为文化理念系统、物质文化系统、行为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四大部分,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学校文化分类方式。從内在的逻辑关系来看,精神理念构成学校文化的内核,它统领着学校文化的各个层面,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物质层面作为学校文化的外壳,充当着文化的物质表达者或载体,它是特定文化观念外化的形式和文化偏好选择的结果,折射着特定的文化取向;制度与行为层面则作为中间环节,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尺度,行为是在制度范围内的自由充分发挥与责任担当,体现了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必然是显性形态与隐性规则相得益彰,理念系统、物质系统、行为系统、制度系统四大组成部分圆融自洽、互相增益的。笔者结合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以下简称四十二中)开展的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的具体实践与设想,从四个系统的建设来阐述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以鲜明的文化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统领着学校的制度、物质和行为系统。它是全校师生长期共同学习生活所逐渐形成的趋向一致的共同心理需求、愿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其中,价值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观、质量观和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学校的文化理念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愿景、学校价值观(办学理念)、学校作风和标语口号等。
四十二中用雷锋精神来引领学校文化建设,这是该校贯彻“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新时期教育方针的个性选择,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它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的校本性,也是形成特色文化的精髓。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这一精神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一直是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一种精神文化。雷锋身上所具有的崇高品质,如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远大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与人为善,热爱学习、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成为四十二中挖掘和发展特色文化的渊源。
通过对雷锋精神要素构成的解析,四十二中构建了“爱、合、精、诚、行”五字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
“爱”,由雷锋精神中的“忠于党,忠于人民”衍生出对全体师生的训勉:“爱国、爱校、爱家人;爱生、爱教、爱教育;爱师、爱同学、爱班级。”最后浓缩为学校的校训——“忠于祖国,不辱使命”。“忠于祖国”是每一位公民的思想道德的立足点,是中华民族最具认同感的珍贵品质;“不辱使命”强调了个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合”,将雷锋精神中的“乐于奉献、与人为善”引申为学校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准则,即“合校、合群、合学、合作、合享”。
“精”,由雷锋精神中的“螺丝钉精神”分别引申为“为人师表、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教风和“勤学好研、惜时奋进、开拓进取”的学风。
“诚”,将雷锋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申为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诚以待人、诚心教学、诚信友爱。
“行”,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等一系列事迹表明,雷锋觉悟高,行动力强。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是雷锋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主要途径。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素养,必须让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让知识在实践中“生长”,让心智与行为由主动变成自觉,才能称之为素养。四十二中从“行”字文化理念衍生出一个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四十二中的校本课程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模式,实行“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学生选修课和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各类实践活动等形式呈现。
二、构建物质文化系统,让校园环境成为隐性课程
物质文化系统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反映着学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文化理念,是通俗意义上的显性文化。它主要包含学校的视觉、听觉识别系统设计和校园环境设计。物质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关注师生的需求、服务于师生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方面存在着共性和个性,而后者正是体现一所学校文化特色之所在,也是学校文化的显性特征。
学校视觉、听觉识别系统以视觉、听觉信号为媒介,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特质、教育内容、学校规范等抽象概念,经由系统、统一的识别设计,转化成公众容易识别、理解的视觉、听觉信号,来表达学校教育主张和学校形象。作为学校文化的“脸面”,它是学校文化体系中最形象、直观的表达学校文化特征的一个系统,感染力强,传播面广。视觉、听觉识别系统一般包含校标、校旗、校歌、校树、校花、标志性建筑等学校标志。如:四十二中的校标、校旗均围绕学校的核心理念进行设计和构图,视觉形象鲜明,深受师生喜爱;选用红、绿、蓝三色为学校的标准色并广泛使用到学校的环境、办公设备和服饰系统中,“红”源于校训“忠于祖国”,“绿”源于学校荣誉“广西森林校园”,“蓝”源于师生精神面貌和无限憧憬;以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为学校的校歌,勉励师生讲团结、懂团结、善团结,结出凝聚力,结出学校发展力;以“坚毅端直、挺秀伟岸、馨香四溢、向上奋进”的桉树为校树,校园内鸡灵岭上高大的桉树一直是学校的标杆。
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在贯彻学校文化理念整体性、一致性的基础上直观展现学校形象和办学风采的系统表达,它对内可熏陶性情、凝聚人心,对外可彰显文化特色,直接体现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育人理念。四十二中校门处的雷锋雕像,以“钉子精神”命名的读书大厅,以“我身边的雷锋”命名的师生优秀事迹宣传栏,以雷锋格言命名的班级等,均成为凸显学校文化特色的标志。各楼层主题文化建设主要选用雷锋格言警句,并将这些警句分成“学习”“励志”“好人”等主题。如此种种充分利用环境空间作为学校文化内涵表象的做法,育人氛围浓郁,让校园环境成为一种隐性课程,达到浸润师生心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构建学校文化的活动载体——行为文化系统
学校行为文化系统是学校精神、教育理念、办学战略的活动载体,主要由师生的行为表现、教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一般划分为课程文化、管理文化、师生活动文化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均包含行为方式、行为规范、行为内容和行为主客体的关系四个维度。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文化体系。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必修课。地方课程是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乡土特色。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四十二中在必修课程教学中,坚持以“螺丝钉”精神为引领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及以合作为核心的“合作驱动”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教学的第一层次:以班级为对象,各学科教师与班主任进行合群、合作、合育的教育活动。第二层次:以学生为对象,同学科的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合作命题、合作研课(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活动。四十二中的“合作课堂”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分为“三板块十步骤”。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这三个板块中,课前预习由“自主预习、学伴互助、组内研讨”三个步骤构成,课堂学习由“学生展示、相互提疑、师生解疑、深入设疑”四个步骤构成,课后复习由“练习设疑、教师反馈、纠正巩固”三个步骤构成。“合作课堂”的“三板块十步骤”充分体现了师生合作、合学、合享的理念,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四十二中围绕着“践行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这一目标设计开发了四大类十几门校本选修活动课。如,艺术类的有民族和红色经典音乐欣賞、器乐演奏、民族舞等选修课;健体类的有足球、体操、羽毛球等选修课;技术类的有3D打印、纸牌建筑、水火箭、动漫制作等选修课;生活类的有烹饪、插花、茶艺等选修课。学校还组建了合唱团、文学社、动漫社、街舞社、摄影组等各类学生社团。这些学生组织按照“积极作为,自主管理”的原则定期开展各类社团活动,“雷锋号”志愿者联盟在雷锋雕像下进行的宣誓仪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学校开展各类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增进团队、班级和学校的凝聚力。
四十二中以“大爱无私”的雷锋精神为精神引领,时刻关注困难师生群体,经常组织各类爱心捐赠和帮扶活动,此外,与周边社区、街道办一起定期开展各种“能帮就帮”志愿者服务活动,将学校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到周边地区,促进邕宁区乃至南宁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构建学校文化的保障机制——制度文化系统
制度文化系统是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基础,以学校文化理念系统为指导,在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和道德要求等,它是行为文化系统的约束和外在固化形式,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它以外在、显性的形态存在,对学校的方方面面和师生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的影响。
学校制度文化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的传统、仪式和一般的规章制度,这类基础性、公共性的事务,操作规范,如升旗制度、会议制度、请假制度等,在同类学校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大同小异。
二是学校的德育活动制度,即通俗意义上的行为规范、道德要求等。这部分制度往往是彰显学校在学生教育方面独具特色的部分。它是学校文化在价值取向、育人目标、育人方法、育人内容等教育理念的外显表达。如四十二中每个学期都举办“我们身边的雷锋”评选与表彰,每年都举行一次“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捐资助学仪式,每名学生每个学期都参加一次以上社会公益志愿者活动,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体育科技艺术节和“红歌”大赛,号召广大师生向善向上,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捐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对寄宿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以军容军纪要求学生,培养坚强意志和优良作风,等等。学校将育人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德育活动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人文素养。
三是将办学战略、发展愿景、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形成管理规范和管理方法的集合。如,四十二中结合“雷锋精神”而进行的教学、科研等活动,均有其特色鲜明的、系统的操作性流程和规范。
制度文化系统是学校组织运作和管理的支撑,它不单纯是字面上的约束和规范。制度文化系统的建设用文化的力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原本生硬的规章制度“软化”以至“内化”为师生的内隐规则和行为理念。因此,制度文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进行弹性管理。
学校文化是一种校园生活样态,是学校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学校的灵魂。千秋功业,文化造就。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来建设高品质的学校文化,从而凸显办学特色,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教学水平,始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以雷锋精神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周忠迪(1972—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2015-2017年为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书记,现为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