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中学生数学的关键时期,而又由于数学有很强的实践性,故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之上要适当的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这门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最终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161-01
数学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逐渐学会加以应用,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数学思想水平。
1.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的形式来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生活案例视频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借助书本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在之后的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加大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只是单项的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素材引入数学课堂,以这种新奇的方式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利用现阶段学生对任何事物都会感到新鲜和好奇这一点,创建与数学息息相关的生活化课堂,进而,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欲和兴趣。
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节课的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也为了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借助生活素材进行课堂导入。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够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吗?知道我们一节课钟表上的分针转多少吗”并让学生认真观察钟表,在这个时机基础之上,再进行之后的授课环节,将事半功倍,还能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意识,最终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2.捕捉生活现象 深化知识理解
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引入教学课堂,进一步加大“生活化”与数学教学的联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关注周边发生的生活事例来开展课堂讨论,进而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激发学生的學习动机,也激发学生的对课程学习的强烈欲望。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深入到相关知识的讨论之中,这时,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教师仅是依靠教材进行授课,这种略带枯燥、死板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所以,教师可以采取结合生活案例的方式进行授课,发掘学生的潜在思维,最终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具体而言,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借助生活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讲述了一个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月饼。这时,学生开始积极的讨论,不断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概念加深理解。可见,在课堂上引入生活案例进行授课,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益。
3.结合课外活动 加强应用意识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之外,教师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就是说,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组织一些“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使他们经历这些数学生活,进一步提升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适宜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参与中受到教育,逐步获得生活经验,最终,加强学生数学课程的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应当意识到,仅靠课上有限的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因而,教师也应当开展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加强生活化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如在讲授完《扇形统计图》这一节课时,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开展相应主题的实践调查,让学生依据调查结果绘制扇形统计图。借助具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体会到数学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是一种对学生十分有利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积极将此方法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而让学生找到生活与数学的最佳结合点,更好地认知数学、运用数学,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之上,将知识学活、学通,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4):144-145.
[2] 张小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