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康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上,旅游开发作为一种新手段和推动力,如果运用得当,一定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硗碛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嘉绒藏族乡,同时也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少数民族乡,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硗碛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藏、羌、汉文明不断交汇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同时积淀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资源。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希望为硗碛旅游开发贡献绵薄之力。
非物質文化遗产是旅游开发的核心竞争力。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旅游资源。最为常用的一种旅游资源分类方式最早由M.彼得斯提出,根据旅游资源自身属性,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而人文旅游资源中,又存在“非遗”这一独特资源。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进行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在提倡文化旅游大背景下,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旅游产业核心资源,一次完整的旅游体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核。旅游目的多在于休闲娱乐,当下人们休闲娱乐又主要以追求全新文化体验为目的。同时,在不同地域内,区域特色越明显,游客惯常环境与旅游访问地文化越存在较大差异,旅游者追新求异的好奇心就越旺盛,从而激发旅游者旅游兴趣和动机,并给其带来较好的旅游体验。硗碛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嘉绒藏族乡,同时也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少数民族乡,在文化差异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多声部民歌和传统节日上九节,更是堪称只此一家。在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的今天,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合理旅游开发,必将在旅游业中彰显自身独特价值,为当地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硗碛藏族乡来说,能否成功将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将直接决定旅游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小。根据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在所有旅游产品中,人流量最大、效益最明显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主要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和开发出来的。如夹金山藏族传统节日——上九节,现已发展为民族文化品牌,在2010年,上九节活动便吸引了超过2.7万名游客,创造旅游收入高达1 350余万元。另外,硗碛地区非遗内容丰富,包括技艺、习俗等多个方面,为多元化开发旅游产品提供了一定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率低
硗碛地区本身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硗碛乡多声部民歌;2009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硗碛锅庄舞和被列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硗碛上九节。但根据笔者所在团队的调研结果,当地居民对非遗开发满意度普遍较低,较多居民认为现阶段开发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对当地政府、非遗传承人等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后,笔者发现硗碛由于缺乏具备专业素质或相关经验的非遗旅游开发团队及政策不能连贯执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仅仅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展示、展出阶段,没能形成完整产业链,未能将非遗元素内化在旅游产品各个环节中,因此,旅游产品主要停留在农副产品或原料层面,产品附加值非常少,无法带来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
此外,除上九节旅游开发情况较好外,多声部民歌和锅庄舞由于体裁限制,尚未找到较好的开发平台,所以开发模式单一,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未能得到深入有效开发。
(二)非遗开发庸俗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不断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自身演化规律。但是,一些人为发展旅游业追求经济效益,强行对传统文化改编、曲解、滥用,甚至利用非遗之名,唯利是图,破坏非遗传承客观规律,且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计后果地改变非遗原始形态,营造“伪民俗”,使非遗失去原有的本质特征。
笔者在硗碛地区调研时了解到,现在为游客表演的锅庄舞已经不是原来的锅庄舞。此外,原本多声部民歌只在上九节、菩萨节等重要节日才会在特定场合表演,但现在只要是游客数量较多的节假日都会表演。这种行为服务于旅游开发,将原生态歌舞加以改造,一味迎合游客需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致力于保护非遗,而实际上却是对非遗资源的一种不可逆也是根本性伤害。
(三)非遗开发缺乏资源整合
当下,许多地方在开发非遗资源时,存在整体意识,且出现各搞各的、不相往来的情况,这会造成大量优质资源被闲置或浪费。此外,一些地方对非遗资源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深入,常常停留在单个产品和服务项目阶段,没有很好地利用旅游产业这一途径,形成优秀的整体旅游产品,较好地整合、系统地推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例如,四川地区虽然有红叶旅游节整体项目,但没有各个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图,也没有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歌进行介绍。而硗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宣传主要依靠地方,宣传效果有限,没有搭上四川省红叶生态旅游节便车。
(一)文化旅游景区模式
文化旅游景区是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开展旅游活动的景区,是比较受欢迎的景区类型之一。硗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主要通过非遗项目入驻文化旅游景区的方式,依托景区对非遗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典型代表为硗碛乡新场镇上九节民俗表演。此外,硗碛乡位于宝兴县,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和夹金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2006年7月12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非常适合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开发非遗旅游产品。
但从硗碛地区实际考察结果来看,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开发深度不够等,非遗项目以展示性开发为主,游客缺少参与,且多半是参观拍照,没能深入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因而游客在景区内逗留时间短,导致景区内其他相关旅游产品如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遭到不同程度的冷落。
(二)民俗村模式
硗碛乡由于水库修建,原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基本被移除,现在人们多居住在统一修建的民房中。村落建筑设计带有嘉绒藏族风情,本身就是民俗的展示。
但是,硗碛地区民居由于统一修建,刻意保持了外形上的民族特色,但放弃了原本极具特色的干栏式结构,内部仍然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家居结构,和游客惯常环境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只能达到吸引游客眼球的效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使游客失望或是感到被欺骗。
(三)节事旅游模式
节事旅游模式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往往是旅游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元素,且越是与游客惯常环境相异、传承已久的文化,越能引起游客兴致。
例如,硗碛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嘉绒藏族乡,当地居民有着独一无二的夹金山藏族传统节日——上九节,并已得到开发。每年上九节总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为锅庄舞和多声部民歌提供展示平台,这作为非遗旅游开发项目,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一)人才开发路径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保护与开发并举”。传承后继无人已经成为限制目前硗碛非遗旅游开发的关键要素,虽然硗碛地方政府已经在当地中小学推广锅庄舞和多声部民歌课程,但亟需建设性的人才开发策略。笔者参考文献,认为可联合地方政府、旅游产品提供商和邻近高校,构建保护开发非遗团队,地方政府可鼓励邻近的四川农业大学相关专业(如旅游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组建团队,组织课题进行调研、学习。积极利用专业知识提供理论指导,运用专业技能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并积极探索“非遗+旅游”创新路径。
(二)市场开发路径
要想开发一项产品,必须先对市场进行分析,只有在精准定位后才能开始研发或销售,以满足市场需求。硗碛在定位其旅游目标市场时,可主要定位在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团和中小学研学团。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团基于硗碛乡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少数民族乡,与成都居民惯常环境有巨大文化差异,居民对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体验有较大需求。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规定研学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旅游活动。硗碛邻近四川省最繁华的城市——成都,而成都又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学校,市场潜力大。
(三)项目开发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创新必须尊重非遗本身,尤其应注意保护非遗本身所在的文化环境和语境。例如,原本主要用于节事活动表演的多声部民歌,要避免过度开发,即目前天天上演的情况。这种开发形式只是纯粹的表演,失去了多声部民歌本身“娱乐”或“娱神”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非遗的性质和风味,降低了旅游产品质量,同时也破坏了上九节的神圣感。
(四)产品开发路径
要用创意不断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发展,在特色旅游产品细节上多下功夫,做出精致感。比如,结合当地非遗文化特色和旅游商品设计理论,让特色旅游产品尺寸缩小一点(硗碛特色牦牛肉干往往是非常大一块)、包装精致一点(硗碛当地产品包装设计普遍较为简陋),让游客“有得带,值得带,带得走”。只有把传统文化与流行审美意识形态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商品,并被大众喜爱和接受,这样非遗传承才有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始终是一个必须解決好的重大课题,而旅游开发又是一柄双刃剑,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保护与开发并举,活用旅游开发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搞活,更要搞火。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