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嘉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职业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全面发展视角挖掘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有助于充分创新学生社团文化形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更有助于优化完善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策略。
关键词:全面发展;职业学校;社团文化;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C-0014-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层出不穷,如今已发展成为各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理念,培育学生社团文化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新时代各个学科专业领域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职业学校培育学生社团文化满足了新时代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也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新方向。
一、 分析全面发展与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
职业学校是指“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为职业学校学生,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学生群体获得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
(一) 全面发展的概念界定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就非常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很早就产生了对完美、和谐、自然的追求,直到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在总结前人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尝试阐释全面发展的概念,认为全面发展本质上就是要求保障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同时指出,实现全面发展需要构建比较合理的社会制度,也唯有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融合,才能真正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人要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不仅仅是生物人的成人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人的成人的问题。[1]截至目前,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理论中并没有针对全面发展定义的统一界定,本研究根据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观察和综合分析,认为职业学校全面发展是指“职业学校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实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职业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环境条件,也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 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分析
《辞海》认为,“学生社团是中国高等和中等学校的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合唱团、剧团、诗画社、棋艺社、摄影社、美工社、球队等,它区别于常规的学生会,更多依赖于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的支持与配合。[2]从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不难看出,新时代的学生社团主要是学生基于一定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建,并根据学校的规定或社团的章程要求,自主地开展团体活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社团文化则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社团载体,在校园空间范围内开展课外活动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通常区别于一般的文化形式,它通过社团的具体活动和成员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会对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等产生影响。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为社团成员的共同追求,体现为社团宗旨、社团发展理念、社团制度及社团行为。社团建设质量的好坏、社团成员是否团结、社团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都与是否具备较好的社团文化相关。因为有了社团文化的指引,才能更好地团结社团成员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规范社团成员的行为,才能最终帮助职业学校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总体来看,职业学校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不断丰富社团文化的内涵,创新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指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二、明确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具体特征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既有着社会主流文化的一般共性,同时也具备自身的个性。
(一)自主性与组织性
众所周知,社团主要是学生根据一定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建并参与的,并不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硬性规定,学生是否参加社团、参加何种社团都是非常自主的,并且学生参与和退出社团通常都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限制,更加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与此同时,学生社团也是一种自愿型的组织,需要学校共青团、学工部等的指导,社团成立是否合乎规范、社团是否具备存在的价值都会受到一定的标准考量,甚至有的时候社团会与一定的学科专业挂钩,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制度,如此才能有效开展社团活动。
(二)利他性与利自性
作为社团的主体,社团成员都会关注整个社团的活动组织情况、社团建设情况等,也会希望自己的一些行为表现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学生社团经常会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校园活动来扩大社团影响,来引导更多人参与社团活动,并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对师生开展小型家电维修,对孤寡老人开展关怀行动。学生社团成员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品质。服务他人、完善自我表现了社团文化的双向价值特征。
(三)知识性与实践性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是在各种形式的社会主流文化、校園文化中实践选择出来的,来源于课堂教学和社会思考,社团文化的知识性并非常规的专业教学,而是表现为特殊的结构形式,比如社团活动的内容有时可能是宣传展出一些科学知识,有时可能是征文演讲比赛,有时则可能是创新创业案例等。当然,由于学生社团文化大多是通过比较具体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自然也就具备了实践性的特征。
(四)多元性与一致性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形式多种多样,社团文化非常多元,有的是为了培养轮滑、篮球等兴趣爱好,有的是为了锻炼意志品质,有的是为了应用专业知识,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表现为不同的文化追求,社团成员表达思想观点可以没有局限,但最终都统一于社团的整体目标,比如每个社团通过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最终都会发挥出教育价值。
誠然,职业学校学生社团除了具备以上主要个性特征外,还兼具一定的娱乐性、灵活性、创造性,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精神追求、行为表现,也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促进全面发展与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融合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特征比较丰富,将全面发展与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关联起来,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必然会为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应用全面发展理念指导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实践
1.在职业学校积极宣传全面发展理念,增强全体教师和学生对全面发展理念的认识,为建设学生社团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全面发展理念在学生社团文化培育中的渗透,提升学生对全面发展理念的认识,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方面,贯彻落实全面发展思想,指导学生社团创新社团文化,塑造积极、阳光、正面的社团形象,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团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3.结合各个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科学系统地创建学生社团文化,保障社团文化的全面性、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社团文化的内容,丰富社团文化的内涵。
(二)培育社团文化促进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基于对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确认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核心宗旨,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多方收集有关社团文化培育的资料文献,总结国内外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设计学生社团文化评价标准,指导建设学生社团文化。
2.基于对学生个性成长、精神需要、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思维锻炼等方面的考虑,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文化,指导学生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多方开展社团合作互动,增加学生对各种形式社团活动的了解,强化各种形式社团文化的交叉渗透,更新学生社团文化的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思路。
4.职业学校积极为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提供软硬件支持,尤其注重对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引,保障社团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全面性,促进学生社团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长林.人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
[2]覃海云,黄兴华,岑钊.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色的社团文化建设及管理制度[J].教育观察,2017(1).
[3]梅紫熊.结合专业特色的中职学校社团文化建设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
[4]燕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中职校园社团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
责任编辑:许洁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in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 associations play a key ro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 association culture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ill help to make innovations in the forms of the student association culture,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quality, and optimize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Key words: all-roun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school; association culture; connotative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