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涵化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提出教师应“凌驾”课文,引领学生带着独特的生活体验走进课本,再带着课堂学习获得的方法和策略走出课堂,走进课外阅读,从而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
【关键词】涵化教育 理念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衔接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29-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4-5倍时,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可以说,学好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在课外。
涵化教育是以“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为核心育人理念的一种校本探索,它以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自主发展需要为特征,通过主体的合理交往对话,引导儿童自主体验、主动构建,实现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涵化教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提倡“在为孩子打开课内阅读之窗的同时,为他们推开课外阅读的宽广之门”。课文只是学习的一个载体,教师应“凌驾”课文,引领学生带着独特的生活体验走进课本,再带着课堂学习获得的方法和策略走出课堂,走进课外阅读,从而实现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构建“大阅读”教学体系。
一、课前导引,智慧铺垫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抓住预习环节,依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一些与教材文本有关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等课外材料。这种“阅读式预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课内的精彩生成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七册《虎门销烟》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收集虎门销烟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文中主人公林则徐的相关资料。通过资料收集,学生初步了解了林则徐的崇高形象和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现行的教材基本是主题单元式编排体系,这为布置学生“阅读式预习”提供了便利。如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沙漠中的绿洲》写了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云雀的心愿》以童话的形式,告诉人们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带来的危害。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是对植树造林的作用,对树木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密切关系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布置预习时,笔者围绕“树木与环境”展开,先结合视频让学生了解人类乱砍滥伐造成的自然灾难,再推荐学生收集有关植树造林、树木与人类密切关联等方面的资料,利用晨会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并畅谈体会,促进学生了解树木的作用,增强其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品读就会更加投入,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刻。
二、课内拓展,有机补充
(一)迁移原著名篇
入选教材的课文,有的经过编者的改编或删减,变得短小、单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不再像原著中那么丰满。此时,教者可以通过补充原著中的章节,使单一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在《水浒传》原著中,林冲上梁山前后的性格变化是很大的。苏教版语文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展示的只是林冲忍让谦和、武艺高强的性格特征,并不像原著中的人物形象那么饱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话说林冲”的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将课文和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先后出示“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寨大并火”等反映林冲上梁山前与上梁山后性格变化的章节,根据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表现,探究其性格的多面性,领悟林冲性格的巨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认识到林冲是一位勇敢刚正却又懦弱的英雄!这样一来,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变得丰满起来,同时学生还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激发了主动阅读《水浒传》原著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只看到那片树叶,却不追问树叶是长在哪棵树上的,也不管这棵树来自于哪片树林。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学习,孩子们读到的仅仅是这个园子带来的自由、快乐,就不会理解这个园子为什么是自由的。在充分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不妨进行拓展延伸:课文中的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无限美丽、自由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园子,可是在“作家卡片”中,茅盾先生为什么说《呼兰河传》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呢?从教师补充的《呼兰河传》相关情节中,学生明白了:在这个园子以外,作者萧红的生活是孤独、苦闷的,祖母不喜欢她,继母不喜欢她,爸爸也不喜欢她。只有一个人给了她爱,那就是她敬爱的祖父;只有一个地方给她带来欢乐,那就是祖父的园子。
实践证明,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入课外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丰富内涵,使学习更有深度。
(二)拓展歷史背景
在教学古诗词和一些创作年代久远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收集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时代背景,课堂上交流分享,或者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相机补充,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
例如,教学《江雪》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到作者的那份“万千孤独”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柳宗元真的是在钓鱼吗?”从而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并归纳:柳宗元年轻有为,21岁时中进士。他目睹国家政治的腐败,立志革除社会弊端,为民办实事和好事,但遭到了权臣们的反对与迫害,被贬永州,沦为“苦囚”。他想到自己报国之志无法实现,还遭受迫害,心中无比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写成的。了解了历史背景,学生茅塞顿开:柳宗元并不是真的在钓鱼,而是通过描绘的渔翁独钓寒江图,抒发自己革新不能如愿,虽处境孤寂,但仍然刚正不屈的品质。
(三)补充人物资料
教材中写人的文章占了比较多的份量,可大部分人物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如果仅仅依靠课文的叙述,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人物形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适时补充一些课外资料。
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用了较多的文字介绍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但为民造福而不顾生命危险的崇高品质不是十分突出。于是,笔者补充李时珍不顾危险观察蕲蛇和冒死亲自品尝曼陀罗的故事。学生读后对李时珍不怕牺牲、为民造福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课外推荐,有效延伸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但不是终点,它只是学生进行阅读一个火種,要借这个火种点燃阅读的激情,形成燎原之势,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课内教学内容,用好语文教材这把“钥匙”,使学生触类旁通,读通、读懂与课文相近、相类、相关的一大批文章;通过教材这个点辐射开去,借助课外阅读延伸到线、面和整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1+1”型阅读推荐
顾名思义,“1+1”就是学习一篇课文拓展链接一篇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之后,教师适时推荐清朝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并出示学习提示:同样是江上垂钓,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要求学生运用《江雪》中学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二)“1+X”型阅读推荐
这种阅读形式就是阅读一篇课文链接多篇课外阅读。推荐的文章可以是同一题材、同一作者、同一主题、同一种写作方法、同一种语言风格等。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一课时,通过学习生动感人的内容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学生对盘古的英雄行为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感受到了神话的神奇。学完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再如,学习《月光启蒙》一课后,提炼出“母爱”这一主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孙友田“母爱三部曲”的另两篇文章——《迎接母爱》《母爱似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走进文本,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感悟母爱。接着,让学生走出文本,通过感情朗读、畅谈体会等方式表达对母爱的看法,并探究这三篇文章中“母爱”的异同。最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母爱”。这样,从一篇课文到主题相同的一组文章,将课内外阅读融合得浑然一体,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同时对作家孙友田的生活背景、写作风格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懂得感恩母亲,达到了言意兼得、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1+一本书”型阅读推荐
教材中的大多文章都是节选自古今中外的名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追本溯源,阅读整本名著。如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推荐阅读《水浒传》,学习了《三打白骨精》之后推荐阅读《西游记》,学习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之后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当然,推荐阅读之后,开展阅读交流尤为重要。如学习了《三打白骨精》,以及推荐阅读《西游记》之后,教师应该适时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聊书”,组织学生开展“人物形象分析交流”或“读后感交流”等活动,运用整合、比较、筛选、判断、评价等方法让学生产生观点交锋,智慧碰撞,实现集体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爱上阅读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大阅读时代”下,语文教师应该课内深耕、课外细作,使语文教材与丰富的课外文本资源互通声息,互相呼应,把语文阅读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文字世界里流连徜徉,生命与精神因此丰满而充盈。
作者简介:荀以勇(1977— ),男,江苏建湖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曾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系江苏省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