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结合经筋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06-14 02:1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痉挛性经筋肌张力

中风病又称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病病残率高、复发率高,同时具有高死亡率等特点,而且在我国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及社会发展。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0%~90%中风病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是中风病常见后遗症,其异常增高严重影响病人肢体运动,独立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1]。目前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显示出独特优势,本研究观察巨刺结合经筋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及针灸门诊就诊病人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1.2 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2],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偏瘫、筋急且有拘挛者,伴有或不伴有言语吞咽困难、口舌歪斜、肢体麻木。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公布的“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要点”[3],经头颅CT/MRI诊断明确,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年龄30~80岁;治疗前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病人肢体肌张力>0级;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障碍;病人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认知、运动功能障碍病史;精神障碍疾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不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脑卒中基础药物治疗,现代康复及传统康复治疗。

1.5.1 治疗组 采用巨刺结合经筋刺法治疗。根据病人情况健侧取穴:上肢取手阳明大肠经曲池、手三里、合谷穴,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下肢取足太阴脾经血海,足少阳胆经阳陵泉、悬钟,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作为基础穴位进行针刺,快速进针后行提插捻转补法,待针下有得气感后留针30 min,并寻按患侧上肢及下肢肘膝关节肌腱附近的阳性压痛点,迅速进针后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刺激强度以病人可忍受、上下肢肌肉无痉挛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周。

1.5.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根据病人情况患侧取穴:选取上肢内侧曲肌的曲池、手三里、内关,下肢取承山、承筋、委中、血海、伏兔、太溪等进行针刺,常规迅速进针后施以提插捻转补法,待针下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周。

1.6 观察指标 采用Fugel-Meyer运动评分法(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和MBI评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导致脊髓水平的中枢反射从抑制状态解放,引起肌张力亢进,同时不能进行一系列肢体运动功能。中风后机体功能障碍肢体痉挛不仅造成运动功能缺失,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痉挛引起的疼痛影响病人睡眠、精神心理状态和情绪。因此,如何及时有效控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4-5]。

中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已久,而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巨刺针法即属《灵枢》九刺之一,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针刺方法。根据人体左右两侧经络相互连接融会贯通理论,巨刺法常被历代医家用于脑卒中治疗。因此,巨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通过补虚泻实,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祛邪同时扶正,从而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代研究表明:巨刺效应有存在的结构解剖基础,如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脊髓、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等,其产生效应是各级中枢神经系统交叉整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6]。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巨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效果[7-9]。

经筋之为病多表现为筋脉牵引、拘挛,认为痉挛部位主要在经筋,故偏瘫痉挛属于中医学“筋痹”范畴。《素问》:“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经筋刺法在《灵枢·官针》“恢刺”“关刺”有记载,主要在治疗筋痹基础上发展而来,验之临床,疗效甚佳,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拘挛作用。对于四肢疫挛,历代医家亦有描述,《针灸甲乙经》曰:“偏枯不仁,手瘪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铜人喻穴针灸图经》记载“极泉治四肢不收”。《针灸大成》曰:“少海主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灵道主时挛”。

本研究通过巨刺结合经筋刺法针刺健侧肢体穴位为基本穴位,选穴依据如下: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具有调节周身人体气血作用,合谷穴有熄风止痉挛功效。内关与合谷、太冲等穴合用,增强熄风止痉挛的效果。手三里主治手臂麻木不仁、拘挛不伸等,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各种症状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曲池治疗“偏风半身不遂”“肩臂疼痛痉挛”等症状。血海属于足太阴经,根据经筋循行部位,血海是位于膝关节经筋结点最近腧穴,对膝关节周围经筋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主润泽充养诸筋治疗痉挛,故选此穴。阳陵泉归属足少阳胆经合穴,八会穴之筋皆汇聚于此,主诸筋所生病。《针灸聚英》云其主治:“主膝伸不得屈……偏风半身不遂……足筋挛。”因此阳陵泉是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瘫痪的重要穴位。悬钟属足少阳胆经,《备急千金要方》记录悬钟穴治疗“筋骨挛痛”“筋缩”等病证。太冲归属足厥阴肝经,具有柔肝缓急止痉功效。选用上述穴位及关节附近压痛点或经筋结病灶点,均根据人体经筋循行“结聚”规律及临床多数经筋疾病均在肘膝关节临近肌肉和肌腱附着点出现病灶,故巨刺结合经筋刺法多在上述压痛点或经筋结病灶点处针刺。

现代医学认为,痉挛性偏瘫病人主要在脊髓前角细胞异常兴奋性增高,导致牵张反射亢进[10]。经筋刺法能充分抑制脊髓前角细胞兴奋性,有效调节病理性神性活动;经筋刺法刺激穴位多选在肌肉两端临近腱梭,刺激这些部位时,增强腱梭兴奋性,增加β纤维冲动发放,抑制中间神经元,减少前角α细胞的α纤维冲动,减弱牵张反射,肌张力降低后缓解病人痉挛状态[11]。目前采用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痉挛的临床报道[12-14]取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巨刺结合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可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痉挛性经筋肌张力
梁清华教授扩肛法治疗肛肠经筋病经验探析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颈项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筋辨证与推拿治疗探析
无药无创纯手法调整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