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婷婷,李凤英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619)
“茒”字,《汉语大字典》未收,《汉语大词典》注: 音yuán,义未详。在记录五台山的文献中有这个字的用例,《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扈从西巡日录》记载:
……又(苏轼)《次韵答天觉》诗“且要长松作土毛”注: 五台山有草药,名长松,亦名仙茒。
而据《山西通志》卷四十七记载:
长松草出五台,苏《诗》注:“五台山有草药,名长松,亦名仙茅。” 李时曰:“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荠苨,长五六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1]934
《山西通志》也引了苏《诗》注,但是把《扈从西巡日录》中的“仙茒”写作“仙茅”,同时还引用了李时珍的话,查考《本草纲目·草一》,在“长松”条下注:
长松,[释名]仙茆,[时珍曰]其叶如松,服之长年,功如松脂及仙茆,故有二名。
……
[时珍曰]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荠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2]374
《山西通志》所引用的显然是《本草纲目》中的这一句话,只是把《本草纲目》的“三五寸”误为“五六寸”而已。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纲目》于这一段的上文在注释“长松”时用的是“仙茆”。
苏轼诗《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其一: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清代王文诰作注:
《本草》: 长松产古松下,服之长年,功同松脂及仙茅。[3]1544-1545
王文诰转引了《本草纲目》的内容,原文的“仙茆”在引文中作“仙茅”。上面文献中出现的“仙茒” “仙茅” “仙茆”所指相同,都是“长松” 的又名,也就是说“茒” “茅” “茆”三个字记录的语言相同,那么,这三个字的关系如何呢?
文献中“茆”假借用作“茅”的用例如苏轼《皇叔皇兄追封制》“没享茆社,所以宠绥其子孙”[8]1066。“茅社”是古代分封时的一种仪式。天子分封诸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用白茅包了授予所封诸侯使其归国立社。这句的意思是: 凡是皇叔皇兄没有享受分封的,给他们的子孙同等的待遇以作为安抚,其中的“茆社”即“茅社”。
再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 ‘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霤者,延理斩其輈,戮其御。’……一曰,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 同一篇中,上文作“茅门”,下文作“茆门”。茅门即雉门,依照楚国的法律,群臣大夫或诸公子入朝,如果马蹄踩踏到屋檐下,要让法官把他的车辕斩断,并把他的御夫杀掉。“茆门”显然是假借作“茅门”的。[9]789-790
“茒”是“茆”的讹体字,文献中也可看到“茒”假借用作“茅”的。如《四库全书·宝庆四明志》卷十一:“大中十三年,日本国僧惠谔诣五台山,欲礼。至中台精舍,睹观音貌像端雅,喜生颜间,乃恳求愿迎归其国,寺众从之。谔即肩舁至此,以之登舟而像重不可举。率同行贾客尽力舁之,乃克胜。及过昌国之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谔夜梦一胡僧谓之曰: ‘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谔泣而告众以梦,咸惊异,相与诛茒缚室,敬置其像而去。因呼为不肯去观音。”
文中的日本僧人惠谔是为观音“缚室”而“诛茒”,可见此处的“茒”应指茅草的“茅”,假借用“茆”,又写成了“茆”的讹体“茒”字。
再如《四库全书·明史》卷二百八十三:“许孚远尝过张秋,造其庐,见茒屋数椽,书史狼籍其中。”此处的“茒屋”在中华书局1974年版《明史》中作“茆屋”[10]7290,《四库》中的“茒” 是《明史》中“茆”的讹写字形,由上下文中“庐” “屋” “椽”形成的语境判断,二者都是假借指“茅”的。
文献中只有“茆(茒)”假借作“茅”的用例,却未见“茅”假借作“茆”的,由此可见,“长松草”的又名作“仙茅”是用了它的本字,记作“仙茆”时,“茆”假借作“茅”。
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字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形声化、 简化等,对于这种变化,我们可以找到其变化的规律,因而古今字形联系脉络清晰,理解上不会有困难。但还有一些字形的变化只是由偶然因素所致的讹变,这些讹变的字形往往会因后代不再使用而变成死字,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考证阐明了“茒” “茆”与“茅”三者的关系,论证了“茒”的讹变过程。考证讹字的演变始末,对于正确理解它们所记录的文献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