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贵荣 吕欢
注意缺陷多动症是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注意缺陷多动症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①以涣散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②以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③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症。本文从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的角度分析,从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的原因及个案研究、矫正措施作一概述,以最大限度减轻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多动症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许多家长对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都束手无策,声称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有此症状的儿童特别需要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了解多动症儿童的攻击行为的原因后,才能进一步的采取相应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1.1 幼儿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由于儿童言语功能和思维等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而攻击性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的理论流派在给攻击性下定义上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分歧。从客观性角度分析侵犯性指身体上的攻击(打、踢、咬)、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学前儿童大部分攻击行为是针对自己的父母,同时,也把小伙伴和教师作为攻击对象。
1.2 模仿性攻击性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运用波波玩偶实验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他让被试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辱骂,一边拳打脚踢,然后给孩子玩这些玩偶。结果许多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班杜拉在对行为习得的叙述过程中提出了人类的观察模式,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重要地位,这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传”的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ADHD儿童并无攻击之意,也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他们只是从模仿中习得,如果没有得到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形成攻击性行为。
1.3 多动症儿童攻击性行为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
ctirity disorder,简称ADHD) ,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美国心理学会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作为判断某儿童是否具有注意缺陷多動症的标准。
以多动——冲动的注意缺陷多动症是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权利等,并引起他人痛苦或厌恶的行为。
以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常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出现暴力倾向,导致ADHD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呈现多样化,有病理性因素,家庭因素、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了ADHD儿童发生攻击性行为呈多元化。
2.1 病理性攻击行为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他们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也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并不知道不同环境中行为存在的差异。ADHD儿童很难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他们冲动,感情用事或反应过度的行为容易导致其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做到举止得体。因此,他们的行为经常受到压抑,歧视或同伴的排斥,就跟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
2.2 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特点的研究要强调其发展的情景性,并提出了生态理论观点。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不仅受到与其直接联系的环境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等等;国内外不少研究者从不同层面研究ADHD儿童认知功能,他们探讨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采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儿童的智商,对130名多动症儿童和130名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多动症组主要是父母学历低,教养不当,而正常组则较少。这就说明家庭环境,对ADHD儿童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若家长对于ADHD儿童问题处理不当,如家长不理解儿童,用打骂或侮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行为与情绪,导致多动的产生,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
有报告指出,单亲家庭,父母酗酒、行为不端或父母关系不好等家庭,ADHD儿童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这样的家庭很难给予儿童温暖与爱,温暖被剥夺的ADHD儿童容易缺乏安全感从而引起多动,在众多文献提出,缺乏安全感的ADHD儿童,常伴有咬指甲现象,因此,咬指甲是ADHD儿童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
3.1 案例陈述
小罗,患有多动症,男,5岁,目前就读于大班,小罗样貌端正,身高和体型与同龄儿童并无差异。
1)访谈调查发现,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低,有一个哥哥,哥哥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罗。小罗和哥哥都是由父母照看,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很少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很少给予幼儿想要的爱。家庭交往方式表现为不听话就打,在外面闯祸了也会打骂,他们认为打是最直接的方式,只有这样小罗才会听话,不去闯祸,不听话哥哥也会打你,导致小罗在家哥哥经常被打,父母却不加制止。
2)小罗的行为表现如下:
上课时注意维持时间短暂、注意稳定性有限,缺乏纪律意识,自控能力差。喜欢大声讲话,不喜欢静坐,喜欢在教室里乱走,对老师的话他从来都不听,观察记录发现,在严厉老师的面前他会听话,并且按照老师的指示做事,但是只能坚持3分钟左右。对于温柔的老师,他完全不理睬,若老师强行让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小罗会咬老师,掐老师。
冲动任性,攻击性行为强。在园一日活动中,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不顺其心意,小罗就会用暴力的行为去攻击同伴、老师,并伴随着大喊大叫。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没有办法让小罗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父母来接小罗回家时,小罗会乖乖的站在父母的旁边,表现的非常听话。
3.2 案例分析
对于小罗的特殊情况,究其原因,与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通过和老师交流以及在我平时的观察中,小罗特别害怕他的父母,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不好的行为,害怕回家被打。由于父母采取严格的、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激发小罗的激烈反抗,因此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这种行为方式。当儿童遇到要求不满足等不如意的事情时,也更容易情绪暴躁,会更倾向于选择用攻击行为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1 营造健康、温馨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儿童放在无攻击性行为的环境中会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将儿童放在愉悦的环境中会让他们体会真正的情感体验。
一些父母可能并不认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跟自己的管教方式有关,尤其是当儿童有多动症、智力落后等严重障碍的时候,他们会更多认为是多动症、智力落后等障碍导致儿童出现了攻击行为。因此,在此方面,老师应该与家长进行反复沟通,帮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儿童之所以出现攻击行为,与他们日常的管教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促使他们去尝试改变对儿童的态度,正视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行为方面的问题,继而用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4.2 开展自我控制训练
ADHD儿童动作协调性差,情绪冲动,这些他都能认识到,但总是反复,表现出控制力差,教师或家长可以设计一定的活动,引导儿童注意在攻击行为出现的这些情境中,自己的情绪是如何被激发的以及为什么被激发。同时与他们探讨或者教他们用恰当行为对当时的情绪进行控制。
4.3 以个别辅导和正面鼓励为主
对于小罗出现不讲道理的攻击行为,父母应立即带离现场,以坚定的需要告知: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有话好好说,哭闹、打骂是没有用的。并且给予拥抱,让他感受父母的爱,父母不采取刺激他产生持续的攻击行为的言行。
在集体活动中,及时发现小罗的优点并给予鼓励,给他展现以我的机会。在生活中,当小罗情绪波动不止时,教师紧紧拥抱他,并用言语告诉他:你是喜欢他,爱他的。让他感受到爱,并乐意接受这样的爱抚。
(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