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

2019-06-11 19:04杨冬梅
北方音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音乐课堂小学音乐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就是锻炼、增强小学生的节奏感,加深其对音乐的感悟,因此教师就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节奏训练。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将阐述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必要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节奏训练的方式。通过本文的分析,目的就是加深师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重视,优化节奏训练的方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阶段更加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是其身心发展、思维拓展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恰当的音乐活动,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增强其艺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在音乐中,节奏是关键的要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节奏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必要性

对于音乐来说,节奏是其生命、灵魂,而且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节奏,还能够彰显不同的音乐情感、音乐风格、音乐思想。由此可见,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以音乐本身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节奏是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即原乐曲通常是以节奏为主。在生活中,打击节奏、尖叫声,是节奏最基本的状态,在社会长久的发展中,音乐节奏的形式越来越多,但这些都是其最初状态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正是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好奇、乐于接受知识的阶段,对其进行节奏训练能够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乐感,强化对音乐的兴趣,甚至能够缓解日常学习的压力。基于科学的节奏训练,小学生还会加深对音乐的认识,或者激发其音乐创作的乐趣,对日后多方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1]。简言之,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进行节奏训练,具有较强的必要性,需要教师加大重视。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主要方式

(一)鼓励学生参与节奏训练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应该以参与学习、兴趣培养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全新的音乐节奏知识,实现节奏训练的目的。基于这一条件,小学生能够在自我兴趣的引导之下,形成一种自主参与学习的驱动力,以此来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为了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音乐节奏的兴趣,推动音乐课堂的进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关注程度,使其可以在教学中找到更多的乐趣,逐渐形成热爱音乐、喜爱音乐的情感、思想,并且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

在音乐节奏的训练中,如果部分小学生不喜爱音乐,或者存在抵触情绪,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完程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熟悉的古诗,根据其断句的特征进行节奏训练——“一去 二三里,烟村 四五家。亭台 六七座,八九 十枝花”等,采用这样的节奏训练方式,可以缓解小学生对音乐的抵触情绪。随着课程的推进,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根据节奏,将古诗改编为歌曲,使其转变为音乐,进而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实现节奏训练的教学目的。

(二)借助肢体完成节奏训练

在人体中,肢体、感官之间具有较强的协调性,所以教师也可以借助肢体,深化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的气氛。通过肢体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可以优化训练效果,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参与程度,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将微笑、拥抱、拍手等肢体动作,融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之中,带动小学生通过肢体感受音乐的韵律、节奏,增强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共同拥有一个家》时(江苏少儿出版社),教师就可以鼓励小学生站起来,随着歌词的变化、节奏的推进,将微笑、拥抱、拍手等动作融入在音乐之中。通过这样训练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掌握音乐节奏的同时,感受音乐活动的内在乐趣,进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认识、理解。另外,在讲授、学习其他音乐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节奏训练的目的,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创造肢体动作,在掌握音乐节奏的基础上,还会逐渐形成一支简单的舞蹈,增强小学生的成就感。

(三)结合生活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的创作,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关系,而音乐的节奏又是其表现情感、内涵的关键形式,更是小学生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的方式与途径。虽然音乐节奏属于专业术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但同时也是形象的、具体的,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结合生活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生活中搜集更多音乐节奏相关的信息、事物等,以便于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其可以在生活中发现音乐节奏,使抽象的专业名词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示母鸡在生蛋以后的鸣叫声音、火车蒸汽机的声音、阅兵仪式上军人踏步的声音以及钟表秒针的声音等。基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事物,小学生就能够加深对音乐节奏的认识,并且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奏训练的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直观展现音乐节奏的同时,也可以对小学生的听觉进行锻炼,增强其综合能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效率[2]。

(四)运用教具实现节奏训练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受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具的种类、数量更加豐富,特别是音乐课程,为节奏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了实现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将教具合理地运用在课堂中,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对教具的敲击,可以使其发出具有节奏特征的节奏,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良好的引导,便于对小学生认识节奏进行指导。

例如在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三角铁、鼓、水杯、桌子等物体,作为表现音乐节奏的教具,结合某一段音乐或者教师自己的创作,为小学生演示有节奏的敲击。在借助音乐教具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同时,可以为每一位小学生提供“演奏”的机会,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强化其对音乐节奏的敏感程度。因此,运用教具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落实了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要求,还使小学生在音乐节奏的体验中,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控制力、表现力,为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节奏训练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采用恰当、合理的训练方式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音乐课堂更具活力、趣味,并能够进一步提高节奏训练的效果,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效率,为小学生营造和谐的音乐学习环境。结合本文分析发现,文中所提及的节奏训练方式,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以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许雪芬.训练节奏,提高效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能力[J].北方音乐,2017,37(24):143.

[2]鲍晓燕.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杨冬梅(1990—),女,江苏省南通人,本科,毕业于湖南省邵阳学院,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音乐课堂小学音乐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