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考文言文阅读成绩

2019-06-11 18:59冼雪飞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作词义文言

冼雪飞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考查重点是筛选辨别文中重要信息、文意的分析归纳、断句和翻译等。就选材来看,以人物传记为主,杂记、小说为辅,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考生考试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考生在考试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但是,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始终存在不少问题(网传学生语文学习在“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例如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更不要说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无论是期中、期末素质检测,还是在高考中,学生叫苦连天、丢分严重的常常是文言文阅读。究其原因,除了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不足,还在于缺乏恰当的方法,例如没有找到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方法,没有探索传记文的特点,没有发现出题规律,也没有总结做题的方法,把精力都投入到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性的训练上,结果事倍功半。为此,笔者联系教学实际,以下谈谈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成绩。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常识储备,树立做题的自信心,应该是文言教学的一个重点。

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薄弱,制约了解题能力的提高。高一、高二以学习课文为主,立足课本,抓住基础常用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现象等内容,做好文言常识的储备。因此学生要提高解题能力,应从基础抓起。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在高中课本各册都有分布,学生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认真归纳基础知识。

1.词的古今异义

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高考题“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又如《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是“身份低微,见识浅短”;今义是“人格低下,举止不端,品性恶劣”。

2.一詞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古今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5.掌握虚词的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二、拨开迷雾见月明

1.积累经验,探索规律

如何完成文言文试题?不妨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二道题。可以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在此标注一个问号后暂时放下而继续阅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有的内容不必纠缠,说不定在题项中就能直接找到答案。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2.务求甚解,分分必争

文言文翻译题占分值10分,既是最容易丢分的题,也是最容易得分的题。丢分的是如果没有文言知识,基本上是无从下手,要么空白,要么完全翻译错了。之所以又容易得分是,如果找准给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基本能拿5分,再掌握踩点分,就算不能满分,也可以拿到8分到9分。句中的重要动词、形容词,活用,特殊句式常常是给分点,务必高度关注。那么如何有效提高文言文翻译得分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 达、 雅。“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当然是应追求的目标,但这毕竟是对专业翻译的要求。作为高考,应特别注意一个“信”字,即以直译(鲁迅称“硬译”)为主,按照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译成现代汉语,只有难以直译或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思的句子,再酌情采用意译。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强调直译,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字字落实,词词到位”。针对学生在答题中最突出的随意丢失信息,习惯意译而不会直译的毛病,转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这种不良习惯,强化直译要求,结合我们对文言文翻译所强调的“信、达、雅”的标准,我在教学过程总结出了翻译高分技巧,具体而言,操作如下:

第一,根据语境明词义。就是根据文言句子的前后语境,将词语的含义初步逐一翻译出来。此时的翻译只强调这个词语本身词义的准确,暂时不必考虑前后的通顺问题。例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翻译:安帝一贯听说张衡擅长天文,公家特地征召授予郎中,第二次升迁 做太史令。第二,活用句式调语序。就是仔细考查所翻译的句子,看是否存在着词语活用现象和特殊文言句式。如果有,就要依据活用现象的翻译规则和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调整语序。调整后,使翻译句子基本通顺即可。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而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喝泉水,因为心思专一啊。这个句子的翻译,主要要体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短句的定语后置的特点,“上”“和”下两个词的方位名词做状语的活用现象以及“一”活用为形容词的特点。第三,留换增减再检查。“留换增减”是文言文翻译最后定型的常用办法,“留”就是保留专有名词等不必翻译的成分,“换”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义替换文言词语的词义,“增”就是适当地添加原文中没有而译文中又必须存在的某些成分,“减”就是把原文中有而译文中不必存在又不影响原意的成分去掉。通过以上的处理,就可以将前面的重要信息保留下来,并且使句子通顺而有文采。例如,李氏子蟠, 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基本翻译:李家子弟名叫蟠的,年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经传都全部学习它,不被现时所约束,向我学习。完善翻译:(一个)叫李蟠的年轻人,年龄(才)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经传都全部学过,不被现时(的陋习)所约束,(来)向我学习。 其中“十七”“古文”“六艺经传”“不”这些词语与现代没有区别,予以保留;“皆”“通”“习”“拘”“于”“时”“学”“余”等词语,与现代汉语有了一定的差距,就用现代汉语替换;“一个”“才”“的陋习”“来”等词语,是为了使译文语气畅通而增加的,但它们的增加丝毫不影响原文意思;“之”在文中虽然有实在意义,但它所指代的成分“六艺经传”在文中已经存在,如再译出,就显得多余,于是把它去掉。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将文言句子转换成如上的译文,最后逐一检查,确证没有遗漏之后,就算完成。

三、结束语

总之,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其次在引导学生掌握 “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最后紧紧抓住文言文翻译的两个步骤: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二善于借助,巧解疑难。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定能在考試答题中有效提高文言文翻译得分。

猜你喜欢
中作词义文言
美国流行商店出售二手服装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定语从句考点揭秘与高分技巧
分析高考试题,辨别what与that
分析高考试题,辨别what与 that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