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
[摘 要]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高素质劳动者的首要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课质量评价要课堂理论与学生理想信念评价相结合,给课堂教学增加动力;要理论考试与课堂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做到既重视教育过程,又重视教育效果,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08-02
教育家陶行知認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个根本一坏,即使这个人有学问和本领,对国家、社会、自己和他人都没好处。中职学生正处在个人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最好时期,也是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关系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中职学生德育课质量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培养技能人才,也关系着德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合适的学生德育课评价的有效方法。
一、理想信念评价
罗曼·罗兰认为,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在我们生活的海洋里,每个人的人生理想如同导航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人生的航船朝着向往的彼岸驶去。对中职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只有学生的理想的船启程了才有助于以后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笔者所在学校一年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价,纳入思想品德考核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每年举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赛。从2018年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生常规性的活动来开展,通过一年的实践效果比较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及评价,中职学生学习生活有了方向、目标和动力,对他们就业、创业有了帮助,并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克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辅导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获市级和省级一、二等奖荣誉。
二、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德育课评价
中职学生在德育课程学习中获得的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健康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责任感等,因此,思想品德评价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也要注重学习知识过程的评价,更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的评价纳入德育课程质量评价中。
(一)过程评价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薄弱,表现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活动不喜欢参加;不少学生没什么兴趣爱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成就感的体验,所以没信心,长此以往就无心学习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收获知识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要想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给他们实践、体验的过程,在实践中让学生觉得“我能行”,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有自信学习。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德育课学习过程评价。
1.充分利用德育教材中设置的“相关链接”“互动空间”等栏目,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注重参与过程评价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听相关歌曲感受、案例分析发表看法、课前新闻播报评论等等,吸引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对学生课堂参与进行评价。只有自觉参与,才可能学好知识,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涵养优良的品德。例如:在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中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学生观看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五集“共享小康”,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对每个学生给予不同的加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评价,每节课内容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就有得分,这个参与评价分差不要太大,这种肯定性的评价能给职业学校学生以信心,在这样的指引下,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有热情,相信自己能行,不自卑,这样注重课堂学习过程评价,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有利的。
2.“巧干来自熟练,熟练来自实践”,德育课质量评价要注重学生实践表现
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有适当的实践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并评价自己的机会,在实践中快乐学习,使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情况、贴近社会,在实践中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做到躬行践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质。例如:在讲《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一课时,要求学生课前走访调查和上网搜集有关市场上的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商品交换的方式等资料,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及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对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分情况加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的评价,在学生动手、动脑、钻研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能感觉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感兴趣就会积极努力去做得更好。每学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两到三次进行评价。
3.集体的力量能让一个人更聪明、更有力,德育课质量评价要恰当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德育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最终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例如: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课中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时,布置学生以六人为小组,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手绘报纸,以便更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含义和影响。开始每个班都有学生感觉茫然,不知道怎么动手制作,只有几个小组交了作业。当教师将学生制作的报纸在班级间进行展示、分析并加以肯定和鼓励时,其余小组受到启发与激励,这时老师再让完成任务的小组对没做的小组进行方法指导,其他小组也陆续完成了任务,而且质量很高。每一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完成一部分任务,笔者了解到有一个小组,一个男同学计算机使用熟练,他专门根据小组内容需要,搜集资料。一个女同学会画画,她就画插图。字写得好的一个学生写文字,还有个学生做后勤工作,准备纸笔,画画用的东西。学生经常在这样的实践中学会合作,懂得了如何互助、取长补短,更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这种学习实践中同学们的表现以组为单位打分评价,增强他们的团体荣誉感,在实践过程中无声地锤炼学生品德,使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
4.对学生参加班级、学校其他活动进行评价
众所周知,活动是育人的载体,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最能历练学生。每一学期班集体、学校都会计划、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的准备和参与过程能很好培养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参与评价也应该列入德育质量评价中去。如笔者学校就有常规化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每周每个班级轮换在周五下午去学校周边街上打扫卫生;文艺节目表演活动,在节目排练和表演中培养学生上进不服输的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每一年的校级运动会,磨炼学生吃苦的精神;创建文明宿舍活动、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准备、排练、训练,对学生参加这些活动过程评价,学生感觉到学校生活是丰富而精彩的。
(二)学习结果评价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职业道德和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必要的经济常识、法律常识,树立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所以,学生掌握法律、经济、道德、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理论考试可以通过笔答试卷、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来完成。这些德育课程的理论考查应该占德育考核百分之六十的比重。
三、家庭参与德育的评价
学生德育教育要家校结合,积极开创一种理想的家校合作德育模式,把家校合作作为学生德育质量评价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家长学校”是家校合作的最常用的形式
教好学生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家长是学生启蒙老师,学生在学校要学习,家长也需要学习怎样教好孩子。本校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学校”,选一部分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沟通活动,共同学习科学的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比如聘请知名教师、智慧的家长做讲座,对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情况也要作德育质量评价。
(二)家长会和教学开放日相结合
为更好地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每一位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学校把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和教学开放日相结合。举行这个活动时,先是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家长看自己孩子课桌上的作业情况,然后家长观摩学生实训课,观看学生表演节目,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近距离了解到孩子在课堂学习中的情况。笔者曾看到有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主持节目,表现非常好,激动得热泪盈眶,家长和学生的自信心油然而生,只有这样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对家长参与评价,可以使家长更多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使广大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应配合学校形成合力来教育孩子。
(三)开发信息化的家校合作平台
现在生活中网络交流沟通非常方便,为家校合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1.开通“校讯通”
在“校讯通”系统中,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短信获得教师发送的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评语以及家长会、收费通知等信息。家长也可通过上述方式给教师、校领导留言,从而实现家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对家长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价。
2.建班级群
本校学生每个班级都有微信或者QQ班级群,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进行各种交流的空间。通过建立班级群活动,为学生构筑起一条学生、老师和父母沟通心灵的桥梁,取得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職校生是未来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主力,教师通过德育课过程和结果评价占学生德育成绩评价的百分之六十,剩余部分是理想信念评价、家校合作评价,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卫平.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7(28):29-30.
[2]刘灿华.浅谈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