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刚
【摘 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较阅读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有效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在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最大化地提高了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效率。文章重在探讨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总结出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比较阅读初中语文 方法
比较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把握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章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其本质的特征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种阅读法集合了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等多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材料的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比较阅读的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人物形象的对比
人物形象的对比,指的是将同一人物或不同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似之处,归纳出其不同之处,从而加深我们对同一人物和不同人物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更深层次地挖掘其含意。
1.人物形象前后变化的对比
如《故乡》中的闰土,由一个天真活泼、聪明能干、口若悬河的少年,变成一个沉默寡言、木讷愚笨、麻木辛苦的中年人。这一变化,我们不难找出这个旧中国尚未觉醒的农民受苦的根源:多子、饥荒、兵、匪、官、绅的压迫,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受苦的社会根源。同样,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他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反映了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外,从“旧社会把人酒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白毛女的遭遇中,我们不难判别新旧两种社会制度孰优孰劣。
2.人物形象之间的对比
孔乙已和丁举人同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知识分子。但科举制度造成了同是读书人的两种不同的命运。他们之中一个爬上去了,就可以行凶作恶,作威作福;一个没有爬上去只得任人欺压凌辱。孔乙已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毒害下,精神上受到摧残,肉体上受到折磨。通过对比,孔乙已悲剧的根源就一目了然了。
二、环境对比
环境对比侧重于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比较,使读者了解人或事情所处特定的背景,从而加深其认识。
《最后一课》中,平常“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教室的不平常气氛,这样就渲染了沉痛而严肃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爱国思想。再如《故乡》中的“深冬黄昏图”,突出了故乡的萧条荒凉景象,而“仲夏月夜图”则突出了故乡的美丽迷人景象。这样通过对比,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
三、写作技巧的对比
写作技巧的对比:包括表现手法,技巧运用,线索设置和细节的描写等方面。
通过横向比较,使读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表现手法的对比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为小说单元,在对人物的描写方面,均运用了对比手法,但侧重点不同。《孔乙己》侧重于运用语言、肖像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孔乙己的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的性格特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侧重于通过对话来表现贾雨村的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嘴脸。《我的叔叔于勒》则通过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刻画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庸俗、贪婪、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2.技巧运用的对比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小小说两篇》,都写的是“鞋”,但立意不同、写法各异。《鞋》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小鞋匠与“一位瘦瘦的军人”,实际上着力刻画的是第三个人物形象一大个子军人,赞颂了他的高尚品德。而《关于拖鞋问题的问题》,则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它撷取现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赞扬了小王科长大胆改革的精神,贬斥了有的人无所作为反而中伤改革的行径。
3.线索运用的对比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都设置了一条线索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乡》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安排情节。
4.细节描写的对比
如《变色龙》一文中四次写到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这就形象地突出了这一沙皇走狗的多变善变的本能。
四、文体的对比
文体的对比,立足点为文章体裁的分析比较。
《一件珍贵的衬衫》和《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两篇文章的文体不同,但写作目的相同。前者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对周总理一生中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的记叙,体现了“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的真挚感情。后者为诗歌,通过拟人、反复手法的运用,歌颂了总理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亿万人民怀念总理的深厚感情。通过比较,就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进而使学生了解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五、写作背景的对比
写作背景的对比,即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比较,使读者能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里的贾雨村和《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这两个人物形象,有其共同点。二者都是专制制度下的走狗都具有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本性。但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所处的时代却不同。曹雪芹出生于18世纪的中国,当时正处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中,他目睹了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用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契诃夫生于19世纪的俄国。《变色龙》这篇文章写于1884年,当时俄国的革命浪潮正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这样一比较,就加深了我们对专制统治罪恶的认识。
六、标题的对比
这种对比主要表现为修辞手法的比较。
1.设问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和《食物从何处来》这两篇说明文的标题,都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它本身就明确了说明的对象及内容,能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的内容有大体认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喻
如《太阳的光辉》和《变色龙》这两篇课文,前者比喻我們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后老比喻具有变色龙的特性的人。运用比喻,使文章显得新颖有趣,增强了读者的注意力。
3.拟人
像《死海不死》和《松树的风格》这两篇文章。作者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性格,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是三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另外还有使用引用、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使用修辞手法的标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从“第一印象”上征服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卉娟,浅谈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