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创造适合环境,唤醒人的认知,培养人的活动。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是摆在职教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遵循“以生为本”,把握“德知技”三个维度,阐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创新、创业”素质和“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的适合职业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适合职业教育;德知技路径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19年度职业教育重点课题“适合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HZDKT201801-4)
作者简介:吴广顺,男,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4-0001-04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人的活动。我国早期的教育观点《易经·彖传》中指出:“蒙以养正,以圣功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孟使作善也”。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书中写道,教育是“一棵树推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蔡元培认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须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徐匡迪院士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从古代到近代著名人士对教育的理解不难看出,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进步,教育的使命在于传承人类的文明,教育的策略在于唤醒良知,培养正气。
面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类别和层次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人们对良好教育的追求越趋强烈。受资源配置的限制,以及社会分工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存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对于职校生而言,由于在普教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不愿选择到中职学校学习,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何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温家宝总理在会上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和应用的办学路子”。适合的职业教育从个体看适合学生,从教育对象看适合社会,从时间看适合当下与未来,从区域看适合产业需要。笔者认为,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生为本”是适合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注重“德知技”三个维度融合,是适合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以生为本”是适合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成绩等方面参差不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提升和发展学生为根本遵循,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因人施教,发扬学生所长,开发和挖掘学生潜能。
(一)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
中职学生成长,受所处的家庭环境,自己内心的需求愿望,社会外部环境的干扰侵袭,个体差异性很大,既有温文尔雅型学生,也有活泼好动型学生,更有争强好斗型学生,还有孤僻自傲型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目标比较模糊,对动手操作显得慵懒。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清除偏见思维,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对话谈心做起,全面了解学生差异,找出特殊性,归纳共同点,使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在合作探究、任务驱动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彰显。
(二)注重“因人施教”,发展学生所长
尊重学生差异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差异中找亮点,从无意中扬其长,做到“点面”结合,“学用”结合。例如,从班级授课角度看来,既要有面上的实现目标,也要有个体点上的差异目标。对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学生,要给以压力传导,要明确目标标准,要加强细节引导,做好兴趣培养。对学习基础薄弱、性格自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分析原因,付之以爱。从打牢基础做起,循序渐进设定目标,不宜求全责备;对动手能力强,实践兴趣浓的学生,则以“工匠精神”来引领,从创新角度去引导他们开启思维,参与制作创新作品,教给他们学会活学活用。
(三)加强人文关怀,激发学生自觉
调查发现,选择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某个方面薄弱环节,其中突出的是学习成绩较差,部分是家庭因素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等爱生,要营造情感沟通、谈天说地、心声倾诉平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教育引导學生制定学习目标,拟定人生规划,根据自己特点,选择学习方法,运用差异化评价方式,让学生站起来敢说,坐下去能写,走出来会干,增强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二、“德知技”三维并重,适合职业教育价值追求
适合的职业教育就是把学生的选择,社会的选择作为第一因素,把教育与社会劳动,生产实践相结合作为重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体差异,在特长和兴趣上能有更好的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从其价值角度看,是培养道德品质优、专业素质好、技能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德育为先”是适合职业教育根本
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情况、新趋势,对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在“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品行、法治知识、职业生涯、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首位,用好教育载体,推进德育工作常态化、全覆盖,并将德育效果向社会扩展延伸。
1.打造课程教学主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教育新理论为指导,联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追求,开齐开足德育课。联系学校学生实际,中职注重教师引导,学生自悟相结合,处理好“教、学、用”三者关系,课堂教学重正面引导,问题讨论重对比分析,疑难热点重启发思维,现实问题重源头探究。把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其他课程要结合内容特点,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如语文学科,渗透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英语学科,深入改革开放理论教育;专业理论课突出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等,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
2.抓住实践训练关键环。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实践实训过程与课堂教学有着质的区别。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训过程由整体转化为个体,交流接触的对象由同学到社会群体。因此,在实践实训过程中,要做好全面规划,合理科学安排实训内容,明确具体提出实训要求,校企结合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关键抓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加深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深刻内涵的理解,增强诚实守信,效率优先,质量至上意识。
3.建好社团组织体验场。中职学校专业类别多,学生来源广,学生需求差异大,校园文化与专业发展,既要相互联系又不能千篇一律。抓好课余第二课堂,组建学生社团组织,让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学生有发挥自己专长的体验场。发挥社团的思想教育、凝聚示范等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好社团组织,要做到“一统二放三结合”,“一统”即校团委做好社团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学校专业不同错位培育,避免重复浪费;“二放”即放手让系部根据专业特点,组建专业社团;“三结合”即结合学校德育总要求,结合国家重大节日,结合学生具体实际,针对性开展工作,让社团组织有章程,社团活动有计划,社团考核有标准,使社团建设适合学生个体成长需要,适合学校管理发展需要。
(二)“知识为核”是适合职业教育的中心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指出:“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要按“德育是首位灵魂,知识是核心要素,技能是重点支撑”的思路,抓好学生文化知识课教学。
1.筑牢基础知识。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学者提出职业教育“宽基础”观点,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人文基础方面提出。笔者认为,针对职校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侧重要做到筑牢基础知识,即把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抓住基础中的基础,使学生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切忌为了讲基础而泛泛而谈,根据个人成长专业发展需要挑选针对性强、适用性广、使用性多的知识精讲,对人文素养知识则根据学生兴趣特长,通过选修渠道,拓宽其面,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要抓关键点,过考核关。
2.强化核心知识。专业课程是不同专业学习的主要区别,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的程度是衡量中职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依据,往往成为评价学生专业能力高低的主要尺度。职业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强化专业核心知识教学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要结合专业的个体差异、特色要求,开发对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起重要作用的课程。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立课程评价体质,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关系,每个专业开设4~5个专业核心课程,体现适用性要求。
3.开发拓展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弥补教材的不足,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发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碎片,作为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它或是对课本教学概念的引申阐释,或是对解题思路的发散拓新,还可以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可以通过人文化课件开发、实践类作品制作,游戏式教学方式等,拓展知识对于培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增强学生学习自赏,加深对枯燥是指的理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技能为要”是适合职业教育之重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难看出,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三大内容之一,不可或缺,通常情况下,职校技能教学有校内实验课、技能实训课、顶岗实习课三种形式。
1.发挥实验课的示范作用。从课程教学任务看,基本上所有专业理论课都有一部分实验内容,实验的主体是教者与学者之间的互动。教师是实验的先导,学生是实验的主角,因此,要做好实验课的总体规划,从场所、设备、师资、耗材、管理等多个维度,做好实验服务,把好实验质量关,通过实验课引导学生严禁务实、规范操作、勤俭节约、注重安全的品质。
2.抓好模块实训重点环节。校内模块化实训,是检验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抓手,模块化训练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坚持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主体,以模块实训为目标。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是训练项目的设计者,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部门配合的协调者。实训过程是由简到繁、单体到整体、循序渐进的过程,能有效弥补讲练分离的不足。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作品与产品关系,模块训练从最初作品练起到完成合格产品为止;教师与学生关系,模块训练过程,教师既当理论教师,又当训练师傅,学生既是学子又是徒弟,正确处理好师徒关系;动脑与动手关系,训练的最終成果是呈现具体产品,理论学的过程,主要靠动脑,实践操作过程则既要动脑更要动手。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按质量标准,把好每个关口。杜绝大体差不多的观点,按步骤设计分值,保证练的态度端正,做的过程扎实,同时渗透“7S”管理理念。
3.提高顶岗实习社会效应。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一个必经环节,也是联系学校与企业、学生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顶岗实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沟通艺术、奉献意识、互动合作、纪律观念等多个方面的集中检验。学校要根据专业不同,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整体安排,优选实习企业、精挑实习岗位、聘好指导老师、定好考核方案,要加强对学生集中教育培训,指导学生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定好目标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吃苦耐劳思想准备,要发挥带队老师与企业师傅双重考核作用,带队老师侧重守纪、品德考核,企业师傅侧重工作态度、操作水平、敬业乐业、态度考核,同时,把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面的制度等系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从学生向工人、从学校向社会等转变,提高顶岗实习的影响力,增强顶岗实习的社会效益,提高职校的吸引力。
三、结论
新形势下,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要围绕质量、体系、模式、创新、课程等角度去深入研究,核心是要抓住“一本三维”这个主体和根本,顺应学生所盼、对接岗位所用、符合企业所需,满足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这样才能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得到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屈正良,张福仁.职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8):32-34.
[2]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Z].教职成〔2014〕14号.
[3]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Z].教基二〔2014〕4号.
[4] 尹伟民.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不同学制类型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比较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Z6):118-119.
[5] 庄西真.职业学校的学与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6] 王鹤,于克品,刘娇.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探索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24):11-20.
[7] 高鸿.以创新性思维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15-08-27(5).
Student-oriented and Three-dimension: the Value of
Suit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Guang-shun
(Jiangsu Guanyun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Lianyungang 222000,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is to create suitable environment, arouse people's cogni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s activitie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hat kind of training, how to train?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fro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should follow the "based on students", grasp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or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nd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and "craftsman spiri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uit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th of ethics; knowledge and skills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