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姚文峰
基于问题解决的培训模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在园长培训领域的应用和深化。该模式摒弃园长培训的知识传递,关注园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强调问题解决的主体性、情境性和探究性,有助于克服培训理论难以转化为管理实践的弊端,从而提升园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问题的学习”最初由医学教育领域提出。长久以来,医学院培养学生的惯例是要求学生记住大量的书本知识,然后再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临床场合,可是这种“先学后用”的教学方法,培养不出能从容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医生。[1]1968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首次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并由此在医学界“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革命”。
20世纪70年代,“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关注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跨学科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方式,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该教学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被动学习等问题,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得到积极推广。
成人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培训之前成人已有丰富的具体工作经验和大量的实际问题,他们参与培训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弥补知识之网,解决实际问题。[2]借鉴“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实质上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跟岗研修和交流研讨活动,引导园长在学习、观察与交流中发现自身在幼儿园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成因,制订问题解决的办法,并以行动研究为载体,切实解决幼儿园管理难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摒弃了传统的园长培训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知识单向灌输模式,也超越了现代园长培训中穿插参与式研讨的短期思想碰撞,而是以提升园长管理能力为最高目标,统御专题讲座、跟岗研修、参与式研讨、课题研究等培训方式,引导园长直面幼儿园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磨砺成长。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参与式研讨和跟岗研修等活动,更新观念,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凭借导师指导,在管理实践中以问题为切入口,开展管理行动研究,切实解决问题,并在成果反馈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条鲜明主线,贯穿于培训的全程。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摆脱了传统的课题研究难度过大、脱离管理实践的僵局,选择园长乐于接受、容易实施的行动研究范式,鼓励园长在导师指导下以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的观察、行动与反思,开展行动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行动研究是该培训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园长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一般安排在自主研修阶段进行。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实行导师制,委托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资深园长担任实践导师。在园长跟岗研修过程中,导师和跟岗园长通过深入交流与对话,充分挖掘园长自身的管理问题。导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全程跟进,指导园长解决自身的管理问题,带领园长体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确保园长培训取得实质成效。
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本前提。问题意识的关键在于对内蕴问题的教育现象及其实质的敏感性。[3]部分幼儿园园长习惯于经验管理,问题意识薄弱。参与式研讨能充分调动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培训热情,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引导园长关注幼儿园管理的内蕴问题,提出系列的管理问题。在参与式研讨中,园长们容易将管理问题归责为政府不重视、经费投入不足、合格师资短缺等外部或政策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非园长培训所能解决。因此,培训者应参与研讨,把握研讨的方向,引导园长们将管理问题界定在幼儿园管理实践层面。参与式研讨通常将管理问题集中在教师素养提升、教师绩效考核、园本教研机制建设、幼儿安全事故、家长工作等内部或策略性问题层面。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并非否认理论学习的价值,而是反对脱离实践、难以转化为实践的理论灌输,主张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服务,关注理论与问题的匹配程度,强调理论学习在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及指导实践中的作用。针对管理问题,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可以开设教师队伍建设、园本教研、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安全管理和家长工作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园长担任讲师,着重阐述在管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专题讲座扫清了园长们的思想误区,解决了幼儿园管理中的基本问题。
跟岗研修是农村幼儿园园长进入优质教育现场,直面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跟岗研修包括观摩学习和管理咨询两个部分。观摩学习为期一天,农村幼儿园园长上午八点入园,从晨间接待活动开始,到幼儿离园活动为止,观摩幼儿一日在园的学习与生活活动,考察幼儿园管理的各个细节。管理咨询为期半天,以座谈会的形式,农村幼儿园园长与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就幼儿园管理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了提高跟岗研修的培训质量,农村幼儿园园长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6~8名。在管理咨询活动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园长、业务副园长、后勤副园长共同参加,在各自分管的领域解答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困惑。跟岗研修从实践层面解决了农村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管理、教育中的操作性难题,为农村幼儿园园长挖掘自身的深层次问题铺平了道路。
在参加系列专题讲座和跟岗研修活动之后,农村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自身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改革也形成了迫切的愿望。为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的研究问题,培训讲师可以邀请导师,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我的教育改革主张”主题演讲活动。农村幼儿园园长通过准备主题发言,在教育理论的引领下,在与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比较中,自觉反思自身的管理实践,寻找差距,明确改革的方向。在演讲结束之后,培训导师对每位接受培训的园长的选题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选题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农村幼儿园的实际。
确立选题之后,农村幼儿园园长可以在自主研修阶段开展行动研究。然而,很多农村幼儿园园长对行动研究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着手,甚至部分园长还存在畏难情绪。因此,在第一阶段集中研修时,培训机构应安排行动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行动研究的特点及实施过程,解决农村幼儿园园长在思想上的困惑。在农村幼儿园园长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导师的跟踪指导非常重要。导师可以通过交流对话、现场指导、材料审阅等多种方式,跟进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质量由导师把关。
经过自主研修阶段,农村幼儿园园长完成了行动研究任务,形成了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改革的系列研究成果。为了提升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在第二阶段集中研修时,培训机构可以举办“农村幼儿园管理论坛”研讨活动,选择全体园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论坛的主题,同时依据行动研究的选题,开设幼儿园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家长工作等分论坛,鼓励农村幼儿园园长交流、共享行动研究的成果。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模式操作流程图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幼儿园园长的主体性,深度参与培训过程。农村幼儿园园长的深度参与主要表现在参与式研讨、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等三个方面。参与式研讨是提出问题的关键环节。实践反思是农村幼儿园园长逐步明晰研究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位一体”,贯穿培训的全过程。行动研究是农村幼儿园园长解决自身管理问题的重要载体,是主体性的最突出表现。如果农村幼儿园园长游离在问题解决之外,必将导致培训环节割裂,影响培训质量。
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同样强调专题讲座的重要性。但专题讲座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为问题解决服务的。因此,专题讲座的主题必须来源于农村幼儿园园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题讲座的内容必须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专题讲座的形式应更多采用案例、研讨的方式进行。由于目前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大多集中在城市,授课专家对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状况缺乏直观、深刻的认识,在培训之前,培训机构应组织授课专家进行集体教研,具体的形式包括组织授课专家到农村幼儿园调研、召开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需求座谈会、集体备课等。
跟岗研修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的重要环节。跟岗园所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跟岗研修的培训质量。跟岗园所的全面开放包括思想、内容、空间、材料等四个维度。从思想上看,跟岗园所的园长必须秉持相互交流、学习的心态,诚挚地欢迎农村幼儿园园长跟岗学习。从内容上看,跟岗园所的园长对农村幼儿园园长提出的问题,必须毫无保留地解答。从空间上看,跟岗园所不仅应该开放各年段、各班的活动室,而且应根据跟岗的需要,开放保健室、厨房、档案室等辅助用房。从材料上看,跟岗园所应根据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请求,展示幼儿园保教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材料,比如幼儿成长档案、工作考核表、台账等。
导师的跟踪指导贯穿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的始终,是确保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导师指导的内容包括激发问题意识、解答管理疑惑、明确研究课题、开展行动研究、提炼研究成果等方面。基于问题解决的园长培训,从参与式研讨开始,包括跟岗研修、管理改革主张等环节,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为了提高导师指导的质量,培训机构可以小组为单位聘请实践导师。在几个环节的互动中,导师与农村幼儿园园长逐步熟悉,最终形成由导师牵头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导师的管理,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权限,为导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实现双方“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