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娅妮
【摘 要】 包公审驴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教材之中也选取该故事作为课文。在文中就针对《包公审驴》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为《包公审驴》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告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
【学情分析】 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学习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1. 抓住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入神。
2. 继续学习抓重点词句品读、批注的方法。
3.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句感悟包公审案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
【教学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抓重点词句进行简要批注。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质疑导入
1. 出示图片,这只动物你认识吗?你知道哪些有关驴的词语吗?驴和马具有什么共同点?
2. 了解包公:你知道包公是谁吗?
3.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包公审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回答吗?
4. 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告驴?怎样审驴?)
二、自主释疑,感悟足智多谋
1. 指導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刘五为什么要告驴?我们先来看看他要告的究竟是一头怎样的驴?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勾画描写驴的句子。
(2)学生汇报。
2. “半扶半放”学习“审驴”部分(3-11自然段)
学生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11段,勾画出描写包公审案的重点的句子,读一读,做批注,与同桌交流。
(2)汇报。
(3)指导批注“一审”并有感情朗读。
(4)学习“二审”“三审”。
(5)集体交流,汇报所得。
(6)师:包公审驴的过程妙趣横生,他通过一饿二打三放的方法帮穷人刘五找回了驴,咱们再把他审驴的过程分角色演一演,相信包公的形象在你的心中会越来越丰满。(读完后)你觉得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足智多谋、博学多才、才智过人、智慧超群、博闻强识、断案如神……)
三、小结全课,巩固拓展
1. 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
2. 课堂检测。
3. 把包公的名言送给大家。
4. 小结:所以我们也要向包公一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地方,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材!
5. 足智多谋的包公不仅审过驴,还审过很多奇案呢!他还审过牛,审过石头……大家想读这些故事吗?推荐好书:《包青天》、《包公案》。
【参考文献】
[1] 贾月萍.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J]. 文学教育(下),2015(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