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2019-06-09 10:35谭航
世界家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节意图板书

谭航

教学目标:

(1)有情感地朗读诗歌,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

1 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同学们一定积累不少春天的诗歌!现在每一组推选一个代表来参加我们的诗词飞花令。

(2)(生可能回答:《赋得古原草送别》《春夜喜雨》 《绝句》)

师:不错,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春雨的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听到春的歌唱! 这样的春天你们希望与他人分享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高洪波先生的《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请同学们拿出钢笔和小卡,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提醒书写姿势:身正、头端,两脚平。

(设计意图:在开课就引导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进行书写练习,一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让孩子们在静心书写中,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2 新授

(1)师:请同学们阅读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你认为我们该积累的词语。

(设计意图:往往老师们都是一股脑的将本课的生子新词教给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积累需求。此环节交给了孩子们主动权,调动了孩子们自主积累的积极性。)

(2)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画出的词语。 (PPT 显红)

生:巡弋、蔚蓝、 绿茵茵 等等

师:你为什想要积累这些词语,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吗?

生:绿茵茵让我仿佛看到了春天那绿油油的草地,给人清新的感觉。

(3)师:你说得真形象! 像这样的ABB词语课文还有一个!同学们快去找一找(生:轰隆隆)

师:这样的色彩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从读中感悟词语的温度,词语所描绘的意境,为感悟文本做准备。)

(4)师:同样是ABB式的两个词,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他们都是叠词 都是ABB式的词语) 但是他们一个是描写声音的!一个是描写颜色的。一个是描绘声音的巨大!一个是描绘春天草地的勃勃生机!不同的词传递出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同学们能读出他们之中不同的情感吗? 我们一起回到句子中试一试。

(设计意图:词语的运用离不开语言环境,离不开的作者的情感表达意图。送词回文便是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文本语言环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感悟文本。)

(5)师: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诗歌中这样的画面比比皆是!现在请同学们画出前四小节,每一小节诗的前两行! 再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每小节的三、四行!自己读一读想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6)师:请第一、二组的同学读一读第一小节的前两行的句子!三、四组的同学读第一小节三、四行。读完第一小节,同学们找到了吗?哪个地方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请你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大海)

(7)师: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前两行的句子。男生读三四行的句子。最后一句大家一起来读!   第二小节又是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请你去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沙漠)

(8)师:请每组的1.2号同学读第三节前两行,3.4号读三、四行。 这一小节又是哪里发生了变化?(生板书:夜空)

(9)师:哪一组同学们想单独为我们朗读第四小节。这一小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里的变化?(生板书:草地)

(10)师:面对这些巨大的变化,诗人一次次不断地追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蔚蓝的大海不再是海鸥的乐园时,诗人问道?(生:这究竟是问什么?)当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驶进西乙和甲虫的家园时,诗人这样问道:(生:这究竟是问什么?)当蓝得发黑的夜空,被刺眼的导弹照亮時诗人问道:(生:这究竟是问什么?)当孩子们欢乐的脚步被地雷碎片阻挡时,我们一起,这样问道:(生:这究竟是问什么?)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一次次情景创设中,回顾前四节内容,并加深情感积淀,想象战争带来悲惨景象,感受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11)师:是什么让诗人不断地思索着这些画面?是什么让诗人不断地追问?  (生:是战争)

3 情感提升

(1)师:可怕的战争使战火中的孩子流离失所!使战火中的孩子不能够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难怪诗人要向发动战争的人们,要向全世界发出呼喊!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文,感受作者对和平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

(2)师:诗人的祈盼有哪些?

生:一间洁白的教室、一张平稳的课桌、和我们一样享春天、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师:这里的“一间洁白的教室”“一张平稳的课桌”可以改成“一间教室”“一张课桌”吗?为什么?

生:不能!这里的“洁白”“平稳”更凸显了战火中的孩子悲惨生活,他们无法和我们一样在洁白、明亮的教师中读书。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么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仅仅指的是春天吗?还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里的春天指的是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让我想到了美好的春天!温暖的阳光!美丽的花朵!

师:(是啊!这里的春天不再单单是美好的春天,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而诗人在这里也巧妙地运用了省略号,省略后面更多美好的愿望。)

(3)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美好的、绵长的祝福和愿望再一次地和你的同桌读一读最后一小节,看看谁读最有感情!

(4)师:哪一位同学想自己试一试!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入情?

生:因为我在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那些战火中的孩子,仿佛看到了他们和我们一样正在洁白的教室中读书。

(5)师:是啊!想象画面会使我们更加入情!从你的朗读中,我还听到了破折号,感叹号,听到了你从心底发出的呼喊!

(6)师:请同学们一起起立!我们一起带着那强烈的祈盼,尝试背诵一下最后一小节!还不会背的同学请自己打开书认真地朗读一遍。

(7)四、拓展提升

(8)师:对于和平的呼唤我们一直未曾减弱!这是矗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花园的一尊雕像!它的名字叫做《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无数人正在为和平努力着!无数的人正祈盼着和平的到来!

(9)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读完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学反思:

对于儿童诗的教学,许多老师都会给出同一个策略就是“读”,在读中积累词句,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在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首儿童诗前四小节,内容、节奏相似,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给自然界、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伤痛。所以我在讲授时有意引导孩子们通过不同颜色的笔去勾画,和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孩子们在读中自己感受对比手法的妙处,以及诗歌的语言、节奏美。并在情境创设中帮助孩子们进行情感积淀,使孩子们和诗人一样从心底里,痛恨战争!

而在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我关注了破折号与省略的作用,以及标点的朗读指导。并积极引导孩子们联系自身现拥有的和平环境,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和诗人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发出美好的祈盼。如果此时顺势而为,让孩子们仿照最后一小节进行仿写,写下自己或者诗人可能还有哪些的美好愿望。则既可以让孩子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渗透语文写的训练。

儿童诗是特殊的文学体裁,适合学生去读,去品,去仿写。在读中积累,抓住文本,抓住画面,积极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再联系自身生活,适时拓展,会容易引导孩子感受诗的情感及写作手法。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太元路学校)

猜你喜欢
小节意图板书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快把我哥带走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不打自招
节节草的秘密
不打自招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