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晏 李建伟
摘 要: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在接受大量的信息时也会受到网络暴力信息的影响。未成年人关注网络暴力信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网络暴力信息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和影响其人际关系的互动,使其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形成空虚迷茫的价值观念等。从实施层面上来讲,建立合理的把关机制,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层面上的感召等具体措施可以使得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心理层面上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网络;暴力信息;儿童心理;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23-05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于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易得性提高,儿童和青少年成为受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将未成年人的年龄规定为0~18岁[1]。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影响较为深远。未成年人思维敏捷、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同样乐于接受新奇的事物,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未成年人所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广,这其中未免会接受到一些关于冲突和暴力的信息。研究本选题, 有利于找出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心理以及对其价值观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加以量化与概括,同时从执行层面上,探讨一套合适的解决方案,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心理层面上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一、 網络暴力信息的产生及原因
“暴力”指的是那些不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力量[2]。网络暴力信息也是暴力的一种形式,是指通过网络来传递的一些具有煽动性与诽谤性的文字、图像、音讯等[3]。
研究者普遍认为:网络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美国学者George Gerbner认为,媒介的暴力内容对童年后期的儿童犯罪具有“诱发效果”,但无必然联系。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4]。
贺建平等在Gerbner涵化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暴力内容对童年晚期和青少年时期的影响做了研究,他们发现童年时期接触暴力游戏、暴力新闻时间最长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对暴力行为的赞成度会有所提高,也更容易产生暴力情绪[4]。王玲宇和张国良在一次对上海儿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年龄越大,赞成暴力的程度就会越高[5]。
昆明理工大学王勇教授认为网络上的有害信息相当广泛,其中就包括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经过调查,他发现未成年人网民数已经占到网民总数的百分之26.6,约占1.43亿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处在儿童阶段的群体,泛滥成灾的暴力凶杀界面,污染着他们的心灵,甚至造成了终身的阴影[6]。
中国人民大学张振锋认为,网络暴力信息能够导致未成年人思想混乱、心理异常、身体损害。这些信息价值观扭曲,道德低下,色情、暴力、反科学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调查表明,47.1%的未成年犯在小学阶段就曾接触到暴力信息,受到主动因素与被动因素影响,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接触不良信息的途径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网站、网络游戏与网络聊天,这三种途径所占比例78.9%、45.7%和43.3%,并且他们辨别能力较弱。网络暴力信息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阻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建构,让他们对社会事件变得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同时引发未成年人犯罪[7]。
暴力信息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因素,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大幅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如今经济发展更是进入“新常态”。但是改革难免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例如,收入和分配不公平,部分人无法享受改革所带来的福利,贫富差距拉大。因此,处在底层的部分百姓对社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有强烈的不满倾向。此外,处在转型当下的部分人生活压力大,就业竞争力度强,焦虑迷茫而又压抑,网络正是其宣泄口之一,而暴力信息正满足了这两类人的心理需求。
二、未成年人关注暴力信息的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所谓变动是新闻信息之母,冲突是社会中的显著变动,暴力更是冲突的极端形式[8]。人们会本能地被暴力冲突性的信息所吸引。换句话说,攻击性是人的本能,而暴力信息正满足了其精神上的需求:被攻击性压抑的孩子会本能性的被暴力信息所吸引。弗洛伊德认为人最原始的攻击性本能被压抑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所限[9]:即俄狄浦斯期幼儿想占据异性父母未果,只能将本能的欲望压抑于潜意识深处,原初未被满足的愿望可以通过一定的暴力渠道得到满足和发泄[9];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者,客体关系之母梅兰妮·克莱茵同样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攻击性本能。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初始的驱动力,有谋杀或者自杀的倾向[10]。
从客观原因上说,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已经建成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绝大多数人得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中国的义务教育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地域、地方教育环境的差距,部分教师的格局不高,家长和教师缺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全方位理解,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过度管教,部分孩子在学校成绩差,饱受压抑等。上述因素致使部分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逆反心理,剑走偏锋。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父母正是其子女精神世界上的引路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很多家庭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第一类问题就是父母感情不和谐导致离婚: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2017年上半年我国的离婚率为33.23%,以天津等大城市最为明显(60.8%)[11]。在家庭中另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家暴:在中国普遍的家庭中,有51.0%的少年儿童曾被父母打过,经常被父母打的少年儿童占22.7%。在这些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有18.0%~30.7%的子女遭受着父母的严重体罚[12]。家庭环境的不和与家暴致使许多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饱受压抑,他们关注暴力信息正是其宣泄内心压抑情绪的一种途径。因此他们在课堂之外或多或少会关注一些网络暴力信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暴力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更加频繁,甚至渗透在互联网中的各个角落。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一年,从2005年年初到年末,我国网民的人数从1.1亿增加至6.38亿人次,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也从 8.5% 上升到了 50.3%,此后逐年递增[13]。未成年人网民数已占到网民总数的26.6%,约有1.5亿人,其中包含大量的学龄期儿童[14]。在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的信息与色情或暴力有关,60%的中小学生是无意之中接受到色情或暴力信息,有24%的18岁以下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和儿童)经历过网络暴力,而这其中的17%的群体曾坦言自己曾经伤害过他人[15]。未成年人接受不良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三种是暴力网站、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三种途径所占比例为78.9%、45.7%和43.3%[17]。除了暴力网站外,未成年人获取暴力信息的最多途径是网络游戏。据调查发现,80%的电脑游戏充斥着暴力,而进入国内消费市场的95%的网络游戏充斥着极端的暴力信息[17],比如《绝地求生》《王者荣耀》这类角色扮演类游戏。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会体会到极端的快感。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极易接触到暴力信息。而网络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传播方式的拓展,网络把关的不到位,增强了暴力信息传播的力度。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此时家长和老师不能客观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无法在学校取得良好的成绩并进一步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他们就会剑走偏锋,大多数未成年人会通过网络游戏这种方法来缓解自己内心中的焦虑和压力。正如上文所述,国内消费市场的95%的网络游戏充斥着极端的暴力信息[16]。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势必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三、网络暴力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一)使部分未成年人产生暴力倾向,从而形成人格障碍 传播的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倾向,这些倾向总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如上文所述,大多数的网络游戏存在着暴力信息,长期接触暴力信息的儿童,其潜意识深处也会刻上“暴力”的烙印。长期受网络暴力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内心往往有着强烈的攻击性,攻击性促使他们的共情能力被削弱,情感被严重隔离。他们的行为轻则对家庭成员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阻碍他们的人际关系建构;重则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调查显示,47%的未成年犯在小学阶段就曾受到网络暴力信息的影响[17],而网络游戏是他们获取暴力信息重要的途径。此外,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较差,他们多使用较为原始的心理防御機制。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客观理性,因此容易混淆社会的实际情况与媒介所呈现的社会情况。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人格障碍: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重则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三种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是自大、自恋,对现实稍不满意就会暴怒,网络游戏中唯我独尊,征战沙场的英雄主义使得他们变得自大而又自恋。在网络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无所不能的,而在现实之中,他们又是无能为力的,反复对比之下会更加激化他们自卑和痛苦的心理,巨大的反差使他们难以承受内心的落寞,而人格障碍就是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逐步形成的。
(二)影响未成年人自我认同的构建
网络暴力信息会使得儿童或者青少年的心智更加空虚,“空心病”年龄范围呈低龄化。 “空心病”是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北大新生中,有30%的学生厌学,有40%的学生认为人生空虚没有意义[18]。徐凯文在提到“空心病”的最大症状是快感丧失、孤独,部分学生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空心病”与抑郁症类似,但是按照抑郁症的疗法却并不管用。“空心病”的成因是因为大学生这类群体出现自我认同的危机。自我认同的构建是21世纪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其包含自我理解与自我实现两部分。自我理解即对自我内在潜力与能力的觉察;自我实现即实现自我宏观的目标,是内心对“客我”(社会化自我)的定位。受“空心病”影响的学生自我认同感较低,与内心深处的联结不够紧密。与内在自我联结度的不够导致了与客观世界的情感隔离,这也是绝大多数患“空心病”的大学生内心孤独的根本原因。“空心”使得当代大学生无法感悟生命的意义。从大的环境来讲,“生命意义”的困惑不仅存在于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许多中小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未成年人把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投射到游戏中,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能显示出他们的强大,但是虚幻并不能代替现实;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使他们迷失自我,形成浮夸的“自我”,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青少年时期自我认同的构建起到阻碍作用。如果说,当代中国的价值虚无主义是“空心病”形成的社会基础,那么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信息则使得未成年人的心智更加空虚,进一步丧失与内在自我的联结。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个体内心充斥着迷茫和无力,势必影响着青年期和成年早期人格的发展,进入大学后患“空心病”的几率更大。
(三)使未成年人“心灵麻醉”,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 , 现代大众媒介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19]。从微观上分析,遭受网络暴力信息袭扰的青少年精神萎靡、无心学习,他们注意力不在课堂而在网络。注意力的分散致使他们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最终会促成他们形成厌学心理。中国的基础教育向来注重个体的学习成绩,分数的多寡决定了个体在成年早期所在平台的高低。
从宏观上分析,他们会逐步地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度思考是成功者必备的素养之一,社会的转型需要先进思想的推动,只有把零散、碎片化的精神信条加以整合,进一步形成思想上的结晶,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我们党一直在各级学校中宣传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在于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几十年后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厚度。而网络游戏中暴力信息使他们只关注现实中的冲突而不着眼于长久的未来,当下正需要越来越多的儿童与青少年去了解中国,关心世界,未成年人正确的人格培养关乎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