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现状及迎评促建策略

2019-06-09 10:18梁小利姚永萍周菊雷诗云林琴张先庚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策略

梁小利 姚永萍 周菊 雷诗云 林琴 张先庚

【摘要】近年来,伴随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现状和经验做法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为新建高职院校迎评促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迎评促建  策略

【基金项目】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编号:2017JGZ02);四川省教育厅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编号:G5-2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48-02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的出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为贯彻落实(教高〔2006〕16 号)文件精神,自2008年起,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3]。

1.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概况

1.1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概况

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西方国家均将发展的目光放在了高职教育的质量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强有力的措施保证高职教育质量,其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包含对学校办学水平即办学质量的信息搜素体制还包含质量监控体制,质量保障体制相对较为完善。现代高职教育评估,最早追溯于20世纪初期美国开展的教育鉴定,之后相继影响到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评估在制度、方法、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提供了经验借鉴。

1.1.1美国高职院校教育评估  由于美国是教育评估的发源地,目前评估机制较为完备,评估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质量监控的中心机制为认证制度,包括地方性认证和专业性认证,其中地方性认证机构承担了美国院校的大部分认证工作,这些认证机构为私立的、社会性的,不存在政府行政干预的问题。通过认证制度保障教育质量的评估方式,可有效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和认知度[4]。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自愿接受各种专业机构的评估,而不是出于政府的要求,高职院校以其良好的评估结果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从而为学校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在美国,高职教育的高度市场化是其参与评估的真正动力[5-6]。

1.1.2 德国高职院校教育评估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起步较早,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其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由政府设立的质量考评会来承担,负责制定教育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评估原则和评估标准等,并对高职类院校进行教育质量评估,评估人员深入高职院校,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评估,能较好地保障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德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行业协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法律规定,每一个行业协会都必须有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主要承担对企业培训资格的认定,其中包括培训场地、设备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以及相关培训知识等一些软实力的审核,还承担监督和咨询的工作[4]。

1.1.3 新西兰高职院校教育评估  新西兰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评估,落实到了学校、院系级教学计划、各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层面,注重对教学、课程学位的检查与评估,定期检查所有课程的范围、结构、目标、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等。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虽然评估标准是由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中心或培训与发展中心负责制定,但对基层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给予了充分尊重,可根据需要选择设计评估指标,体现了新西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评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7-8]。

1.2 国内高等教育评估概况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较晚,故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的建设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不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育部自2004年颁布《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2004]16号),标志着第一轮水平评估的正式启动。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正式提出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本轮评估以引导高职院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与建设为目的。至此,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评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9-12]。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做法及策略

2.1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2.1.1 成立迎评工作专项机构,加强领导  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确保评建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根据任务分解情况适时设置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确保办事效率与效能。把评建工作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

2.1.2 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建立部门分工责任制   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制定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任务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评建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由部门第一负责人负责组织落实并完成好评建工作任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精神内涵,不断转变观念,对照評估指标体系寻找差距,加强整改,切实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12]。

2.2 认真学习,明确迎评工作指导思想、目标和进度安排

高职院校通过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迎评促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确定各阶段工作进度安排,系统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方案。经校内外专家和各部门充分论证后,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方案进行完善并具体落实。

2.3建立并使用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建立并使用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搞好评建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13]。高职院校应指定专人,负责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的源头生成及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信息填报与评估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关联性和佐证性。高职院校可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对照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学院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4以评促建,全面深入推进内涵建设,有序开展迎评促建各项工作

2.4.1 确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凝练学院办学特色  全面总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在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方面所实施的改革与创新,找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和服务方向,凝练出符合学校实际、服务地方发展、具有鲜明特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2.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献检索发现,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但师资队伍建设又是状态数据平台和评估专家现场考察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以评估为契机,分析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梳理在师德师风、“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和校外兼职教师方面的建设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理清师资队伍建设基本要求、总体思路和保障措施,合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12]。

2.4.3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考察重点,也是高职院校办出水平和办出特色的集中体现[13]。因此,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并落实好专业发展规划,做好专业剖析报告,全面梳理和总结学校在专业建设特别是重点专业建设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凝练出特色和优势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非常重要。课程建设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重点要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及职业资格标准是否纳入课程体系。此外,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2.4.4 加强管理创新,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深入探索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系部的管理主动性。此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教学质量保障至关重要。监控体系的建立除了健全制度,规范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还需做到全过程监控,关注学生、教师各方面信息的反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2]。

2.4.5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档案建设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档案是实施评估的重要凭证,是二十字评估方针的真实记录,在迎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档案管理,通过观摩学习和培训宣传,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明确要求,确定档案收集范围和具体内容;统一规范,确保档案材料规范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学院的各项工作[14]。

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既有利于学校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又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改善教学管理,推进依法办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坚持“迎评促建、迎评促管、迎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加快自身建设,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 号).

[2]王成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十年回顾与展望[J].江苏教育,2014(12):26-29.

[3]严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反思与改进——基于安徽省两轮高职评估大数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0-34.

[4]吴文聪.陕西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康玮.中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23-24.

[6]林小城.泉州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5.

[7]于寒潇.辽宁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8]赵菊珊.新西兰重点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实践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5):31-33.

[9]谢炜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的发展轨迹与策略研究——以廣东省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7-40.

[10]谭凯.关于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探析[J].科技展望,2015(28):295.

[11]王益兰,曹伏明.以项目制推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迎评工作初探——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27-28.

[12]肖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15(2):38-41.

[13]万德年.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设计[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79-81.

[14]葛春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档案工作关系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6):180,186.

作者简介:

梁小利(1983-),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护理教育及教学管理。

张先庚(1969-),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护理教育、教学管理及临床护理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