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科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理科性质比较明显的学科,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无疑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了诸多影响。经研究调查发现,小学数学相比于文字类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诸多要求,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科学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教学误区 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33-0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事业都实现了有效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只注重“照本宣科”,而如今,教师会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平台和机会,根据部分小学的教学情况看,效果尤为明显。不过,部分数学动手操作教学模式还是过于形式化,小学生难以深刻意识到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希望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误区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误区,经过总结分析,主要体现在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这两方面。
1.主观因素
一是动手操作教学过于形式化。鉴于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比较重,虽然教师会按照教学要求有意识的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操作类型的学习任务,但很多时候都只是注重形式,而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知道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所在。
二是动手操作要求不够明确。动手操作前,老师没有讲清楚操作的具体要求和目的,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操作学习的需求没有被有效地激发起来,以至于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表现得十分茫然。
三是动手操作方法不够科学。动手操作既有个体的活动,也有分组合作学习的需求,有时小组成员分工不够明确,没有责任到人,导致课堂显得比较“乱”,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
四是动手操作时机欠妥。为了增加感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有时动手操作需要在新课前进行,放在课后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有时为了探究新知,也可在新课时进行,这些都需要老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老师实施操作的时机不对,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客观因素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误区的出现,不仅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深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一是受操作工具本身的干扰。在一些低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堂上,这边老师还在讲要求、布置相关任务,那边已经有学生拿出学具悄悄地玩耍起来。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时,老师为了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每人每组的操作学具都是完全相同,而导致一些孩子不愿意、不想去实际操作。
二是受操作活动形式的束缚。老师在设计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时,按照自己的想法,常常预设了标准答案,暗含了统一的要求,束缚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没有真正起到动手操作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误区对策
1.精心准备动手操作教学道具
为了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之前,往往会提前准备好教学道具,以免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教授不同年级小学生课程的时候,所使用的道具也应具有一定差异性。
比如:低年级小学生,动手操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呈现在课堂上的教学道具往往相对简单,比如:小棒、方块等等。而在教学高年级小学生的时候,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道具。以“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程教学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卡片”进行公式推导,分析,而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教师在关键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极具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借助道具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它和原来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等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2.帮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教学要求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教师在展开动手操作教学课程之前,若没有告诉学生本节课程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展开实际动手操作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教学要求,从而也更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小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告诉他们需要动手操作什么内容?如何进行科学操作等信息,这样也更有助于小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
以小学二年级课程“除法的初步认识”为例,在开展动手操作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先将小棒道具分给学生,有些同学多,有些同学少,为此再引导学生数一下小棒的数量,之后就有一些同学提出教师分小棒不够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提出“平均分”这一数学概念。紧接着,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道具实物,比如:切成小块的苹果,并鼓励某几位学生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合理划分,他们在分配苹果的时候,发现最后还剩下几块苹果,正当同学们疑惑不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潜移默化中,学生不仅明白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一数学道理,而且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3.恰当把握动手操作教学时机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了解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必须要把握好科学且恰当的教学时间。
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程的时候,首先,教师会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量角器画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动手操作的学习机会。为了让学生清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要求,比如:画出一个150度的角以后,学生会借助手中的量角器以及三角尺迅速画出图形,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随后提出的难度也会适当增大:只利用三角尺,你们还能准确画出150度角吗?虽然对于多数小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但是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一些学生会清楚发现使用三角板的90度直角,再加上一个60度角,两者拼起来就是150度。不仅如此,用一个180度的平角减去30度的角,同样也能得到150度的角。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在实际动手操作课程教学中充分把握好时机,学生的探究意识、逻辑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有效加强,久而久之,学生的脑海中也将会自动记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结语
通过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都将得到有效培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诸多问题,但作为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也才能更加有效且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长远看来,小学数学教学事业也将得到有效发展,而我国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必定也更加令人满意。根据当前的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程教学情况看,虽然依旧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潘春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10
[2]秦路遥.小学数学教学“假性操作”的误区与对策[J].文理导航,2017.10
[3]何红莲.探究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误区与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6
[4]洪祥.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操作活动的浅表化现象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8.06
[5]邹海洋.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学习“错位”现象剖析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