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2019-06-09 10:24全小成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管理模式创新

【摘 要】 本文结合网络对图书馆的影响,分析网络图书资料的特点与当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简述网络图书资料管理的价值,结合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具体状况提出创新策略:优化馆藏资料,建立图书馆资料共享模式;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优化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完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 网络环境;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各种设备的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在以往的工作中,网络覆盖面相对较窄,且各种网络设备的使用受到限制,这就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会过多的去关注网络对各个领域的影响。而在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先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环境得到了优化。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之一。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之下,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传统的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无法对图书馆的资料进行良好地管理,也不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不再对其进行创新,很有可能会使得图书馆与时代脱节,从而导致其被取缔。基于此,不少学者提出,必须要将图书馆资料管理数字化,将其从单纯的纸质阅读形式转变为视听化的形式,且扩大服务面。但是,在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其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而,笔者根据当前网络环境对其进行探索。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必需品。网络的存在既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对一些传统的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使之存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以传统图书馆为例,其受到了电子图书的冲击,在近几年的服务力度逐渐缺失。在部分地区甚至被取缔,个别学者对其存在价值有所质疑。当然,目前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证明。但是,可以看出如果当前的图书馆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那么其无论是在服务力度还是在使用价值上,都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网络图书馆的创建也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创建网络图书馆其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资料模式,其不仅覆盖了文字资料,还包含着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资料,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但是,在当前的图书馆运营中,要达到这种服务形式,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要创建数字化图书馆模式,而创建数字化图书馆模式就必须  要对其信息化进行建设,否则将难以发挥其数字化的优势,甚至会影响其服务质量,使之经营或者生存受到限制。尤其是传统图书馆资料管理多是依靠纸质档案进行,这对于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的障碍。在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创新上,其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科学地过滤信息、如何维护和管理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将线上线下的管理结合等等。可以说,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的创新面临着很多问题,且不容忽视。

二、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1、从图书馆的地位来说

图书馆资料的更新、维护与管理,其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基本上涉及到了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各方各面。其中以馆藏资料的保存、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环节的管理最为重要。其中,馆藏资料的保存作为图书馆发挥职能的基础,其在网络环境下的重要性加强,直接关系到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否。从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内涵上来看,其实际上就是管理知识信息资料,为个人提供更多的信息,能够有效地保存学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结果。随着网络环境的优化,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不断增加。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来说,电子阅读能够为其提供更大的便捷性,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因此,图书馆要想保证自己的运营,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必须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模式。尤其是在文献资料方面,要保证全面、高效等几个基本因素。

2、从图书馆的技术方面来说

当前,云技术的发展更好,其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对图书馆资料管理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形式构建时,最终也需要运用到云技术。也就是说,要运用当前的云技术将图书馆资料管理创新落实,使之走出当前的困境。例如,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以数据库的形式来为其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并且以网络将其串联,使之形成一个覆盖面较广的资料库。当然,服务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承载力,能够很多读者同时进入,保证服务质量。从我国当前的技术状况来看,能够保证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料管理创新措施

1、优化馆藏资料,建立图书馆资料共享模式

对于图书馆而言,其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馆藏资料上。如果馆藏资料足够,能够为读者提供较大的信息支撑,那么读者选择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大。反之,读者选择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小。因此,必须要优化馆藏资料。而在馆藏资料的优化上,主要表现在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引入。注意,不是所有的文献引入都能够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因此,在收集之前,必须要进行读者调研,使之收集的文献具备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多方面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对于已经存在的馆藏资料,其形式可能较为老旧,其可能会因为不适应技术的进步而流失。因此,必须要重视老旧资料的整理与技术更新。当然,不是所有的老旧资料都具备价值,在对其进行保存时,必须要及时过滤。可以说,过滤是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的重难点。在馆藏资料得到优化后,建立信息资源平台,以共享的方式来提供给读者,从而使得资料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其价值。以先进的技术优化检索方式,使得读者在资料检索时,效率得到优化。

2、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手段逐渐多元化。在这种状况下,就要求图书馆在服务渠道上逐渐多元化。首先,必须要保证图书馆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建立一个相对较好的服務机制;其次,能够为了保证读者借阅的便捷性,需要建立开放且安全的信息平台;最后,信息平台的构建上,必须要尽可能规避广告或者链接,从而避免网络风险事件的发生。

3、优化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进行资料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需要改善人们的意识,还必须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软硬件设备。例如,图书馆本身就具备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例如运行速度较快的计算机;图书馆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等。其中软件设施不仅包含人们的技术与意识,还包含了当前存在的一些管理系统。RFIT智慧型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当前最具备实效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在图书馆中进行运用时,能够一次性的处理大量图书数据,从而将馆藏、借阅、盘点、归还等问题加以解决。当然,这种技术的推出要求图书馆能够对系统具备充分的信任,从而放权到系统运行。

4、完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从我国当前的图书馆运行来看,其中存在的多數管理人员都是以传统管理知识为主的,在管理技术上也相对缺失。如果要让其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图书资料管理,那么其可能存在一定的知识与技术缺失。为了保证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四、小结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如果不及时对其运营模式进行调整,那么其可能会被取缔。图书馆资料作为图书馆竞争的核心内容,其馆藏资料的丰富与管理形式的先进,将会直接影响读者体验。基于此,当前很多图书馆都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意识、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保证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性与全面性。

【参考文献】

[1] 张曦.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探讨[J].才智,2018.31.218.

[2] 孙吉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图书馆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19.176.

[3] 查紫阳.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料室的科学管理与信息服务[J].文教资料,2018.28.123-125.

[4] 安东霞.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讨[J].智库时代,2018.37.68+70.

[5] 孙淑云.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新西部,2018.23.128-129.

【作者简介】

全小成(1982.7—)男,汉族,陕西人,任职于西安翻译学院,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管理模式创新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