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连霞
户外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户外游戏中幼儿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明确地预见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诱发危险因素。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他们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生命、安全、健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尽可能地在户外游戏中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安全呢?
为保障幼儿户外游戏的安全,必须对户外游戏场地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并设置安全标志、警示语等,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户外游戏中场地使用的不合理性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幼儿园将户外游戏场地平均划分给各个班级使用,导致每个班级所分到的场地不一样,有的场地不规则,且障碍物多;有的场地均为粗糙的水泥地面……致使这些班级盲目地使用场地,如:在粗糙的水泥地面进行跳跃练习;在多障碍物的场地上进行跑步练习等,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教师应依据场地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达到合理利用户外场地的目的,从而避免户外游戏中的安全事故。如果户外游戏场地面积较小,可以采取不同年龄组错开游戏的方式,以免因场地窄小而发生安全事故;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场地,则要依据场地的性质确定该场地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如:不规则且多障碍物的场地可以进行攀登、平衡类练习;柔软的草地可以进行跳远类练习等,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器械活动,可以固定练习场地,统一做好各项保护措施。当然,为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在活动前对场地的认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游戏器械的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器械的使用不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器械拿放环节混乱导致幼儿受伤;二是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少,幼儿常因争夺器械而发生安全事故;三是在窄小的场地内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多,导致教师无法全面指导而出现器械伤人的现象;四是投放的“新器械”(幼儿还不会使用或还不能熟练使用的器械)种类过多,导致幼儿使用器械不当而受伤或伤及他人。例如,晨间活动时,教师同时投放了滑板车、跳绳、羊角球及铁环四种“新器械”,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些器械,幼儿高兴极了,不停地用各种方式进行着探索。有的幼儿会把跳绳当马鞭甩,抽到了同伴的脸;有的幼儿对滑板车的控制还不熟练,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周围的同伴……可见,器械的投放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安全,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器械。
在户外游戏场地中设置安全标志、警示语也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听信号快速反应跑的练习时,为避免碰撞,可在地面上用箭头标明跑的方向;玩大型滑梯前可先在滑滑梯的重点部位贴禁止往上爬或正确往下滑的标志。
开展游戏前,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计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很大,分为很多区域,如球类区、跳跃区、大型玩沙区、攀登平衡区等,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每到一个游戏区域,我们都会讨论应该怎样玩、不应该怎样玩,让幼儿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如:爬攀登架时要抓紧护栏,不能相互推拉;走梅花桩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能拽着、抱着同伴走;玩大型滑梯时不能头朝下滑等。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使用正面引导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某某不听话下楼梯时跳着走把腿摔坏了;某某不小心拿玩具把小朋友的头打破了等,幼儿难免会因为好奇而去模仿。我们应该多举一些幼儿注意安全的例子,如:某某小朋友玩滑梯时不推、不挤;某某小朋友在跳绳时能注意看看周围的情况,不把绳子甩到别的小朋友……这些正面的榜样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另外,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机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幼儿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集体教学中多给幼儿讲一些有关健康、安全的故事,让幼儿自己去判断故事中的行为准则,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样处理。
在户外游戏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按其游戏特有的规则来约束和实施游戏活动,才能使游戏的目标得以贯彻、落实,才能使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例如,在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告诉幼儿当“老狼”来捉小动物时,小动物要四散奔跑躲避“老狼”,当“小动物”在躲闪跑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累了可以蹲下表示躲起来了,跑过设置的横线表示到家了,这两种情况下“老狼”都不能再追捕“小动物”,如果不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则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只有将规则交代清楚了,安全事故才会得以避免或减少,幼儿投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更高。当然,幼儿的规则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游戏中幼儿通常是玩着玩着就忘了游戏规则,这就需要教师反复地强调,时刻提醒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能力各不相同,在户外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就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如:玩踩高跷时,由于自制高跷的着地面积较小,对于胆子较小的幼儿,尤其是对几个“小胖墩”来讲就有了一点危险性,这时教师就要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保护。另外,同伴的影响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当看到同伴由于游戏方法的不当或其他因素而遭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进行琢磨,避免困难或危险的再次发生,使自己获得自我保护的经验。例如,在“智勇大闯关”的游戏活动中,我先请一组幼儿尝试在轮胎上匍匐前进、在独木桥上滚轮胎等有一定难度的游戏,让其他幼儿在观察同伴游戏的过程中感知轮胎上匍匐前进和在独木桥上滚轮胎游戏的经验技能,吸取同伴的教训,懂得上坡时要猫着腰,两手扶好轮胎,用力推着轮胎走上独木桥,而下坡时则要控制好轮胎,不能让轮胎带着自己走,只有这样才能安全、快速地走过独木桥。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可经常有目的地组织和开展一些户外混龄活动,让小、中班的幼儿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例如,中班幼儿学跳绳,开始时绝大部分幼儿都不会跳,喜欢挤在一起甩着绳子玩。后来我们邀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做示范,请幼儿观察哥哥姐姐们是怎样跳绳的,有的幼儿还会主动让哥哥姐姐带着他们跳,幼儿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掌握了跳绳的技巧,懂得了跳绳时自我保护的方法:跳绳的时候不能挤在一起,挤在一起不但跳不好绳,而且还很容易被绳子伤到。
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的一些游戏技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是我们都没想到的,这时我们就要对他们及时地给予表扬,让更多的幼儿了解这些好的技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哪些是应该注意的,哪些是安全的。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幼儿,一旦幼儿发生险情或做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会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有一次,我带领幼儿玩走独木桥的游戏(独木桥是一根很窄的圆木),轮到胖乎乎的雨萱时,因为体重较重,她刚怯生生地走上平衡木,就摇摇晃晃,双手乱舞差点掉下来,我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告诉她不要慌,要伸开手臂保持身体平衡,眼睛看着前面走。当雨萱一步一步走过独木桥时,小朋友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她非常高兴,也从中掌握了走独木桥的技巧,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家长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可以通过座谈会、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目标,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例如,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时,要求教师必须安排一个户外游戏活动,让家长观摩,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像运动员一样在操场上快乐、健康地奔跑、跳跃、游戏,就会领悟到户外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家长就会配合幼儿园,随时注意引导、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户外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保证幼儿的安全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平安。我们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有效的方法,多形式、多方面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幼儿真正安全、健康地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