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语精读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2019-06-03 04:15曹玉姣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思考

摘  要:俄语精读是高校俄语专业开设的主干基础课程。精读课程的课堂教学涵盖了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对于培养俄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俄语精读课堂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及思考建议。

关键词:俄语精读;教学实践;思考

俄语精读课程是高校俄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表达及使用能力,同时对俄罗斯文化、风土人情等做到相当程度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笔者目前已连续四年在我校教授俄语专业低年级精读课程。在接近四年的精读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本人的观察和总结,认为当前的俄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差距

大学生是成年人,又经过十几年系统的学校教育,认知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大学的俄语学习是从零开始,学习的内容,特别是精读教材中的对话和课文(相关主题如“家庭”、“运动”、“天气”等)实际上远远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曾在外研社举办的多语种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上听专家讲过,要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难度应该相对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才能让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这一点来说,课本上的对话、课文除去语言本身所存在的难度以外,其交际意义基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外语教材的内容组织之间具有无法协调的矛盾,必然增加课堂教学的难度,但这一点同时又是大学生从零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无法避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要有意识并且想办法进行弥补,例如适当补充一些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具有现实交际意义的相关材料等。

二、忽视阅读对于精读课程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我们的教材从大一下(即《大学俄语2》)开始都是按主题划分单元。如《大学俄语3》第一课主题“肖像、人的外貌”,第二课“人的性格”,第三课“兴趣爱好”,第四课“旅行”,第五课“图书馆,书”……可以看出,各单元各自为题,相关性较小。以主题划分单元的好处在于,每一个单元的词汇可以构成主题词汇群,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句型等。然而,各单元主题相关性小意味着词汇的重复出现率也小。我们都知道,外语学习中,掌握词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词汇的“复现”。即一个单词只有多次反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真正记住它。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知识是需要复习的,否则48小时之内的遗忘率能达到72%。因此,尽管每一课学习后教师都要求学生记单词,进行听写,但是由于教学进度要求,我们之后几乎没有时间再回顾前面的主题。于是,该主题的某些词汇也在学生脑袋里彻底“遗忘”了。此时,课外的阅读就显得特别重要。难度适当的阅读既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更有助于盘活学生脑子里记过的被遗忘的单词。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精读课上学过的单词、句式会在学生眼前复现,学生还能在阅读中运用学过的语法分析句子,从而起到巩固语法和分析语篇的能力。

笔者一直认为,俄语精读课程不能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精读”,要鼓励学生课外多多阅读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文章。课外阅读的材料最好由教师事先筛选,再推荐给学生。阅读材料的难度由精读教师把控,太简单对学生没有挑战性,太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建议课外阅读从大一下学期后半段开始推行,刚开始可以阅读一些简单的俄罗斯童话故事,量不宜过多。从大二开始课外阅读常态化,阅读量可以适度增加。

三、正视学生差异性的存在与影响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零基础学习俄语,但是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很大。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态度存在差异性。开学第一课上,教师一般会问学生为什么选择俄语专业。一般说来,班上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因为兴趣主动选择俄语专业,部分学生对学习什么专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个别学生能明确说出自己以后想要出国,从事与俄语相关的职业。这一点差异性在学习初期表现并不明显,因为大一阶段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且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学习的热情还比较高,基本都能投入学习,跟上老师的步伐。进入大二以后,随着对大学生活的熟悉以及学习内容难度加大,那些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内部驱动力不够,容易产生倦怠甚至逐渐放弃学习。

其次是学生性格具有差异性。精读课老师由于课程较多,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多,可以说是最熟悉学生,最受学生信赖的任课老师。虽说现在都是班级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应该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有些学生性格外向、大胆、爱表现,这样的学生上课爱回答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有时候学生把握不好课堂上活跃的度,可能会影响课堂组织;有些学生性格比较沉稳,会认真完成老师的要求,但是不善于表现,课堂上也会比较沉默安静。现在的大学生都很有个性,自尊心比较强。特别是某些进入三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成绩一般,在班上不受老师重视和喜欢,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敌对情绪,有时甚至会在课上捣乱吸引老师注意力。对待这样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坚持当面当众表扬,私下批评的原则。同时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眼中的“存在感”,這一点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特别重要。

除了学生个体的性格以外,班级的课堂氛围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班课上非常积极活跃,有的班比较沉闷,这对上课老师的心理甚至教学进度都会产生影响。课堂氛围活跃的班级配合度高,教学进度会稍快于沉闷的班级,而且给这样的班级上课教师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会讲到很多备课以外的知识。同样的教学组织在沉闷的班级有可能不适用,因此有时候需要教师调整课堂组织过程以求与学生达到最大的契合。

四、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目前精读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堂的教学主要围绕教师的设计进行。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点,比如,课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师的课堂监控能力强。但是就我观察,这种模式并不总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基本是教师在向学生高强度地灌输知识,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消退,直至变为只会被动接受知识。实际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会造成一种后果:老师觉得上课很累,因为可能90分钟的课堂讲了80分钟,然而学生并没有真正接收到多少知识,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当前俄语课堂教学的弊端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的教学工具就是黑板、粉笔、教材和一些视听材料,教学形式主要是靠教师讲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发展;二是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真实的语言环境、脱离实际意义,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课堂上老师也会与学生进行言语交际的训练,如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实际上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发挥。三是课堂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培养,忽视言语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不是不好,只是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比如我们上面提过的各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组织和过程多样化,让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与多媒体环境不仅能为课堂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图像和文字,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的刺激,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利用QQ、微信、邮件等在线实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网上交流的方式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特别有利,因为可以避免面对老师可能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言语交流环境,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网络大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输出者。教师上课讲的问题学生下课五分钟马上会利用手机搜索相关信息,然后提出一些扩展问题,为了尽量减少被学生“问倒”的尴尬局面,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知识面广,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把自身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也以政策标准的形式向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提出了挑战。

当前俄语课堂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只关注了“教”的有效性,忽视了“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设施和资源给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新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且认知水平较过去的学生也大有不同,怎样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相结合,以此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既是一项重大的挑战,也是值得探索的教学新模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如具备制作微视频的能力、具备多媒体教学技能,熟练使用投影仪、幻灯片、录像等教学设备,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还要具备信息的搜索和筛选能力,为学生在信息海洋中导航。

六、总结

上述即是笔者总结出的当前俄语精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是四年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体会,也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期望能从反思中得到改进的灵感。当然,由于生源、人才培養方案等的不同,各个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也各不相同。本文所述主要针对我校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在有意识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变,期待能看到效果。

作者简介

曹玉姣(1990.04—),女,汉族,四川省西昌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思考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