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彩欣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儿童常常是单纯无辜,象征着希望的代表,因此在战争题材的电影中精心塑造的儿童形象往往有着特别的作用和意义。相比于成人形象,将儿童放置于战争提供的绝境下更容易触动人心,使观者在震撼与愤怒的激情下,自觉进入对战争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冯小宁在1999年拍摄的电影《黄河绝恋》是一部红色主旋律电影,与以往的战争爱情片不同,创造者运用儿童的纯真形象去贴合大众心理,努力将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孩童的纯真对比战争中的善与恶,在炮火威胁下宁死不屈的中华精魂更是真实地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
电影的开头是暮年欧文带着孙女故地重游,看着浩浩荡荡的黄河水随着流光的消逝奔涌入海,他想起了年轻时在异国度过的峥嵘岁月。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被翻开,随着低沉舒缓的音乐响起,一段尘封的往事被娓娓道来。那是中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行战士护送美国飞行员欧文去往根据地的故事,逐渐激昂的管弦乐奏响,猛烈的記忆如潮水般涌来,序幕在一场回忆中缓缓拉开。
再忆起这段始终伴随的牺牲和离别的残酷经历,不知他最先想起的是谁?是与他相爱的安洁,是为他牺牲的黑子,还是那些在逃亡过程中给予他帮助的中国人民呢……在观影结束后,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的只有在炮火中孩子们童稚的影子。
那在炮火中依然保有的童真仿佛是穿行在空中绵绵不绝的白云,不断涌出新的感动和共鸣,穿透我的心扉,带我走进连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的难以释怀的情景,触动心底那根柔情的弦。
在欧文的回忆里,第一个出现的是救了他一命,却不幸被炮弹炸死的放羊娃。欧文在炸毁了日本军舰后开着摇摇欲坠的飞机在神州大地上穿行,最终飞机悬挂在悬崖上。欧文差点坠入深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放羊的孩子把他救出。放羊娃黑糊糊的脸和欧文白色的皮肤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面对面大笑,东西方文明就此相遇。
欧文想用相机记录下放羊娃善良淳朴的样子,当他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男孩的笑容被永远定格在被飞机轰炸前的一瞬间。一枚炮弹将一切化成了泡影,只留下了那条黯淡无光的长命锁。这样无辜善良的孩童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还在微笑,他不知发生了什么,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欧文的善引领他来到中国参与作战,放羊娃的善则以救命的方式回报了这份恩情。可善良在战争中却难以避免地受到炮火的残酷摧残,放羊娃的牺牲使善恶的对比更为明显,从而引发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黄河绝恋》始终以死亡贯穿全片,尤其是无辜孩童的死亡,以此突显战争的残忍和邪恶。当欧文一行人跋山涉水地来到村庄,却发现那里早已被洗劫一空。镜头对准村庄里死去的百姓,尸横遍野、血腥残忍,最令人心疼的是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在还没有好好看到这世界时就已经在发不出声音地哭喊中走向死亡。这里导演特地以孩子的死亡渲染屠杀,暴露出日本鬼子的残忍罪行。
成人世界的纷争引来了战争这个暴力机器的疯狂碾压,对此毫无责任的儿童也不幸卷入其中,成为战争最无辜的受害者。弱小无辜的儿童死亡与残酷暴烈的战争打响,这两个争锋相对的概念放在同一个文本中发生交集,观众由此被它们相互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带入激烈的情感体验中,沉浸于对悲剧,人性,人情,人道主义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之中。
花花在电影中出场时间最长的儿童,给观众带来了最深的感动。她穿着碎花棉袄,两条垂肩辫,圆圆的脸蛋始终带着干净澄澈的笑容,这是黄土地上典型的女童形象,天真淳朴。懂事的她会满眼笑意地喂洋大大吃蝎子,调皮的她会小心翼翼地拿蝎子捉弄日本鬼子,花花用她孩童的纯真给战争带去了一份温情和安慰。
花花是电影中“小英雄”式的人物,是正义一方既弱小又伟大的代言人。被日本人劫持的花花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叫爸爸,可黑子告诉花花,爸爸是八路,不能听鬼子的话把洋大大送过去,于是,幼小的花花咬破嘴唇没有再哭出一声。在面对生命威胁时,孩子表现出的无畏和坚强最能触动观众的内心,这是精神的力量感和昂扬之美,这是在用儿童展示出中华儿女面对侵略者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
在影片中,生存与人格尊严是中西方文明的主要冲突。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始终秉承着“士可杀不可辱”的舍身主义,在死亡面前宁死不屈,民族尊严重于一切。西方的欧文有着与中国人完全不同的生存观念,在死亡面前,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活着就是一种胜利。但欧文看到花花在面对死亡威胁时的那种民族激荡不屈的精神力量改变了他的利己主义。他逐渐的接受中国的观念之后又从心理上给予了认可,他选择把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去迎救花花。可见,在战争中儿童所表现出的生存大义深深地植入进欧文的心理,更扎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故事的最后,只有花花和欧文活了下来。在一系列激烈的冲突中,不断的流血和牺牲更能使观众震撼于矛盾解决时的悲壮。正如江流入海一般,所有冲突矛盾终将汇聚并升华为抗日背后的民族大义。
越是绝望、残酷、悲壮的故事,越能给人带来希望,越能激励我们活下去。儿童象征着新的希望,最后花花的存活证明战争的漫长黑夜总会结束,中华民族就如奔腾的黄河水滔滔不绝,生生不息。
影片以老年的欧文带着自己的孙女回到黄河边,把一张张珍藏已久的旧照片放入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中结束,两人饱含热泪地望着奔腾的黄河水,呼啸着的黄土地,仿佛在参加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
欧文的孙女可以被看做是未经历战争的后代,是新时期儿童的象征。他们有幸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炮火的威胁,不用经历生死的抉择,但始终不能忘记战争曾经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守卫家园宁死不屈的先烈们。
儿童的形象在这部电影的运用是非常成功的,用放羊娃微笑着的死亡表现战争对儿童的摧残,用村庄孩子们血肉模糊的鲜红来展现战争的邪恶残暴,用花花面对威胁的坚强映衬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精魂,欧文孙女以新时期儿童的身份回首往事悼念这段抗争的峥嵘岁月……这些被刻画得有血有肉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童真映衬出人性的善与恶,激发了观众对战争的巨大的震惊与悲愤,从而唤醒人们对于战争的深刻反省以及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