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视域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019-06-03 03:37李钰莹
科教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社会矛盾

李钰莹

摘 要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频发,该类事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对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认识及其发生原因却没有明确的表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为理论背景,来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界定,本质,诱发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矛盾 内在本质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70

Abstract Social security emergencies occur frequently, which have serious social hazards, but there is no clear statement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security emergencies and their cau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o study the definition, essence, triggering factors and response of social security emergencies.

Keywords sudden social security incidents;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trinsic essence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作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个类别,具有突发公共事件的一般特性,在2006年发布并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①在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明确规定为社会安全事件,但对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具体内涵,诱发因素等并未做明确的规定。近来此类事件频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入手,深刻认识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诱发因素,社会危害以及案件发生后的应急举措意义重大。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源头及中国化发展概述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表述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他的思想蕴含在他所写的著作中。马克思关于社会矛盾的表述最早见于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中有关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关系的表述“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产生私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②。当时生产关系与交往形式还没有明确的划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的,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与此同时,马恩还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他们认为市民社会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

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作了这样一段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都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③这样就对社会基本矛盾作了更加明确的表述。

随后经历了列宁,斯大林等的发展及传播,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毛泽东在其著作《矛盾论》中提出来的,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基本矛盾作了具体表述,即生产力以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丰富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范畴。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认识,并沿着这一方向不断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矛盾,提出了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矛盾的途径,指出了全面改革的重要性。江泽民对社会矛盾的认识结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面对新的情况坚持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习近平在十九大中提出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界定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提出及使用大多见于相关法案和应急预案中,其具体的内涵并未给出明确的表述,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正确认识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对于社会管理,公民安全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界定并不是单方面的,它既包含其内涵与外延,又涉及到内在的本质。

2.1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含义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顾名思义包含突发、社会、安全三个主要要素,这里的突发并不是当做一个词语来进行解释的,它是作为事件的一种属性——“突发性”进行理解,“突发性”包含意料之外的未知因素,它的发生是无法进行具体预测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并不会事先预知,也就不能防患于未然。“社会”一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由个人组成的,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从物质生产关系层面对社会做出了新的规定,“社会不是个人的机械的集合体,而是个人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与个人是内在关联,相互贯通的;社会就是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真正的社会联系是在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时才出现的,个人是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④因此,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可以理解为在无法进行具体预测的情况下,在基于一定物质生产活动而建立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领域内突然发生的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需要及利益受到威胁的事件。

2.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本质

此类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发泄个人不满,个人不满的存在由于社会矛盾,因此社会矛盾的存在对造成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具有很大的影响。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不同国家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基于韦伯的三维分层标准即财产,权力,声望,西方社会冲突论者认为社会冲突根源于资源的稀缺问题与分配不公问题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科赛,认为物质性(地位,权力,资源等)与非物质性的因素(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是造成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原因。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规范表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基本矛盾没有发生改变的36年间,我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直至生态文明等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直至今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表述。

关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可以理解为由于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与激化,在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突然发生的不可具体预测的造成人的需要及利益受到威胁和危险的事件,它违背了主觀的社会认同及安全需要。

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诱发因素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作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也不例外,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诱发因素,可以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来进行。

3.1 内在本质因素

在前文中提到,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本质是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因此引发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矛盾,而社会矛盾的一个最主要的表现方面就是社会不公的存在。社会不公表现在多方面,如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不平衡,)以及基于上述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层面的不公平必然对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影响不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会产生不同影响,价值观念不同,社会心理也存在差异。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一大部分价值观不正,存在对社会不满的心理,甚至仇恨怨恨的心理,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在长期的失衡以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对社会,政府等不信任,会选择报复等极端手段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3.2 外在诱发因素

(1)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渗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一些西方国家正式抓住了主流价值观淡化以及信仰缺失的问题,潜移默化的进行文化渗透工作。西方国家通过电视,电影,杂志,无线电波等宣传西方价值观以及各种隐蔽形式的传教活动,旨在改变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在思想文化领域传播低俗,享乐,犯罪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增强对本国的不满,加大对西方国家的向往。西方国家从上层建筑方面改变着中国的社会价值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社会矛盾的发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精神污染无论到什么程度都要引起重视,这对青少年——未来的接班人,对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意义重大。胡锦涛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作为一个突破口是保护和争夺的重要阵地,一个政权和一个社会的颠覆往往先从人们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开始。

(2)新媒体的消极因素。带有明确立场及诱导性的信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的传播,极易误导信息的接受者,引发社会骚乱。2010年12月有一个突尼斯的水果小贩自焚身亡的视频发布到网上从而引发了国家内部的骚乱与冲突,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多样,传播速度快及传播信息的不可确证性来达到目的。作为新兴媒体,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漏洞,存安全威胁,一方面可以进行网络攻击,突破安全防线,修改信息代码,获取经济及政治上的情报。另一方面,黑客袭击,恐怖组织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获取有利信息,传播可恐吓信息,大范围组织恐怖活动等。

4 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举措

4.1 完善处置社会安全事件体系,加强立法工作

建立系统完善的社会安全事件预防和处置规范体系,加强有关方面的立法。世界各国在关于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中极为关注法治的作用,建立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制度。2007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但与其相配套行使的相关法律并未得到完善,执法机关的权力和职责还有待落实。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立法,细化法律条文,增强法律的实施程度。同时加强网络立法,严格管控网络信息的传播,对传播有害于青少年的低俗污秽的信息进行责任追究。整合相对分散的社会安全事件治理体系,要加强基层政府与上级政府的联系,增强系统性,明确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的工作,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做到基层政府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并据此开展工作,上级政府根据实际明确进行指挥。争取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能够有条不紊的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4.2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

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收集四通八达,舆论会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具有强大的助推或者阻碍作用,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至关重要。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是有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各类媒体应在事件潜伏期将舆论向积极方面引导,遏制事件的大规模爆发。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法则,尤其是关键信息的发布对于主导事件走向,增加真实性,争夺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政府应该积极应对,通过电视新闻,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力求还原事件真相,主导舆论走向,杜绝左顾右盼,谣言四起,预防矛盾激化,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安全事件。

4.3 加强文化自信,树立主流价值观

面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威胁,必须加强本国的文化自信,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做好文化安全工作,加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信仰的力量;坚定价值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谨防西方国家价值理念对我国价值理念的冲击与破坏;坚守道德观念,加强道德建设,使社会和谐与稳定不仅仅是通过外力作用来维持,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从而使上层建筑更好的发挥积极的作用。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应对举措,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整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指导,媒体的引导,文化的支撑,最根本上还是社会矛盾的存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政府简政放权,满足需求;各级人大代表悉心听取群众需求,表达群众心声;合理分配资源,注重社会公平;增加与其切身相关的人民的话语权,更好的表达意见,吐露心声,而不是通过极端手段来发泄不满,维护社会稳定,从上层建筑层面寻找应对社会矛盾的举措,从而在源头上遏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出现。

注释

①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第一章(第三节).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4.

参考文献

[1] 周定平.关于社会安全事件认定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 冯毅.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概念的界定[J].法制与安全,2010.9.

[3] 宫承波,黄晓云.重大社会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及其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

[4] 车南林,高正瀚.“两个舆论场”与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以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媒介传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4.

[5] 王国华,陈飞等.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微博传播特征研究——以昆明“3·1”暴恐事件中的@ 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为例[J].情报杂志,2014.8.

[6] 王文卓.文化自信源自哪里[J].人民论坛,2018.4.

[7] 刘永梅.坚定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软实力[J].人民论坛,2018.5.

[8] 朱力,袁迎春.当前我国居民对社会矛盾的感知与解决方式——基于全国九市的问卷调查报告[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2.

猜你喜欢
社会矛盾
公安机关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
公安机关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
论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及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如何在刑事申诉中发挥控申职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诉罢访
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分析中国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论医院医患危机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及化解机制研究
论习近平的制度治理思想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