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 高志军
摘 要 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相关得博硕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关于其的文献55篇,并对16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了关键词共现矩阵转换,并利用了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draw”对此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经过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当前研究热点和薄弱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关键词共现 共现矩阵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獻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62
Abstract Through the search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cted by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 total of 55 papers were retrieved, and the keyword high-frequency keywords were converted into a keyword co-occurrence matrix.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netdraw"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is keyword co-occurrence matrix. After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and weak points were obtained.
Keywords junior Chine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 co-occurrence; co-occurrence matrix; reading teaching; reading ability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从研究者对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些研究角度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研究,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进行文献整合分析,分析其应用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薄弱点。以期给其他相关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
1 文献来源及分析
1.1 时间和数量分析
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能力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55篇,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看出:从2008年至2017年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文献的研究总趋势呈上升状态,2008年—2015年研究较少并且持平稳状态,然而从2013年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呈现加快发展趋势,尤其是2013年文献数量呈现陡升状态,综合2016年至2017年文献数量最多,论文数量占总量的50.9%。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技术对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注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2 关键词分布情况
通过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阅读能力”,选取了其中的55篇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TAT”进行关键词共现的提取,同时excel自动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如表2所示。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draw”对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相关的55篇,从文献的关键词中选取16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可视化研究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得知,16个关键词之间联系总体比较疏远,集中度不高,凝聚力不强,从分析结果看,共216个关系节点之间值为0,表明一些关键词之间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章中的概率为0;有16个关系节点之间的值为1,说明这些关键词共现过一次;图2中“整合”、“阅读教学”、“初中语文”、“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比较近,说明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文献中多以这些词为关键词,而且他们之间的共现频率也比较高,说明本类文献主要以这些关键词为主。但如何进行科学阅读,没有新鲜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信息技术、多媒体与整合等几个关键词已经产生很强的关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发现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词只出现了一次,并且再次通过中国知网输入“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能力”两个主题进行检索,共搜索到55条结果,其中关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文献仅有2条结果。此数据有力的证明了初中语文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严重缺失,即用信息技术解决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的空白。
1.3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需要
我国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相对较少的,对此本文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实践的基础上对提升初中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
2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研究背景
2.1 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写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①而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下,确定整合的主要方向是语文阅读能力,本文研究重点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初中这个学段,阅读是教学中的重点,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情况的改善。
2.2 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当下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拉奇(Large,1984)阐明:“最近30多年产生的信息比过去5000年产生的信息总数还要多。奈斯比特(Naisbitt,1989)写到,大概每5.5年科学信息就要翻一番,②在这种信息加速更迭的时代下如何快速获得信息,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对于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挑战,而在学校通过书本获得的信息量已经追不上信息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中书本的阅读,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和扩展书本阅读的不足,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速度、质量。
2.3 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现状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讲授型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落后于信息发展速度,教师以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另一种是传统的自主型阅读教学,确实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但教师发挥的主导作用并不明显,所谓的自主型是放任学生阅读,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正确的指导,那么学生的阅读效果可能不理想,阅读能力也不能较好的提升。通过前面对语文阅读能力“关键词共现”得出的网络关系图分析得到信息技术支持下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从信息技术环境方面着手,出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学习平等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但从信息技术做为阅读的工具上研究的比较少。
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意义
3.1 人才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他们其实是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外在实力,从根本上来说,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纵观中国古代,秦国扫六合、贞观之治等,正是善于用人才才取得取宏伟大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5月6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服务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发展在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如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此时正是我们需要的能力,较高的阅读能力可以精准的掌握自己需要的大量信息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就能够广泛的获得信息的来源,增加知识量。
3.2 个人学习和适应生活的需要
终身学习能力是大语文教育下培养学生的终身目标,语文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培养的核心,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语文素养可以潜移默化的形成。由此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个人素质、适应生活的能力。
3.3 閱读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同人对阅读能力的解释不同。我国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从实践的角度认为:“阅读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理解、记忆和速度。阅读,首先要读懂,并且能够记得,而且还要读得快。这才算是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张建华先生认为:“阅读能力构成要素有三个方面,即知识因素(具有良好的结构形式和机动的备用状态)、思想因素(推断语句意义、理解段落要点、覆盖作品中心、展开联想、强化记忆、全面评价、文学鉴赏等七项)、技能因素(速度、朗读、跳读、选读、精读、查读、记读、积累、笔记等九项)其中,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技能是保证。”③两种解释实质是一样的,后者的解释比较详细,前者的解释比较有概括性。在这里笔者比较倾向张志公先生的解释。
对于阅读能力的结构的组成,也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阅读能力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记忆能力”④也有人说阅读能力还应包括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并把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解释为速读能力和记忆能力等等。还有人认为“阅读方法(包括精读、略读、速读、跳读以及查阅参考资料、参考书等方法)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能力正是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⑤笔者认为学生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训练获得的阅读方法技巧,就能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所以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探索。
4 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原则
4.1 适度原则
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学中出现了多媒体的“主权”的地位,特别是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课件制作为求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制作的内容花哨且形式杂多,而且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量的通过视频,音频教学,忽视忽视对文本的赏析品读则不利于学生感悟语言美和理解篇章结构,使阅读课程本末倒置,这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容易使学生头脑混乱,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采取这种方法,那么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会得到提升。
4.2 师生互动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不是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为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在师生教学活动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是充分条件,如果任由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自主阅读,缺少教师的指导,那么学生得到的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不能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与思考文本,因此缺少独立的思考能力,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5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5.1 转变教师观念,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转变教师的观念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改变教师固步自封的传统教学思想;另一方向是改变教师完全信息化的思想,而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因此学校对教师培训应该从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和教师对信息化的理解三方面着手,使得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应用技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2 掌握科学阅读方法,改变阅读方式
语文教育家叶老先生对“训练”一词早就有过精确恰当的论述,他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叶老先生还非常重视训练过程的有效性,他反复强调两点:一是要坚持由“扶”到放,而且在“扶”的过程中,时时不忘放手;二是要坚持举一反三,重在引导学生“反三”。科学的阅读方法就是读得懂、读的快、记得牢。读得快的阅读能力需要技巧,这种技巧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在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看来造成阅读速度减慢的主要因素中,有关眼球运动有三点,一是注视次数过多,二是注视时间过长,三是回视过多。第二个影响因素是视知觉范围。研究表明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约占95%,眼跳时间约占5%,由此我们得出阅读速度的快慢与眼睛一次注视时间内所能感知的字数的多少有关,因此我们在一次注视时间内所能感知的字数就被称为我们的视知觉范围。而我们平时阅读时有两种感知方式,一种是一次注视一两个字,每读一个字就对一个字进行停顿分析,这种方式被称为点式阅读;还有一种阅读方式是一眼能够看一行或几行文字,在阅读过程对字、词、句的理解比较统一,减少了注视时间,阅读速度变快,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线视阅读。当然眼球的运动与眼部肌肉的运动都是需要经过训练,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养成线式的阅读习惯,改变我们点式阅读方式。
5.3 开发阅读教学环境,减少认知负荷
阅读环境的建设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在这里笔者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两个角度讲述开发阅读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开发阅读教学环境所依据的理论有脑科学理论,生成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1)基于脑科学理论开发阅读教学环境,提高阅读能力。脑科学原理尊重教育规律,它解释了左右脑的机能,在阅读方面说明了左脑负责听、说、读、写语言功能,右脑负责图像、色彩、感情、联想功能等。其中左脑是传统阅读方法的生理基础;当阅读不发音时,我们的阅读行为就是视觉性行为,此时我们可以发挥右脑的图像识别能力。阅读实际是阅读者与所阅读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碰撞的过程,是文字通过眼睛输入大脑中产生图像的过程,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媒体技术应用于阅读教学时,我们适度地采用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将文本中距离我们有时代感文本可以先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了解,例如初中课文《中国石拱橋》,看完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石拱桥的建造结构及装饰的视频和图片解说后,那么在阅读这篇课文前脑中就显示出了石拱桥的立体模型,有利于理解《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从而减少了大脑的认知负荷,提高了阅读能力。
(2)基于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开发阅读教学环境,提高阅读能力。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学家威特罗克对生成性学习模式进行了最早的研究,威特罗克认为:“人们倾向于产生与之前学习相一致的直觉和意义,学习是学习者努力在外界刺激和内部记忆之间建构意义、生成连接的过程。”⑥这从心理学角度确定了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生成性、主动性、直觉思维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主动选择注意信息,亲自参与,因此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就需要主动阅读,抓关键点,带着问题读书,将书中的信息提取内化,对大脑原有的知识主动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如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阅读教学环境,学生可以自己搜集、查找、选择与自己所读文本有关的信息,网络资源容量大范围广,通过网络每个人都可以交流读书感悟,能快速、广泛地获得信息,再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信息,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6 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通过信息技术改善阅读环境,改变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等,使学生主动建构,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初中阶段的学生对阅读能力要求更加高,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其阅读能力,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② [美]Pricrilla Nnrtnn&Karin M.Wibure.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89.
③ 明卫红.阅读能力的要素、结构层次及其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4.
④ 董乃铭.浅谈阅读能力的基本结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10).
⑤ 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32.
⑥ Kourilsky, Marilyn, Wittrock, et al. Generative Teaching: An Enhancement Strategy for the Learning of Economics in Cooperative GroupsfJl.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2.29(41:86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