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高中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职业高中培育“工匠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将培育“工匠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关键词:职业高中;“工匠精神”;培育探究
2016年、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相继提出了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新时代呼唤着“工匠精神”,职业高中应把培育“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力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一、职业高中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主要问题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产品进行精致的雕琢,通过反复的加工,运用完美的概念,不断去完善产品,由此塑造出真正的职业精神和追求完美的一种永不懈怠的信仰,包括服务精神、创新精神、改革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当前职业高中培育“工匠精神”还不到位,在教育理念、教师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有待改进和加强。
(一)学校培养“大国工匠”的教育理念还不强
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但是一些职业院校特别是职业高中的教育理念还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有的学校往往只强调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不够,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另一方面,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脱节、匹配度不高,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现代企业的岗位需求。
(二)教师素质与“工匠之师”要求还有差距
“工匠之师”集教师和师傅于一身,不仅要求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精通专业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技巧,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工匠所对应的行业职业精神。目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紧缺,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传授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能力还存在不足。有的专业课教师过度注重技能培养,忽略了德育教育,没有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有的新入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技能实践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少、指导性不强;有的老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对教学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因循守旧、自主发展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单一。
(三)校企深度合作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
目前,校企合作还处于浅表层阶段。在产学结合办学中,大多是学校“一头热”,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还没有形成,校企联合培育机制还不健全。
二、职业高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职业学校要不断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创建优质的教育环境。
(一)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职业学校要以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目标,树立“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在入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确定人生目标,构建发展阶梯,做到“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园橱窗等宣传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典范事迹。要广泛开展展现“工匠精神”的文化活动,坚定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要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形成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铸就更多“工匠之师”
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将“工匠精神”植入教师队伍培养,运用多种途径培育造就众多“工匠之师”。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以“工匠之师”作为毕生追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既要交给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指导学生心怀理想、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报效国家,帮助学生养“匠心”、铸“匠魂”、成“匠才”。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根据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学科、发展阶段等因素,科学制定教师发展培训规划,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和行业大师。
(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打造更多“中国品牌”
产业教育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校可采取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组建职教集团等多元化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开发精品课程、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國工匠”。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促使职业学校和企业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逐步建立完善“教学工厂”、“企业课堂”,使职业学校师生实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企业发展动态,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校企深度合作有助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进而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品牌。
三、结语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是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职业高中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屈万洪.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科技创业,2018(4):76-78.
[2]董显辉.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探析[J].师资建设,2018(2):86-90.
[3]甘丽卿.中职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人才培养,2017(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