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2019-06-03 08:54黄骞
智慧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转氨酶类药物症状

黄骞

(德阳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被应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心脑血管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并且在移植器官之后出现的排斥反应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使用的效果显著,得到认可和广泛使用,但是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34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38-63岁,平均(46.7±3.4)岁。观察组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患者年龄在37-64岁,平均(47.1±3.1)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服用他汀类药物。

观察组患者针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采取防治策略:第一,适当减少他汀类药物的使

用量。临床上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情况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观察患者服药期间的表现和反应,确定患者不良反应较轻或是没有不良反应时逐渐增加药量,在使用过程中依旧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尽量降低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风险,提高其治疗安全性。第二,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要注意患者病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以糖尿病、肌病、肝功能不全以及有药物及病史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对患者进行随访,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则应考虑立即停止用药。此外,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黄疸、右上腹不适以及乏力等症状[1]。第三,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如果患者血清中TG和TC同时升高,按照药理作用,在患者TC升高明显时,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患者TG升高较为明显,则可以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如果患者的TG和TC升高都十分明显,则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是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旧需要长期服药;无效:患者在临床上症状没有好转表现,甚至开始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②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一般不良反应、肝脏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肌肉反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表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n(%)]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对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具有很好的一致作用,阻止人体内羟甲戊酸代谢,逐渐减少胆固醇,对细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蛋白的活性和数量产生反馈性刺激,使其增加,最终达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目的。他汀类药物还具有稳定粥样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保护喊谁呢经以及抗炎等作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应用于冠心病、抑制肾细胞增殖、心力衰竭、抗感染和免疫调节、肿瘤、骨质疏松症以及脑卒中等方面,并且具有预防痴呆的作用。总他汀类药物整体使用情况来看,其临床治疗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安全性高,将其运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疾病的预防中,其效果要远远大于其潜在的危害,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更是如此,但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联合,药物连用时的相互作用增加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并且使用剂量较大时对患者的肌肉和肝脏产生影响[2]。因此,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分析其不良反应类型,进而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临床使用中可产生的不良反应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一般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流感症状、皮疹、腹痛、口干、消化不良、便秘等,但是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并且在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后,患者的这些不良反应症状都会自行消失。第二,肝脏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升高方面,通常升高数值达到原有含量的3倍以上,该反应的高发期在用药的前三个月,并且在患者停止使用该药物之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转氨酶含量升高时,患者会随之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增加、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以及肝肿大等,此时使用他汀类药物才会有肝毒性表现,在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后,患者的病情会有所好转。第三,过敏反应。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容易发生充血性皮疹等过敏反应,在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后,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过敏反应能够逐渐好转。第四,肌肉反应。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产生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肌肉产生的毒性反应,临床上的肌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1%,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物理、发热、身体不适、弥漫性肌痛以及炎症等,在患者四肢的近端处,肌酸磷酸激酶含量会明显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肌肉组织被损坏,释放出大量的肌红蛋白和血肌酸,肌酸磷酸激酶的含量甚至会超出正常含量的10倍,发展至最后成为肌溶解。横纹肌溶解在临床是一种极为棘手的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如果存在严重感染、肝功能不全、低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或是老年患者发生肌肉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经过临床研究证明,如果在患者出现肌痛或是肌无力等症状时,及时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并且为患者提供Q10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肌病症状。因此,临床上普遍认为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发生肌肉不良反应,是由于辅酶Q10合成被抑制,影响胆固醇的代谢,进而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骨骼肌产生毒性。将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发生肌肉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

本次临床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21%,且观察组没有患者发生肌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掌握好药物使用量,检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的安全性,便于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确保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转氨酶类药物症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转氨酶高与肝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