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宗旺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 100144)
冠心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并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治疗措施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较为常见,但是会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而受到质疑[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冠心病,通过分析不同的改善措施,为患者提供有效性高、安全性好的治疗办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冠心病,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96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其中,男性47例,女性49例,患者年龄在54~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6±2.7)岁。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了病情核查,并没有使用过抗血小板类药物进行治疗,对存在肾功能不全、严重肝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了剔除,以维护实验的公平性。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 mg,每天一次,观察组则为联合治疗,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则为75 mg,每天一次。在患者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周期后进行疗效上的对比分析。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其中,显效指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效指患者发作次数改善超过一般,且有着不错的治疗体验;无效指患者病情改善程度较差,未达到治疗目的。与此同时,将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本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数据上的讨论,在计算上使用到了专业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在数据化指标的确认下,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具体而言,本次实验在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上上使用计数统计,统计结果具有意义(P<0.05)。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性结果,即总有效率水平不同,观察组为95.8%更高,对照组为83.3%相对较低。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
与此同时,在治疗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2%(2/48),对照组为10.4%(5/4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具体反应上看,主要为腹泻和皮疹,并未对疾病产生过大的影响,在改善治疗后得到缓解。
冠心病属于常见疾病,并且受到冠状动脉影响而导致的患者出现心肌缺氧、供血不足等问题,心肌损伤逐步加重,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困扰。而中老年群体作为冠心病发作的主要人群,以心绞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需要在药物配合下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维系生命健康。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自身基础疾病较多,身体各项机能下降,此时药品的耐受性也会越来越差,在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不利于疾病的好转与康复[2]。因此,选择适合中老年患者的抗栓药品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及用药依从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从本次实验选择的药品来看,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已经得到的普遍性应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使用上也存在不良反应,并且加重了对药物的依赖性,而长期服用则有较低的耐受性。此外,使用氯吡格雷,其能够更好的阻止糖蛋白体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能够在于阿司匹林连用的过程中提升抗血小板的作用[3],并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一理论结果也在实验中得到印证,进一步说明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病情改善成效。
综上所述,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方案能够提升单一阿司匹林的效果,安全性具有保障性,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