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新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800)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疾病,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为脊柱外科主要研究课题,临床治疗方法同样具有争议。椎体成形术为脊柱微创手术,伴随填充材料的不断发展,扩展了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领域,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属于新型治疗方法,能够将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改善,可恢复椎体高度[1]。本次研究探究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报道。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44~70岁,平均(62.1±4.1)岁。入选患者均为单节段骨折,17例患者为T1,T12型患者例数为13例,L1型患者例数为11例,L2型患者例数为9例,6例患者为L3,4例患者为L4。
60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其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手术体位为俯卧位,将患者伤椎处暴露,患者麻醉方法为局部麻醉,伤椎中心位置调整手术床,伤椎过伸,而后选择相应的手法对患者伤椎进行复位,通过X线透视引导选择穿刺针,通过椎弓根进行穿刺,而后进入值受伤椎体,复位终板后将填充调整好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在进行注射时时才有X线对患者予以观察,保证骨水泥不会出现渗透现象。
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手术后椎体高度、中椎体高度以及后椎体高度,记录患者手术时间。
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手术后椎体高度、中椎体高度以及后椎体高度计算时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为呈现结果,数据经统计比较后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6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9~93分钟,平均手术耗时(41±17)min。60例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大致均为5 mL,产生骨水泥渗透患者为2例,且患者并未产生其他并发症或者神经症状,患者经过手术后恢复良好,而后对患者实施随访,随访时间为30个月,选择X线对患者实施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患者丢失伤椎高度不明显,通过了解克制患者产生疼痛,伤椎恢复效果良好,相关数据由表1可知。
表1 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s)
表1 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s)
指标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后10个月前椎体(mm) 16.4±3.7 28.0±6.0 26.1±4.7中椎体(mm) 18.2±4.8 29.8±7.0 28.4±6.8后椎体(mm) 28.8±4.7 31.8±5.1 31.3±5.0
胸腰椎骨折是指因为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并对其产生持续性损伤,是临床脊柱损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2]。引发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为暴力伤害,暴力伤害因素包含跌倒和滑到。胸腰椎骨折在临床可划分如下类型,即A型骨折牵连至上终板以及下终板,B型上终板骨折,C型为下终板骨折,D型骨折虽然上终板和下终板完整,中部出骨折。
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属于临床新型治疗方法,此治疗方法可正确定位,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不会对患者形成严重的创伤,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对患者身体恢复具有促进意义。其治疗方法发展良好。就目前而言,临床均选择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广泛应用于椎体肿瘤以及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中,其治疗效果显著。伴随新型填充材料的不断研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均选择椎体成形术实施治疗,大部分患者单纯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对于不稳定性压缩骨折,可对胸腰椎椎体强度恢复,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过程中选择正确体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合理调整骨水泥,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缓解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