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冰
云南陶器的技艺传承从未停止过脚步,云南地方的陶工艺技术有很强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汉族、傣族、藏族、白族和纳西族等民族都有自己制作陶器的技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工艺奇绝,在我国的制陶艺术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陶艺历久弥新。笔者将云南民族博物馆珍藏的具有云南民族代表性的一些陶艺作品略作介绍。
建水制陶业历史悠久,现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碗窑村一带发现了大量的宋元时期古陶瓷遗址。民国时期出版的《新纂云南通志》卷一四二记载,“陶器以建水宁州所产者为著,有粗细二种,细者如花瓶文具等釉水式样,书画色彩均有可观”。明清以后,建水最著名的陶器是紫陶,始创于明成化年间。清末民初,建水紫陶名气大振,迅速成为著名陶器,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流程大概有以下几步:选土、制坯、检验毛坯、装饰、修整、烧窑、磨光等。建水陶器硬度很高,最有特点的是土质细腻、无釉磨光,有“体如铁石,音如磐鸣”之美誉。生产紫陶的窑碗村附近盛产优质陶土,质地细腻,含铁量高,这是它烧成后成紫红色的原因。紫陶作品种类丰富,有茶具、花瓶、文具、汽锅等器形。建水陶器的装饰,将传统的绘画、书法、金石、雕刻工艺集于一体,雅意纷呈,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建水紫陶的发展得益于向逢春(1895-1964)、向荣祖等陶瓷艺人的创新和完善,他们在建水紫陶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紫陶烧制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绍康(1939-)也是建水陶的重要传承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展出,多件作品获国家颁发的银奖、铜奖和优秀奖,目前是制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他还培养了一批继承人,为紫陶技艺传承做贡献。
建水陶直口瓶(图一)是建水陶最为传统、典型的器形,为建水县贝山陶庄制作。绛紫色的瓶身,带黑色横纹;圆形鼓腹,上为直口,腹部装饰建水陶器首创的“残贴”,即在器物上刻画雕填传统书法和印章的“断简残篇”,另有写意的国画山水和民间图案,这是建水陶器独创的装饰手法,陶器通体古意纵横,文气氤氲,雅趣十足,是文士墨客十分喜爱的器物,其功能原为花瓶,后逐渐成为名士收藏的艺术品。
贝山陶庄制作的紫陶九五至尊汽锅(图二)是用传统工艺打造的一组新型建水陶器。紫砂汽锅形态为圆形鼓腹,从小到大9个锅进行垒叠放置,九五之意为无上至尊,表明整组汽锅规制上已到极致的至高规格。汽锅呈亮黑色,底座为高脚汽锅。主体汽锅形35×35×50厘米,最小的汽锅形制10厘米左右,底座汽锅腹部有印文;其余8件小锅腹部有国画花草纹装饰,每个汽锅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蒸饪。汽锅闻名遐迩,是制作滇味名肴“汽锅鸡”的必备炊具,清末以后就一直享有盛誉的产品。九五至尊汽锅将传统的器物传承来下并予以发扬光大,造型和色泽等工艺都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将紫陶艺术推向了新境界,是兼具审美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大器。
华宁位于玉溪市东南,玉溪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传承有绪。据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即有较精细的陶器制作;战国至汉代滇文化的墓葬文物中,时有陶器出现;后面南诏大理国时期,玉溪陶器也很多,华宁也有出土。至元末至明代,云南成为除景德镇以外烧制早期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地方,华宁的碗窑村就是这样的窑厂,华宁窑兴起于明代的说法已得到证实,明代晚期改烧釉陶。华宁陶的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取土炼泥,拉坯成型,配釉施釉,入窑烧制,出窑挑选等数个步骤。华宁陶的艺术成就是通过釉来实现的,釉的制作尤为重要,每家每户都有秘密配方和原料。华宁窑有许多北方窑的特点,相似于汝窑、钧窑和唐三彩等,不同器形釉色各异,令人称绝。
华宁陶的器物除生活陶外,还有宗教用具,如陶瓷神像,以及香炉、净水器、油灯等供佛用品,此外还有文房用具,如笔筒、砚台等以及陈设用具,如各色花瓶、仿生陶瓷等,建筑陶瓷如琉璃瓦、瓦猫等。除传统器皿外,华宁陶还与时俱进地开发出多种作品,已发展成为包括日用陶瓷、古建筑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陶瓷装饰材料等五大类700余种产品。许多品牌荣获国家奖项。目前,华宁拥有5个主要的制陶企业以及多个小作坊,从业人员有500余人,部分作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赏瓶,名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用于盛酒,后成为陈设物,是中国陶瓷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华宁县白塔山美陶厂制作的三彩玉壶春瓶(图三),撇口、细颈、垂腹、圈足,整体呈“S”形。瓶身白地,上施蓝釉、粉青釉以装饰,形似彩带和叶片,十分清新素雅,有柔和淡雅的玉质感,别具一番风韵,是华宁陶器中釉色柔润的一股清流,颇具艺术价值,有较高观赏性。
白塔山美陶厂制作的两只绿釉小酒壶(图四),是较有代表性的传统器型。一为圆腹细颈宽口,肩带提手;另一为鼓胸收腹,细长颈,翻口,肩带提手。通体施绿釉,釉色匀净明亮,器物古朴敦厚(四面角饰凹槽)。绿釉在华宁陶中运用广泛,可作为华宁陶的重要标志。滇中有民谚道“新兴姑娘河西布,通海酱油禄丰醋,宁州瓦罐烧得绿”。小酒壶曾广泛地运用于民间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器具。绿釉的文房用具和陈设用器中常用绿中带蓝的玻璃釉,清澈见底,呈现如冰似玉的釉面效果。
傣族自古以来就喜爱用陶,明初《百夷传》说,器皿“唯陶冶之器是用”。傣族制陶史悠久,至少可溯至4000年前,今天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还保留着原始制陶业。傣族制陶,世代在妇女中师徒传承,这与其他民族多为男性制陶不同。西双版纳勐海县曼扎寨的傣族制陶有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烧陶等步骤。傣族陶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均用有纹路的木拍拍打,器身出现印文,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此外,泥条盘筑、使用转盘以及各种堆烧和原始陶窑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方法相同,在科技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图一 贝山陶庄制建水陶直口瓶23×23×38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图三 白塔山美陶厂制三彩玉壶春瓶16×16×34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图四 白塔山美陶厂制绿釉酒壶10.5×10.5×11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图二 贝山陶庄制紫陶九五至尊汽锅主体汽锅35×35×50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实用性是傣族制陶的重要特点,多为陶锅、陶水缸、陶碗、陶甄、花盆等生活器具,也有陶水杯、油灯等寺庙装饰用品。由于傣族制陶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问题,所以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西双版纳景洪镇曼斗寨的玉勐(1957-)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她的祖辈以制陶为生,20世纪80年代初她始涉制陶,1996年7月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世界陶艺博览会”,作品备受好评;2018年5月成为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玉勐制作的红陶烧煮砂锅(图五),通体黄红色泽,圆形鼓腹,粗颈宽口。临沧傣族制陶艺人制作的红陶提梁釜(图六),圆形鼓腹,粗颈宽口,口沿两端设提梁,除通体红黄色外,提梁处施深褐色釉,带盖子,盖呈喇叭状。两件器物形状简练纯朴,呈现拙朴原始的风范,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一些游离于现代审美之外的田野韵味。
图五 玉勐制红陶烧煮砂锅23×23×18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图六 临沧傣族制陶艺人制红陶提梁釜23×20×28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图八 孙诺七林制黑陶花瓶21×11×20厘米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据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县尼西乡出土的陶罐推断,尼西藏族陶器的起源可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云南藏族陶艺多集中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德钦等地亦有制作。以尼西制陶最具规模、最为知名,民国《中甸县志稿》载,“陶工能制摇壶,谓之摇具,专以盛酥油茶”。藏族黑陶色如乌漆,制作方法为备料、舂土、筛土、取泥、制坯、拍打成型、焙烧陶坯等几个步骤。因土质有特殊的黏性,黄土陶在烧火烘干时,用锯末灰覆盖,起陶后即成黑色的陶器。藏族黑陶造型古拙、大气、质朴,在黑陶工艺界独树一帜。
黑陶制品种类很多,有70多种类型,从功能上看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和装饰品等三大类。常见的有茶罐、火锅、火盆、茶壶、香炉、酥油灯、花瓶等。器形随着时代进步,也在不断创新变革,近几年出现了许多造型新颖、装饰性较强的作品,使器物有了更多的艺术观赏价值,这是黑陶工艺发展的必然,体现了藏族黑陶尊重传统和与时俱进的传承精神。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黑陶艺人为孙诺七林(1948-)和当珍批初(1971-)等人,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的孙诺七林家族至少七代制陶,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当珍批初则系家传第六代传承人。
黑陶茶壶在云南藏族地区使用非常普遍。云南迪庆州德钦县藏族艺人制作的镶瓷黑陶茶壶(图七),鼓腹长颈,翻口,翻口处与鼓腹处相连设把手和壶嘴,肩、颈和腹部各处镶瓷片装饰;肩和壶嘴处有刻纹。茶壶有着颇具古色的造型,装饰简洁古朴。
著名尼西黑陶艺人孙诺七林制作的黑陶花瓶(图八),鼓腹,细长颈,口沿外翻;鼓腹处是多片树叶相拼接的造型,树叶纹饰延展至瓶颈部。色泽呈土褐色,构思巧妙,做工细致,有着现代陶艺的韵味,又与传统很好结合,粗犷中有几分典雅,既实用,又供赏玩,是黑陶中的上品。
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域环境,创造出不同内涵的人类文明,地方文化异于内地和中原的风格和气韵,独特而小众,很多类型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文化多样性方面的贡献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