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坤安
[摘 要] 现在的某些大学重知识文化轻育人文化、重形式主义文化轻求实的文化、重物质显性文化轻精神性价值文化、重官商文化轻优秀传统文化、重外来和时尚文化轻学术文化,造成其只教书不育人,有知识没文化的现状。改变现状的路径选择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策略,回归校园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仔细的梳理。
[关键词] 大学文化;现状;传承创新;目标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5-0016-02
一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
(一)重知识的文化轻育人的文化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大学育人就必须做好知识育人和文化育人两方面的工作。知识育人就是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培养知识精英,这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但知识不等于文化,当赋予知识以灵魂的时候,知识才能成为文化。文化育人就是要做以“文”化人的工作,要培养学生“坚定立场、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这种具有优良品德的知识人才是合格的接班人。
(二)重形式主义文化轻求实的文化
当下某些大学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重名而轻实。都在喊增强发展软实力的口号,而主要精力集中在大学改名、合并、升格、校庆、大学排名、对外宣传、争课题、包装精品课上,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提升大学水平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师资队伍、学科规划、创新精神、管理制度和服务意识等说多做少,大学应该追求的高深学问、探求真理、抗爭精神严重缺失,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越来越迷茫。
(三)重外来与时尚文化轻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虽形式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今天我们的某些大学不要手捧优秀传统文化的金饭碗,在外边流浪找饭吃,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压制和废弃。外国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某些大学生中大行其道,社会上过分娱乐化的时尚文化在侵蚀着一些心智尚未健全的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遇到了庸俗文化的挑战。
(四)重物质性显性文化轻价值性精神文化
从大学的文化特征上看,大学是一个功能齐全独特的文化组织机构。当前一些大学在发展上往往注重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在校生人数、校园面积、图书馆藏书以及论文数、获奖数、立项数、经费总额和学位点、专业点等显性的东西,而在办学理念、治学态度、发展思路、工作氛围、愿景共识以及团队协作氛围等精神层面的文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五)重官场文化轻学术文化
有的大学中官场文化处于强势状态,这些学校中的许多行政人员习惯于按照“官场”的思维来处理大学学术事务,依照“官员”的行为方式办事,以“行政”的标准来衡量判断学术管理的效果,使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个别学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官僚化、行政化、商业化等现象很明显。致使教师的学术能力下降,公关能力却日益增强,严谨治学的态度被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取代,对世俗时尚文化亦步亦趋,丧失了大学应有的风范。大学应特有的文人文化受到庸俗文化的侵扰,致使学术文化在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与养成大学生世界观的巨大作用被严重忽视。
(六)重机会驱动文化轻目标驱动文化
许多大学是利用本科评估、思想政治理论课检查和文明校园验收等机会搞突击,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仓促建设,这种表面修修补补被动应付的文化建设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综合、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周密系统地设计,要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要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做好长远目标设计。
二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一)制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方略
大学应把历史的、零散的、潜在的校园文化变为当下的、系统的、实用的学校文化,要制定基本文化发展策略,使学校文化不断丰富和具体化。要建设五种形态的文化:一是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治学态度和社会主流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要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建设和凝练大学精神。二是制度文化,要通过制定具有导向性、约束性、强制性的制度,建设制度文化。三是行为文化,要通过强化师生员工“知行合一”的观念,努力形成“见贤思齐”的行为文化。四是物质文化,校园环境的设计、文化标示的设立、校园建筑风格的形成,也是大学文化的内涵、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和品格追求,有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通过建筑、环境、标示文化建设来塑造物质文化,提高环境育人的功效。五是学术文化,要通过营造勇于探索、追求科学、崇尚真理、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
(二)必须净化和优化校园环境,回归大学文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大学校园成为各种文化交汇、交流、交融和碰撞的聚集地,既有体现社会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文化,也有体现非主流价值形态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针对这种状况,大学应坚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武装学生,用先进文化引导校园文化前进的方向,抵制和改造腐朽落后的文化。面对多元的校园文化要分清是非,做好甄别与引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适应校园文化多元多样的发展趋势,在尊重差异和多元共生的原则下,促进多样文化的交流交融,在包容中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繁荣校园文化。
(三)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特殊作用
大学的所有学科都有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和义务,人文社会科学特殊功能和作用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有着更重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作为研究对象,思想文化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澄清是非、价值引领、社会调控、规范行为和提供决策等方面。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哲学要培养的是“人”,而不是“某种人”(即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人才不是工业产品,必须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个性、各有所长、千姿百态、群星灿烂。有些瑕疵也不必求全责备,有些偏才和怪才也无碍大节。但做人的“大格”是不能不讲的。由此可见人文社会科学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这就对作为文化传承创新载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不但对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如指掌,而且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研究,在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研究的基础上,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启迪学生。其次,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从中国历史上看,凡是成大格局的学者都具有广博的学识,如孔子身通六艺,朱熹遍解群经,王夫之精究百家。
(四)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合理吸收外来文化
大學的文化传承和创新,首先必须弘扬和创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最民族、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文化内容,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源泉,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强大武器,大学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其次,还应积极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合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文化,一方面,在交流和合作中可以借鉴外国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另一方面,在坚持我国文化的主导权、保持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下,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价值观、风土人情、发展道路、内政外交的了解,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增强话语权,消除隔阂和偏见,最重要的是在交流交往中取长补短、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我国现实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是当今大学的使命。
(五)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仔细整理
对自身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自身文化包括学校自身历史文化、属地文化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有自身浓郁的历史文化痕迹,总有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独特的大学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一定要首先发展自身的独特大学文化,挖掘多年的文化沉淀,总结凝练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属地文化是扎根本土、受当地民族喜爱、世代相传、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既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又植根于实现的生活中,大学文化离不开属地文化,师生员工的本地化是其内在诱因,属地文化的传统优势和快速发展是其外在诱因。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因此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六)教师要锤炼自己的品德
文化的传承创新必须有合格的载体,在大学无疑就是广大教师,教师身上的文化积淀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生活、工作、举止和言行上。教师要锤炼自身的品德,有丰厚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教师宽厚则师生融洽,教师严格则学有所成,教师有人文关怀则校风淳朴。教师还必须是独立的思想者,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会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把教师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继承和内化,使大学不但是知识高地,更是思想道德弘扬传播的中心和发源地。
参考文献:
[1]李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全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2011(16)
[2]李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路径浅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3]贺武华.大学育人文化力戒“十重十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4]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