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习更高效

2019-05-25 05:46
中华家教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心词学习动机记忆

我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上学时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家里的东西也到处乱放,总是找不到;我的孩子背课文、背概念特别困难,背很多遍都记不住……孩子的记忆力为什么总是不好?家长们应该怎么办?

邻居的孩子说好好学习,长大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问我的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他告诉我是为了我。一位妈妈感到很无奈……每一个孩子的學习动机都有所不同,那学习动机是否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呢?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呢?

测测孩子的记忆容量

快速念出以下数字,让孩子复述,看看孩子能否完整正确地复述出来。

看看您的孩子能正确重复多少个数字,数字的个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孩子记忆的容量。如果想提高难度,还可以让孩子倒着复述,例如第一道题,您念“19”,让孩子重复“91”。

孩子记性差不是脑子笨是没有掌握好方法

记忆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完成学习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进行交流与互动等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记忆力是如何发展的?

我们又应该怎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呢?

关于记忆力的发展规律

孩子的记忆从无意识、机械记忆逐渐发展为有意识、理解记忆。与学前孩子相比,小学生的记忆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给予适当的线索和提示时,他们可以记住大量的信息。小学生开始更多地记住信息的核心内容,而不是信息的精确细节。从三年级开始,有意识的记忆开始占据主导位置。与机械记忆相比,小学生的理解记忆逐渐增加,大致在三、四年级转化为主导地位。由于孩子处于记忆快速发展的时期,有时候家长们也会惊讶孩子居然记住了这么多东西。

孩子的记忆容量接近成人水平记忆容量主要指人在短时间内能记住多少东西。有一些小测试可以评估孩子记忆容量的大小,如快速(一秒一个)念出一小串数字,然后让孩子重复这些数字。有研究显示7岁孩子的工作记忆已经增加到5个数字,但是7-13岁期间,工作记忆仅增加了1.5个数字。成人的工作记忆是7±2个组块。这说明,到了7岁,孩子的工作记忆已经很接近成人水平了。

孩子逐渐学会使用分类、组块的复述方法不断地重复信息有助于加强短期记忆,从而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提高记忆效果。这种记忆方法称为“复述记忆法”。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复述的方式会有所改进。低年级(如7岁左右):懂得使用简单的复述方法,如背诵诗词时一遍遍重复。此时,孩子还不太会使用“聚类”等复述方法。高年级(如12)岁左右:孩子学会使用“聚类”附属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已经变成自动化的一种记忆方法了。

进入中年纪后,孩子开始懂得使用组织这种记忆

通过组织这一记忆方法,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便于记忆和提取,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组织记忆方法包括列提纲、作对比、类比、线联系等。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对于组织记忆方法的运用会越来越熟练。低年级与学前孩子不同,孩子逐渐开始使用组织这一记忆方法,但仍需要依赖成人的指导。中年级在他人的提示和指导下,孩子懂得使用不同的组织记忆方法。高年级孩子能自发地运用组织记忆法。

在成人的指导下,中高年级的孩子会使用精细加工的记忆方法理解后极易比死记硬背更有效,记忆效果更持久。研究显示,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思考。在思考的时候,引导孩子将信息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变得有意义,从而促进记忆。在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时,小学生仍会有些吃力。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在指导后,在某些具体的学习任务中使用精细加工的方法,但却不太能迁移到其他学习任务。例如:孩子在记忆数学定律时能先理解后记忆,但在背诵具体古诗词时却不一定懂得使用这种方法。

在学会记忆方法的初期,记忆效果并不会很明显一般认为,记忆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但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使用记忆方法和成绩的改进并不完全同步,即成绩的提高常常滞后于方法的使用。因此,在孩子学习某记忆方法的初期,成绩并未提高也是正常现象。不同记忆方法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因为记忆方法的使用还涉及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情况,例如信息加工能力和速度等,这提示孩子需要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了解孩子的记忆水平合理启迪

根据孩子的记忆水平提出合理的要求。由于低年级孩子以无意识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如果此时家长要求孩子背诵过于复杂的篇目(如文章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负担。低年级孩子主要使用复述的方法,其他记忆方法不必要求孩子必须掌握,以免增加孩子记忆的负担,反而容易出错。

引导孩子处处留心经常回忆

让孩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同时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例如,司问孩子“昨天去博物馆你还记得看到什么了吗?”“入口处放着什么雕塑呢?”……带有线索式记忆的提司有助于孩子记忆和提取记忆中的信息。

使用体验式的方法教给孩子新的记忆法

首先,使用举例的方式,像孩子清楚介绍各种细节;然后让孩子体验、感受记忆方法的效果,提高孩子使用记忆方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孩子掌握新记忆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在孩子掌握新方法的初期,因为记忆方法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教给孩子具体的使用复述的方法,帮助记忆

让孩子学会使用复述的记忆方法,不同的复数形式有不同的效果。简单、直接的复述,在背诵文章段落时最实用。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文字,只要能正确表达相同的意思即可。而且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还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概述式的复述。概括需要记忆的内容,再复述。例如让孩子概括老师当天课上所讲的内容。

聚类复述。将相近、同类的内容组块进行记忆。

中心词记忆。在背诵课文,尤其是长篇文章,适合使用中心词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将记忆资料划分几部分,可按照自然段,也可按照中心思想进行划分;对每部分的内容提炼一些能概括所有内容的中心词,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遗漏内容。可使用原文的词语;将中心词按照文章顺序排序,调整中心词使其之间可串联,包装能借用前一个中心词回想起下一个中心词;记忆中心词,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考虑为每一个中心词提出一个问题,加深理解;将每个中心词与相对应的的文章片段结合在一起记忆、记熟;将文字整体背诵,先回忆中心词,再按顺序回忆全文。

利用记忆资料间的关系进行记忆

让孩子学会组织记忆方法,梳理需记忆内容之间的关系。

建构知识网络图。将记忆资料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思考内容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图的方式把内容之间的关系画出来。小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弱,需要成人的指导。

对比。将以往掌握的内容与新的记忆资料进行对比,找出新旧内容的联系与区别,对比着记忆。

经常思考,养成先理解、后记忆的好习惯

学会使用精细加工的记忆方法,注重思考,做到先理解后记忆。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思考,引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养成理解记忆的良好习惯。

了解记忆材料的背景知识,理解需背诵的内容。

联想记忆。将记忆的资料与相近、熟悉的内容进行联系,尤其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

借助图像,减小记忆难度

引导中高年级孩子将记忆材料转化成图画,创建表象,借助图画减轻记忆难度。

趣味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提高记忆的趣味性,如使用谐音、歌诀记忆,编顺口溜记忆等。

引导高年级孩子学会自

动使用记忆方法,并学

会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看看孩子是否能够自发地、较好的运用复述和组织方法,或在某领域娴熟地使用精细加工的方法。如果孩子暂时还做不到以上记忆方法的话,家长要有意识地主动引导孩子去学习、练习这些方法,慢慢地再总结经验,结合孩子自身的条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测测孩子的学习动机

怎么知道孩子的学习动力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为主呢?来看看下面的描述中,勾选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句子。(高年级孩子可自己作答)

)喜歡学习,因为学习很有趣。

)学习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努力钻研,一定要弄明白。

)努力学习,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觉得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初中。*

)考试获得好成绩,是想得到父母、教师的表扬和奖励。*

)认真学习是为了要为父母争气,回报父母。*

)认真学习,是因为取得好成绩,同学们会羡慕。*

选择后,看看前四个句子和后四个句子(带“*”)中打“√”的数量哪个更多。如果前者的数量更多,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更强;如果后者的数量更多,孩子的外部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

在得知孩子的学习动机后,关键是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学习的目的。

我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上学时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家里的东西也到处乱放,总是找不到;我的孩子背课文、背概念特别困难,背很多遍都记不住……孩子的记忆力为什么总是不好?家长们应该怎么办?

邻居的孩子说好好学习,长大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问我的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他告诉我是为了我。一位妈妈感到很无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动机都有所不同,那学习动机是否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呢?家長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呢?

测测孩子的记忆容量

快速念出以下数字,让孩子复述,看看孩子能否完整正确地复述出来。

看看您的孩子能正确重复多少个数字,数字的个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孩子记忆的容量。如果想提高难度,还可以让孩子倒着复述,例如第一道题,您念“1 9”,让孩子重复“9 1”。

孩子记性差不是脑子笨是没有掌握好方法

记忆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完成学习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进行交流与互动等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记忆力是如何发展的?

我们又应该怎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呢?

关于记忆力的发展规律

孩子的记忆从无意识、机械记忆逐渐发展为有意识、理解记忆。与学前孩子相比,小学生的记忆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给予适当的线索和提示时,他们可以记住大量的信息。小学生开始更多地记住信息的核心内容,而不是信息的精确细节。从三年级开始,有意识的记忆开始占据主导位置。与机械记忆相比,小学生的理解记忆逐渐增加,大致在三、四年级转化为主导地位。由于孩子处于记忆快速发展的时期,有时候家长们也会惊讶孩子居然记住了这么多东西。

孩子的记忆容量接近成人水平 记忆容量主要指人在短时间内能记住多少东西。有一些小测试可以评估孩子记忆容量的大小,如快速(一秒一个)念出一小串数字,然后让孩子重复这些数字。有研究显示7岁孩子的工作记忆已经增加到5个数字,但是7-13岁期间,工作记忆仅增加了1.5个数字。成人的工作记忆是7±2个组块。这说明,到了7岁,孩子的工作记忆已经很接近成人水平了。

孩子逐渐学会使用分类、组块的复述方法 不断地重复信息有助于加强短期记忆,从而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提高记忆效果。这种记忆方法称为“复述记忆法”。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复述的方式会有所改进。低年级(如7岁左右):懂得使用简单的复述方法,如背诵诗词时一遍遍重复。此时,孩子还不太会使用“聚类”等复述方法。高年级(如12)岁左右:孩子学会使用“聚类”附属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已经变成自动化的一种记忆方法了。

进入中年级后,孩子开始懂得使用组织这种记忆 通过组织这一记忆方法,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便于记忆和提取,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组织记忆方法包括列提纲、作对比、类比、线联系等。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对于组织记忆方法的运用会越来越熟练。低年级:与学前孩子不同,孩子逐渐开始使用组织这一记忆方法,但仍需要依赖成人的指导。中年级:在他人的提示和指导下,孩子懂得使用不同的组织记忆方法。高年级:孩子能自发地运用组织记忆法。

在成人的指导下,中高年级的孩子会使用精细加工的记忆方法 理解后极易比死记硬背更有效,记忆效果更持久。研究显示,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思考。在思考的时候,引导孩子将信息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变得有意义,从而促进记忆。在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时,小学生仍会有些吃力。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在指导后,在某些具体的学习任务中使用精细加工的方法,但却不太能迁移到其他学习任务。例如:孩子在记忆数学定律时能先理解后记忆,但在背诵具体古诗词时却不一定懂得使用这种方法。

在学会记忆方法的初期,记忆效果并不会很明显 一般认为,记忆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但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使用记忆方法和成绩的改进并不完全同步,即成绩的提高常常滞后于方法的使用。因此,在孩子学习某记忆方法的初期,成绩并未提高也是正常现象。不同记忆方法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因为记忆方法的使用还涉及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情况,例如信息加工能力和速度等,这提示孩子需要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了解孩子的记忆水平合理启迪

根据孩子的记忆水平提出合理的要求。由于低年级孩子以无意识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如果此时家长要求孩子背诵过于复杂的篇目(如文章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负担。低年级孩子主要使用复述的方法,其他记忆方法不必要求孩子必须掌握,以免增加孩子记忆的负担,反而容易出错。

引导孩子处处留心经常回忆

让孩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同时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例如,问问孩子“昨天去博物馆你还记得看到什么了吗?”“八口处放着什么雕塑呢?”……带有线索式记忆的提问有助于孩子记忆和提取记忆中的信息。

使用体验式的方法教给孩子新的记忆法

首先,使用举例的方式,像孩子清楚介绍各种细节;然后让孩子体验、感受记忆方法的效果,提高孩子使用记忆方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孩子掌握新记忆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在孩子掌握新方法的初期,因为记忆方法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教给孩子具体的使用复述的方法,帮助记忆

让孩子学会使用复述的记忆方法,不同的复数形式有不同的效果。

简单、直接的复述,在背诵文章段落时最实用。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文字,只要能正确表达相同的意思即可。而且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还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概述式的复述。概括需要记忆的内容,再复述。例如让孩子概括老师当天课上所讲的内容。

聚类复述。将相近、同类的内容组块进行记忆。

中心词记忆。在背诵课文,尤其是长篇文章,适合使用中心词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将记忆资料划分几部分,可按照自然段,也可按照中心思想进行划分;对每部分的内容提炼一些能概括所有内容的中心词,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遗漏内容。可使用原文的词语;将中心词按照文章顺序排序,调整中心词使其之间可串联,包装能借用前一个中心词回想起下一个中心词;记忆中心词,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考虑为每一个中心词提出一个问题,加深理解;将每个中心词与相对应的的文章片段结合在一起记忆、记熟;将文字整体背诵,先回忆中心词,再按顺序回忆全文。

利用记忆资料间的关系进行记忆

让孩子学会组织记忆方法,梳理需记忆内容之间的关系。

建构知识网络图。将记忆资料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思考内容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图的方式把内容之间的关系画出来。小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弱,需要成人的指导。

对比。将以往掌握的内容与新的记忆资料进行对比,找出新旧内容的联系与区别,对比着记忆。

经常思考,养成先理解、后记忆的好习惯

学会使用精细加工的记忆方法,注重思考,做到先理解后記忆。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思考,引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养成理解记忆的良好习惯。

了解记忆材料的背景知识,理解需背诵的内容。

联想记忆。将记忆的资料与相近、熟悉的内容进行联系,尤其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

借助图像,减小记忆难度

引导中高年级孩子将记忆材料转化成图画,创建表象,借助图画减轻记忆难度。

趣味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提高记忆的趣味性,如使用谐音、歌诀记忆,编顺口溜记忆等。

引导高年级孩子学会自动使用记忆方法,并学会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看看孩子是否能够自发地、较好的运用复述和组织方法,或在某领域娴熟地使用精细加工的方法。如果孩子暂时还做不到以上记忆方法的话,家长要有意识地主动引导孩子去学习、练习这些方法,慢慢地再总结经验,结合孩子自身的条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测测孩子的学习动机

怎么知道孩子的学习动力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为主呢?来看看下面的描述中,勾选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句子。(高年级孩子可自己作答)

( )喜欢学习,因为学习很有趣。

( )学习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努力钻研,一定要弄明白。

( )努力学习,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 )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 )觉得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初中。*

( )考试获得好成绩,是想得到父母、教师的表扬和奖励。*

( )认真学习是为了要为父母争气,回报父母。*

( )认真学习,是因为取得好成绩,同学们会羡慕。*

选择后,看看前四个句子和后四个句子(带“*”)中打“√”的数量哪个更多。如果前者的数量更多,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更强;如果后者的数量更多,孩子的外部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

在得知孩子的学习动机后,关键是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学习的目的。

学习动机决定孩子的学习动力

上学的时候,老师问过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当科学家!”“为了有个好工作!”“为了学更多的知识!”“我妈让我考满分,上大学。”甚至有个小朋友说“为了赚很多钱好娶媳妇。”于是引起哄堂大笑。由此可见,在孩子们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但确是最真实的思维反映。学习动机是激发并让孩子坚持学习活动,使他们的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保持学习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不但能激发孩子投入学习活动,还会影响孩子的高级认知活动,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小学是正规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重要。

孩子学习动机的来源

有的孩子学习的目的,来自于想要获得老师家长的赞许或鼓励,得到同学们的羡慕,想取得不错的名次和成绩,抑或想要“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这样的学习目的来自于外部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动机属于“我要学”。他们为了充实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探索和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或者有着清晰的学业规划,其目标指向的是学习本身,这样的学习目的来自于内部学习动机。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1999、2005、2010年均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基本上都是以外部学习动机为主,内部学习动机较弱,也就是说为实现自己理想和喜欢读书而学习的孩子比例并不高。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孩子的学习动机也会呈下滑趋势。因为在低年级阶段,孩子对学校充满新鲜感,并且学业压力小,所以会喜欢学习。进入中高年级,孩子们学习内容增多、任务加重,来自外部的压力增加,从而使得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渐渐下降。但有趣的现象是,有一部分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开始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和长远的人生目标,反而会一改“为父母”“为名次”而学的初衷,逐渐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内部学习动机更清晰、明确,所以“我要学”的观念更加强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成绩好坏原因的分析和对学习难度的估计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如果孩子倾向于认为学习的成败是自己的原因,并且是可以控制的,这成为内部的、可控的归因。这类孩子更相信加倍努力的作用,会自发努力学习,学习动力更强。

如果孩子倾向于认为学习的成败是自己不可控制的,这成为不可控的归因。当这类孩子遇到学习失败,会认为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用;或认为与外部原因(或运气)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对学习总提不起兴趣的原因,因为屡战屡败已经消磨了他们对学习的动力和斗志。

怎样引导孩子转化学习动机

“要我学”的孩子,他们会比较依赖父母对他们成绩的期待和态度,如果家长能够及时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鼓励他们坚持,给孩子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充当一个提建议和指方向的角色。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会更强。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控制过多,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这样的压力会让孩子喘不过气,从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并且会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动力大大减弱。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通过奖赏和合适的评价调动孩子的外部学习动力。

采用合理奖赏:小学生以外部动机为主,成人的奖励是孩子学习动机之一。为避免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在给予奖励时应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明确希望。但要注意的是,家长的反馈和奖励目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个反馈要及时、具体、合适。反馈越及时,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就越大。例如:当孩子背诵课文后,家长及时告诉孩子哪些字错了,哪里还需要改进等,有趁热打铁的作用。

定期评价:对于某些学习内容,可采用定期评价的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监督。

引导孩子慢慢形成“我要学”的观念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多参与、多决策,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作用。比如参与持家、有偿劳动,在油盐酱醋茶中体验货币流通,可以让孩子学到数学的价值和学数学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向孩子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以前没考虑过的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习内部动机。

给孩子留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拥有一定选择权,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标等,当目标是由自己设定而非他人强加时,孩子会更愿意付出努力。家长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关于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的挑战性等建议,让目标更合理。而当孩子实现目标时,家长要给予及时的反馈。有研究表明,建立目标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如果孩子遭遇了学习失败或没有达到目标时,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客观分析原因,并讨论解决方法。小学生对于原因的解释能力仍不完善,通过与成人的沟通,可以正确分析原因,避免孩子以为“学不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

猜你喜欢
中心词学习动机记忆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