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攀
[摘要] 目的 研究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对产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方便选自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进行剖宫产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另外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的措施进行麻醉,观察2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输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结果 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3.69±23.22)min、术中出血量(330.12±53.93)mL、术中输血量(176.22±54.26)mL以及麻醉时间(157.20±21.18)min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18.84±30.25)min、(352.41±59.31)mL、(190.25±55.65)mL、(167.29±22.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2,15.102,11.265,12.35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72 h认知功能评分(26.20±1.02)分、(26.87±1.2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23.65±1.55)分、(24.98±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4,11.025,P<0.05);术前24 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产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麻醉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预后使用。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产科;术后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3(b)-00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general anesthesia o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obstetric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rom 10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3 cases), anesthesia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5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eneral anesthesia was used for anesthesia,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blood transfusion, anesthesia time, and operation time during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performing different anesthesia measures in the two group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3.69±23.22)m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330.12±53.93)mL,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was (176.22±54.26)mL, and the anesthesia time was (157.20±21.18)min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18.84±30.25)min, (352.41±59.31)mL, (190.25±55.65)mL, (167.29±22.09)mi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2.742,15.102,11.265,12.354,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were (26.20±1.02)points and (26.87±1.24)points at 24 h and 72 h after operation,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23.65±1.55)points, (24.98±1.94)points, (t=12.054,11.025,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24 h before the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obstetric surgery patients can help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lood transfusion and anesthesia ti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which benefits the recovery and prognosis use.
[Key words] Epidural anesthesia; General anesthesia; Obstetrics;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術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受到麻醉药效的影响,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表现出精神错乱、记忆受损的症状[1]。但是不同的麻醉形式对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产科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与产妇以及新生儿均有密切联系。该次研究对象方便选自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进行剖宫产患者,主要目的是观察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产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以下是该次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方便选自该院收治的106例产科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另外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的措施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3~42岁之间,平均年龄(31.25±2.26)岁;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分布在22~40岁之间,平均年龄(30.02±2.01)岁;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取所选患者及家属同意,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选人标准:均为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均常规进行心电图、血压、心率、脉率等检查未显现异常患者[2]。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等);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该次研究的;对于该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合并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语言障碍[3]。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2组患者在术前30 min,使用0.5 mg的阿托品(国药准字H11020766)进行注射,并进行心电监护。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措施,使用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031071)(0.1 mg/kg)进行静脉注射,丙泊酚(国药准字H19990282)(2 mg/kg)、芬太尼(国药准字H42 022076)(4 μg/kg)及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63411)(0.1 mg/kg),设置为10频率/min,进行机械通气,维持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1.2.2 观察组 患者注射阿托品,行心电监护,硬膜外穿刺成功置管后,硬膜外腔给予0.5%的罗派卡因3 mL作为实验剂量,5 min后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麻醉显效以后再追加0.5%的罗派卡因(国药准字H20100106)5 mL,再过5 min后硬膜外腔再追加0.5%的罗派卡因5 mL,患者平卧不改变体位,15 min以后开始手术。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需要增加麻醉剂量。
2组患者术后48 h后均使用0.001%芬太尼静脉注射,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麻醉时间进行分析。
对患者术前24 h、术后24 h以及术后72 h认知功能(MMSE)进行评分,评分不超过24分,证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4]。
1.4 统计方法
该组数据均经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及组内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征比较
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麻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MMSE评分比较
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措施发现,术前24 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72 h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人数逐渐增多,剖宫产手术中,合理的麻醉措施,有助于保证手术质量,降低患者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尤其是产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密切关系着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5]。且妊娠期间的患者机能出现明显改变,而麻醉措施会产生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避免其给新生儿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剖宫产手术,传统的麻醉方式是使用全身麻醉,但是全身麻醉会对刺激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6]。因此全身麻醉适用于合并精神病或者术前患者呈现高度精神紧张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且诱导快速,具有良好的通气性,降低产妇术中出现低血压的可能性。但是它会造成患者在术中出现误吸呕吐返流物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生命[7-8]。同时,全身麻醉对于麻醉医师的要求较高,随时应对术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操作过程繁琐,需要确保手术条件的完善性[9]。而硬膜外麻醉是通过连续性的麻醉方式进行的,麻醉效果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对于产科患者,是一种理想性的麻醉方式,术中保持患者血压维持在平稳状态。且硬膜外麻醉是使用硬膜外导管将麻醉药注射入患者体内,且药效可以迅速在机体体内扩散开来,便于操作,同时具备使用麻醉药剂量小、起效快等优点,并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10]。便于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改善,利于术后恢复,缩短住院病程,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因此近年来,硬膜外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尤其是产科患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操作简单,对于需要立即进行抢救的病人,麻醉作用显著,且副作用小,对于维持患者术中基本生命指征的平稳性同样具有明显效果。而且产科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于产妇疼痛情况效果显著,同时减轻宫缩带来的剧烈疼痛感,且不会对子宫收缩产生抑制作用,保证手术过程中肌肉松弛,提升手术质量,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但可以对产妇术中出现的应激现象产生抑制作用,减弱手术过程中的内脏牵拉痛,对于新生儿来讲,不会对新生儿呼吸系统起到抑制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
由此可见,对于产科患者将硬膜外麻醉作为首选麻醉方式,降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避免患者术后长时间处于认知功能障碍期间,不利于手术产妇的恢复及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且患者处于认知功能障碍期间,对于周围事物较敏感,对家属的语言、状态较为关注,增加术后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虽然硬膜外麻醉对于产科患者使用效果显著,但是在术前,对患者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后,结合检查结果以及患者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于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指导患者家属进行陪护,尽量满足患者术后提出的合理要求,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压力。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麻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72 h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4 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凌等人[11]患者术后 3、6、12、24 h,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低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 MMSE 评分均较术前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 MMSE 评分都高于观察组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低的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基本一致。对产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降低手术时长,减少术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對于产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麻醉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常春.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 45(11):1326-1327.
[2] 江翠红.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5):2778-2779.
[3] 陈娜,张芳芳.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19(14):50-51.
[4] 羊瑛,陈宏靖,羊维政.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9):1180-1181.
[5] 王玲.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4):47-48.
[6] 李加凯.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7):111-113.
[7] 崔敏,司纪国.脊椎-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5):3118-3120.
[8] 任晓红,赵湘,何高鹰.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80例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的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0):21-22.
[9] 武丽芳,郝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全关节成形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及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0):5104-5106.
[10] 胡佳,李有长,徐茜.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29-132.
[11] 王凌,杨昌明,曹明香,等.全身或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2):186-188.
(收稿日期: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