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林 朱君军 周荣斌 廖军 冯勇
[摘要] 目的 观察伤愈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伤愈水外敷、对照组行云南白药酊外用,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开始、结束时记录患部疼痛、压痛、肿胀、瘀斑、肌肉僵硬、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①治疗组对压痛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41.11%、显效57.78%、有效1.11%)、对症组对压痛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17.78%、显效81.11%、有效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3、P=0.001<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对功能障碍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76.67%、显效17.78%、有效5.56%)、对照组对功能障碍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62.22%、显效24.44%、有效1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3、P=0.027<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伤愈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
[关键词] 伤愈水;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b)-008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wound healing water on 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convenien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wound water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Yunnan Baiyao for 7 days fo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pain, tenderness, swelling, ecchymosis, muscle stiffness, and dysfunction scores of the affected part were recorded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1.The treatment group had the effect of single symptom of tenderness (41.11% clinical cure, 57.78% effective, 1.11% effective), and the symptomatic effect of symptomatic group on clinical symptoms of tenderness (general recovery 17.78%, marked effect 81.11%, effective 1.1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3.343, P=0.001<0.0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2.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single symptom symptom of dysfunction (76.67% clinical recovery, 17.78% obvious effective, 5.56% effective),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ingle symptom symptoms (62.22% clinical cure, 24.44% obvious effective, 13.34% effectiv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2.213, P=0.027<0.0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with wound healing water is effective.
[Key words] Wound healing water; 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Clinical efficacy
隨着社会的进步,工业、交通等事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急性软组织损伤(Acute Soft Tissue Injury,ASTI)的发生越来越多。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指人体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等部位的急性损伤,无骨折或脱位,以局部皮肤瘀斑、肿胀、疼痛及肢体活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增高趋势[1]。抗炎镇痛药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常见的药物类型,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作用,其中疼痛一般经过对症处理,3~7 d逐渐好转消失,部分患者需要2周左右恢复,但对于消除患者肿胀与恢复患者机体功能缺乏疗效[2-3]。“伤愈水”为该院刘培舰主任中医师长期临床使用的经验用药,由该院药剂科小包装制备作为急性软组织损伤专科外用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采用“伤愈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0例,并与云南白药酊治疗做对照,观察“伤愈水”临床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该院收治的门诊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5~77岁,病程30 min~70 h时。按部位:肩部:10例、上臂:1例、肘部:5例、前臂:1例、腕部:9例、手部:7例、大腿:3例、膝部:6例、小腿:8例、踝部:28例、足部:12例;对照组90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17~73岁,病程30 min~70 h时。按部位:肩部:10例、上臂:2例、肘部:5例、前臂:4例、腕部:10例、手部:4例、大腿:0例、膝部:11例、小腿:6例、踝部:25例、足部:13例。两组病例均经X线片检查排除骨折及关节脱位。两组以上因素均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有急性外伤史;②四肢相应部位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③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④病程72 h以内。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6岁及以上,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第一诊断为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③有瘀证表现:局部皮温升高,舌红、淡红、暗红,或见有瘀斑,苔黄、薄黄,脉弦、数;④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对该研究意义有正确认识,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
1.4 排除标准
①病程72 h以上者;②合并骨折、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或肌肉、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③开放性损伤者;④颜面五官及会阴部损伤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6岁以下患儿;⑥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⑦门诊失访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均进行基础治疗:采用活血止痛胶囊(国药准字 Z20083067 0.5 g×30粒)100 mg口服,3次/d,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国药准字 H10970209 0.1 g×12粒)100 mg 口服(饭后),1次/d,关节囊、韧带、肌腱损伤严重者予以石膏托外固定制动。
1.5.1 治疗组 方药:由酒大黄、川芎、黄柏、黄芩、栀子、当归、三棱、莪术、紫草、地榆组成。上药由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中药房提供,均经中医院药剂科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符合国家标准。制作过程:将以上中药放入清水中,浸泡 1 h后,用武火煎熬煮沸后,再文火煎煮30 min;然后过滤、去渣,分零成100 mL真空小包装后备用。使用方法:患者入院行相应治疗措施后,尽早给予清洁患部皮肤,将伤愈水涂擦医用消毒棉垫敷于软组织损伤处,绷带固定,1次/d,7 d为1个疗程。
1.5.2 对照纽 患部涂擦云南白药酊(国药准字 Z530212 38 90 mL×1瓶),3次/d,7 d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观察患部疼痛、压痛、肿胀、瘀斑、肌肉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于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
1.7 疗效判定标准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标准评定:痊愈: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积分下降90%(含)以上;显效: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总积分下降70%(含)以上;好转:症状缓解,功能活动改善,能做轻工作,总积分下降30%(含)以上;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积分下降30%以下。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00%。
(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积分降至0分;⑵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积分降低2个等级;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积分降低1个等级;④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积分未减少或有所增加。
1.8 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两组在一个疗程(7 d)后急性软组织损伤症状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疼痛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比较,两组在1个疗程(7 d)后急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壓痛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压痛比较,两组在1个疗程(7 d)后急性软组织损伤压痛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3.4 肿胀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肿胀比较,两组在1个疗程(7 d后急性软组织损伤肿胀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5 瘀斑比较
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未出现瘀斑;出现瘀斑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5例,均为瘀斑淡紫色、面积小于2 cm×3 cm,在1个疗程(7 d)后治疗组(临床痊愈52例、未临床痊愈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54例、未临床痊愈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6 肌肉僵硬比较
治疗组53例、对照组60例未出现肌肉僵硬;出现肌肉僵硬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均为局部软组织变硬、弹性存在,在1个疗程(7 d)后治疗组(临床痊愈37例、未临床痊愈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34例、未临床痊愈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7 功能障碍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功能障碍比较,两组在1个疗程(7 d)后急性软组织损伤功能障碍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7。
3 讨论
急性软组织损伤属中医学“筋伤”范畴,是骨科常见疾病[4]。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气伤痛,形伤肿”,清代名医沈金鳌在其著作《杂病源流犀烛》中记有“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气适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夫至气滞血凝,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圣济总录》中也提到:“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结不散,则为肿为痛”。以上对筋伤的主要病机进行了明确地阐述,即:筋伤可致气滞,气滞则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气滞还可致血瘀,瘀血停留之处,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5]。故对于筋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基本治则,但总有一部分急性筋伤转为慢性筋伤。刘培舰主任中医师认为,血瘀有化热趋势,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记载“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当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基本治则、加用“清热凉血之法”[6]。
伤愈水患处外敷,属中医学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甚至可以认为是治疗软组织损伤最为有效的方法[7];同时中药外敷法具有使用方便、对日常生活影响少的优点[8]。在《理瀹骈文》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之法,药物可直达病所,如清代名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描述“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为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
收集该科收治的门诊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患部涂擦云南白药酊,3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为伤愈水涂擦医用消毒棉垫后敷于软组织损伤处,绷带固定,1次/d,7 d为1个疗程。伤愈水全方由“酒大黄、川芎、黄柏、黄芩、栀子、当归、三棱、莪术、紫草、地榆”组成,方中酒大黄活血清热,善治瘀血之症,川芎为血中气药,能够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合用,加强了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共为君药;黄柏,清热泻火,善治下焦之热;黄芩,清热、止血,善治上焦之热;栀子,清热凉血,善治三焦之热;三药合用可清三焦之热,达到凉血止血之功效;当归活血止痛,共为臣药;当归与川芎合用可增强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辅以三棱、莪术,以增强散瘀止痛之效,紫草、地榆凉血止血,作为佐药,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1个疗程7 d后的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74.44%、显效23.33%、好转2.23%)、对照组(痊愈62.22%、显效32.22%、好转5.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7,P=0.068>0.05);治疗组对疼痛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86.67%、显效13.33%)、对症组对疼痛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76.67%、显效23.3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9、P=0.084>0.05);治疗组对肿胀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91.11%、显效8.89%、有效0%)、对照组对功能障碍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83.33%、显效14.44%、有效2.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97,P=0.110>0.05)。治疗组对压痛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41.11%、显效57.78%、有效1.11%)、对症组对压痛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17.78%、显效81.11%、有效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3、P=0.001<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功能障碍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76.67%、显效17.78%、有效5.56%)、对照组对功能障碍单项症状疗效(临床痊愈62.22%、显效24.44%、有效1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3,P=0.027<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与伤愈水外敷即时消肿止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王哲新[9]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在治疗后单项症状疼痛评分,治疗组(3.1±1.1)分优于对照组(4.1±1.2)分,(P<0.05);在治疗后单项症状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4.9±1.8)分优于对照组(4.0±1.4)分(P<0.05)。现代科学实验证实了活血化瘀中药起抗炎、改善微循环[10]、镇痛[11]、修复软组织损伤[12]、促进血管生成[13]的作用。其中当归水煮液对炎症痛大鼠的痛觉具有调节作用[14]。李顺[15]在四黄散(黄柏、黄芩、大黄、栀子)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320例中总有效率95.3%,认为四黄散外敷能即时消肿止痛。
4 結语
该研究结果显示,伤愈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与云南白药酊外用效果相当,在压痛、功能障碍方面治疗效果优于云南白药酊。因此伤愈水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涛,黄家骏.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7,29(1):39-41.
[2] 关钦强,杨爱勇,刘东海.舒筋活络祛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76-77.
[3] 李颖.四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32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8-59.
[4] 王和呜.中医骨伤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55.
[5] 杨利学,张文安,董建文,等.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16-20.
[6] 刘国奋,吴俊哲,李大刚,等.双柏散配伍冰片外敷在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光明中医,2017,32(23):16-20.
[7] 蒋国鹏,谢兴文,顾玉彪,等.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诊,2015,24(7):1209-1211.
[8] 杨春恒,刘德春,韩士鼎.伤痛膏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2):270-272.
[9] 王哲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1930-1931.
[10] 王日生.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74-75.
[11] 高冲,刘璐,胡爱菊,等.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1):64-68.
[12] 张宝霞,张金生,杜梅梅,等.活血化瘀药调控干细胞旁分泌效应修复损伤脑组织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88-290.
[13] 范慧慧,许二平.活血化瘀法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促血管再生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3,28(177):258-260.
[14] 王颖,付立波.当归对炎症痛大鼠的痛觉调节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623-2624.
[15] 李顺.四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32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7,1(1):58-59.
(收稿日期: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