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为习惯对人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文章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注重言传身教、鼓励和批评要合适得当、家庭和幼儿园有机合作等方面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概述,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5-0157-02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
虽然国家已经全面放开生育“二孩”的政策,但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仍在社会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就导致许多家庭对家中孩子较为溺爱,使其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家长的宠溺下,孩子自己本该完成的任务往往被家长包办,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养成了依赖的心理,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成很大的障碍。另外,部分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度不足,认为幼儿不懂事,太早约束孩子行为是对天性的压制,对幼儿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不干预,甚至还大肆宣扬,助长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中,还有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知识教学当中,忽略了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也是幼儿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建立的因素之一。
二、幼儿行为习惯的内容
1.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讲,道德习惯主要体现在讲究文明礼貌、尊敬师长、遵守纪律、诚实勇敢、关心集体和他人等,同时还具备包容、善良、诚信等优秀品质。
2.卫生习惯
幼儿卫生习惯主要包括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清洁,尤其是手面臀部的清洁,逐渐养成按时刷牙洗脸,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的习惯;另外,还要學会使用清洁用品如手帕、纸巾、抹布等及时去除污垢的习惯,同时还要有保持公共卫生环境的良好习惯,如不随地吐痰、扔垃圾、大小便等。
3.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范畴主要包括起居作息、就餐饮食、体育锻炼、生活自理等方面,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从小开始,从细节抓起,而且还要采取与幼儿年龄段相符合的行为模式,主要靠父母科学地引导和反复地练习。
4.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学习有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有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信念和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好学习任务等。对于幼儿来讲,主要注意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和认真听课的习惯,家长和幼儿教师应鼓励提出问题的孩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5.劳动习惯
家长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劳动,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学会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整理玩具、帮助老师擦桌子、摆小椅子、分发碗勺等,逐渐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条理性,但也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叫幼儿做他们力所难及的事。
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注重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常见的途径就是模仿,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要时刻以身作则,用耳濡目染来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文明礼貌的行为、生活起居健康规律、注意清洁卫生、喜欢读书学习等。相反,家长日常行为粗俗不堪、兴趣低俗、乱发脾气等,自然也逃不过孩子的眼睛,久而久之孩子会把这种行为当成正常的举动来模仿。在纠正幼儿的行为习惯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说教,尽量以实际行动来引导孩子逐渐改善,即使说服教育也要从孩子易懂能接受的角度考虑。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过:“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2.鼓励和批评要合适得当
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乐观进取的精神有着积极作用,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家长应适时给予表扬,使孩子得到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过多和夸大的表扬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地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幼儿在做出错误的行为时,家长和幼儿教师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周围环境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3.方式、方法要符合年龄特点
由于幼儿在智力、认知、协调能力等方面还处于发育阶段,会表现出这个年龄特有的天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刻意培养行为习惯要根据其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一是对幼儿提出的行为要求要由简至繁,逐步拓展,在提出目标时力求做到语言简洁,内容具体,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以便幼儿能够理解。二是运用情景环境开展教育,由于习惯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在行为习惯的训练中尽量多设置情境环境,可以利用教室环境布置、角色扮演、假想情境,通过评价性语言、主题活动、音乐背景等创设情境开展模拟演练,使幼儿沉浸模拟场景中,感性认识各种行为优劣,在对比中更加清晰的辨别正确的行为方式。三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年龄小且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要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开展教育,可以在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亲子游戏中逐渐锻炼幼儿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在游戏规则一定的情况下,幼儿之间会不断磨合彼此之间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不断修正自己行为的目的,如果在游戏中出现摩擦或矛盾,家长和教师要进行正确的调解和处理,以此来强化、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4.家园有机合作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者结合,幼儿想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持久、反复的训练,家园合作可以弥合教育的空档期,畅通幼儿信息沟通的渠道,保证良好行为习惯不会随环境变化而终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多组织开放教学活动、建立家长教师交流平台互通孩子信息等方式,取得家园同步培养教育的目的,从而个性化调整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家园合作同时,还要重视家长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幼儿容易出现的共性行为问题,还可以通过家长们相互介绍经验,交流教育心得形成“帮教”的良好模式,有利于取长补短,对孩子行为教育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琪.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科教导刊,2014(1):187.
[2]张博南.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科教文汇, 2014(11):181-182.
[3]曲桂宇,赵越,崔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7):123.
[4]王林.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44.
作者简介:鲁玉美(1969—),女,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及幼儿卫生保健科普。